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767章 朱重八三年游历,妥懽帖睦尔碌碌无为被秦始皇吐槽
    秦始皇嬴政:老百姓的疾苦,朕之前也在金幕中亲眼见过。很难想象,竟然有人能从这种境地中成为皇帝。</p>

    唐太宗李世民:朱啊,朕佩服你,没啥好的。</p>

    宋太祖赵匡胤:朱啊,你比朕当年是惨多了,朕好歹也算出身于嗯,用金幕的法,出身于京城中产家庭呢。</p>

    历朝皇帝感慨不已。</p>

    除朱元璋外,最底层的刘邦、赵匡胤,都是正儿八经的有产阶级。</p>

    朱元璋,是历朝历代唯一一个从无产阶级出身的皇帝。</p>

    甚至连自耕农都不是,因为自耕农是有自家田地的。</p>

    一个到处跑给地主当佃户打工的家庭,一寸田地也无,纯正得不能再纯正的无产阶级。</p>

    能凭借这样的出身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这得要多么惊人的蜕变和成长?</p>

    这一刻,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服了。</p>

    大明世界。</p>

    刚刚从西域归来的朱高炽脸色大震。</p>

    “皇祖,这”</p>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微微一笑。</p>

    “这些事情,都过去了。”</p>

    “高炽,知道为什么朕喜欢你吗?”</p>

    朱高炽下意识地摇头。</p>

    “孙臣不知,还请皇祖赐教。”</p>

    朱元璋呵呵一笑,抚着白须开口:</p>

    “因为你胖乎乎的,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娃,能吃是好事!”</p>

    朱高炽:“”</p>

    若别人这种话,对朱高炽来绝对是刺耳的取笑之言。</p>

    但看着金幕中的惨状,朱高炽知道自家皇祖父之言发自内心。</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一座寺院出现在画面中。</p>

    少年朱重八跪在佛像面前,一名僧人肃穆而立。</p>

    “信徒朱重八,你可愿拜入我佛门下,从此青灯古佛,了此残生?”</p>

    朱重八点了点头,轻声道:</p>

    “信徒愿意。”</p>

    戒刀缓缓挥动,头发一丝丝落下。</p>

    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存活,朱重八来到家附近的皇觉寺出家,成为一名僧人。</p>

    然而,命运并未因此而垂怜他。</p>

    随着饥荒的不断爆发,前来皇觉寺投奔和祈求庇护的难民越来越多。</p>

    到后来,皇觉寺也无法支撑。</p>

    住持方丈召集了朱重八等诸多刚刚拜入门下不久的僧人,叹息道:</p>

    “我佛虽慈悲,但寺中已经没有足够的粮食。”</p>

    “老僧发给你们度牒文书,你们各自出外游方化缘去吧。”</p>

    “三年后,若尔等和本寺还有缘分,持度牒文书回来便是。”</p>

    就这样,才刚刚当了几个月僧人的朱重八,和诸多师兄弟一起惶恐地离开了皇觉寺。</p>

    带着一袭僧袍,一双碗筷和一根杖,怀里揣着度牒文书,踏上了游方化缘的日子。</p>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朱重八的足迹走遍安徽、河南各地。</p>

    他看到无数饥民在生死线上挣扎。</p>

    看过人们在饥饿中易子而食。</p>

    看过母亲为了给孩子争取一点点食物,将自己用两个烙饼的价格卖身为奴。</p>

    看过父亲们为了争夺一点点草根树皮,挥舞着木棒殊死搏杀。</p>

    看过蒙古的贵族们高高在上骑马游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用弓箭射杀饥民取乐,不允许任何人踏入他们的牧场一步。</p>

    “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p>

    坐在夕阳的余晖中,墙角的朱重八喃喃自语。</p>

    一旁躺着诸多有气无力的饥民,有人搭了一句腔。</p>

    </p>

    “是啊,都想过上好日子。可是咱们又能怎么办呢?”</p>

    “咱们这样的底层贱民,就好像那无根的水上浮萍,风浪大一些,也就翻了。死了,也没有人关心,也就路边的野狗会高兴,能吃上咱们的几块腐肉。”</p>

    朱重八沉默良久,轻声开口。</p>

    “不应该这样的。”</p>

    完,他将面前已经有些破损的陶碗拿起来,轻轻地喝了一口清水。</p>

    清水无味,朱重八却喝出了人生百味。</p>

    三年后,皇觉寺。</p>

    二十岁的朱重八站在寺院门口,拿出了中皱巴巴的度牒和文书。</p>

    三年之期已到。</p>

    他,回来了。</p>

    回归皇觉寺的朱重八继续当他的僧人,并在寺院中读书、习武。</p>

    大都,皇宫。</p>

    妥懽帖睦尔神情颇为不满地盯着面前的别儿怯不花等人。</p>

    “三年,朕给了你们整整三年的时间!”</p>

    “你们究竟是怎么搞的,大元各地的天灾人祸为什么接连不断!”</p>

    听着妥懽帖睦尔的训斥,别儿怯不花等人都有些尴尬。</p>

    他们是蒙元守旧派的贵族,接的却是脱脱的汉化新政。</p>

    偏偏妥懽帖睦尔还不愿意废除汉化,还要让他们推进。</p>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p>

    皇帝想推汉化,掌权的却是蒙古守旧派。</p>

    表面上喊着汉化的口号,实际上任何变革都没有。</p>

    局势可不就越来越坏了吗?</p>

    别儿怯不花干咳一声,道:</p>

    “陛下,此事主要是脱脱余党在作祟。”</p>

    “那脱脱虽然已经被贬谪去了河南,可其父马札儿台还在京师之中遥控诸多宵,反对朝廷的各项旨意,以至于有今日。”</p>

    “还请皇上明鉴,将这马札儿台贬去甘州。则宵之辈无首,必然不能再阻拦陛下的中兴之世了。”</p>

    妥懽帖睦尔半信半疑,道:</p>

    “马札儿台都已经罢相多年,他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p>

    别儿怯不花忙道:</p>

    “马札儿台可是伯颜的弟弟,伯颜之前诸多余孽未靖,都在听从马札儿台的遥控指挥呢。”</p>

    妥懽帖睦尔最恨的就是伯颜,见状便道:</p>

    “好,那就准奏。”</p>

    过了一会,别儿怯不花和几名盟友离开皇宫,脸上都带着得意笑容。</p>

    别儿怯不花低声对着同党们开口道:</p>

    “这一次把马札儿台整死,下一个就该轮到脱脱了!”</p>

    有人道:</p>

    “丞相,最近山东又有旱灾”</p>

    别儿怯不花怒道:</p>

    “那不都是汉人的死活吗,你这么在意做什么?”</p>

    “让汉人多饿死一点,咱们将来的牧场就能大一点,对你有什么坏处?”</p>

    又有人道:</p>

    “咱们当然是不会介意汉人死活的,可陛下会啊。”</p>

    别儿怯不花捏着下巴思考一会,突然双眼一亮。</p>

    “最近京城不是很流行那个密宗的双修吗?”</p>

    “你们去找几个密宗双修大师来,咱们把他们推荐入宫去。”</p>

    “只要给陛下找到事情干,他自然就不会管咱们了!”</p>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p>

    秦始皇嬴政:看这视频里的内容,合着三年时间过去,这个妥懽帖睦尔啥也没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