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823章 太平之战结束,朱元璋的选择震惊历朝皇帝
    直到这个时候,陈兆先才猛然发现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p>

    一,他麾下的兵马以当地团练汉人武装为主。</p>

    所谓的团练,基本上都是官吏、地主、商人这种有产阶级牵头组织起来的。</p>

    有产阶级最怕的就是红巾军这种农民起义军。</p>

    历史上无数例子清楚写着,农民起义军在清算有产阶级时如何心狠辣。</p>

    但,朱元璋是个例外!</p>

    朱元璋是红巾军所有派系、所有首领之中,最讲究“秋毫无犯,严禁扰民”的。</p>

    不管是百姓的农田还是地主的家财,朱元璋部红巾军是真的不动、不拿、不抢。</p>

    若是在战局有利时,这些个有产阶级还能站在大元一边。</p>

    一旦战局不利</p>

    要么投降并得以保全家产,要么抵抗到底被红巾军杀全家。</p>

    这两个选项一摆,傻子都知道怎么选!</p>

    第二个被忽略的是,陈兆先部下有不少人之前也曾经跟随过陈野先父子一起投降过朱元璋,当过一段时间的红巾军!</p>

    这些人对郭天爵之流可能不怎么认可,但对朱元璋却非常了解。</p>

    朱元璋投降不杀,那投降就一定不会死。</p>

    那还拼什么命?</p>

    短短时间里,陈兆先的大军土崩瓦解。</p>

    超过三万五千人放下武器,跪在地上。</p>

    “我们愿降!”</p>

    陈兆先惊恐万状,只能带着亲卫打算出营逃跑。</p>

    然而,他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出营,花云等一干红巾军将领就将他堵了个结结实实。</p>

    “投降不杀!”</p>

    看着面前红巾军的长枪劲弩,陈兆先脸色发白。</p>

    短暂的几秒钟后,他丢下武器,颤抖着声音开口。</p>

    “我愿意投降朱元璋大帅,别杀我!”</p>

    就这样,徐达凭借着虚虚实实的战术,于此战中斩杀元军三千余人,生俘元军包括主帅陈兆先在内总计三万五千人,取得了一场极为辉煌的大胜!</p>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不由感慨。</p>

    汉高祖刘邦:朱元璋这子的名声就这么好?这可是整整三万五千人啊!</p>

    什么概念?</p>

    甚至比徐达率领的红巾军数量还多。</p>

    只要能完整吞下这三万五千人,再加上朱元璋原先的部队,直接就是一个十万大军。</p>

    一下子就能让朱元璋从一个平平无奇的红巾军首领,变成各路义军中极为强悍的存在。</p>

    秦始皇嬴政: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起义军首领,朱元璋的名声可以让朕都羡慕了。</p>

    汉武帝刘彻:果然不愧是能被金幕承认和朕一个级别的千古大帝。</p>

    对普通人来,讲究的是一个厚积薄发。</p>

    但对真正的天才而言,从来就不需要什么积累的过程。</p>

    只要踏上舞台,很快所有人都将领会到他的光芒!</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围绕怎么处理这三万五千名降军,朱元璋麾下的臣子们爆发了争吵。</p>

    “这些都是元军,他们不可能真心投降我们,应该把他们全部杀掉!”</p>

    “三万五千人怎么可能全杀了?只要我们能吸纳他们,我们的势力马上就会变强,攻克集庆也就有了更大的把握,必须要想办法收编他们。”</p>

    “收编?一下子收编这么多人,假如他们阵前倒戈怎么办?陈野先、陈兆先父子之前就已经倒戈过一次,现在你还敢相信这些陈家父子的兵马?”</p>

    听着臣子们的激烈争论,朱元璋也陷入思考。</p>

    片刻后,他坚决地开口道:</p>

    “三万五千兵马,这是天赐良。”</p>

    “纵然冒险,我也要把他们收编!”</p>

    朱元璋的动作非常快。</p>

    在得到徐达禀报之后,他当天下午就抵达了太平城外。</p>

    为了安抚这三万五千降军,朱元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p>

    当天晚上,朱元璋直接在太平城外这些降军的营地中住下。</p>

    他身边除了一个亲卫将军冯国用之外,不带任何红巾军的一兵一卒!</p>

    </p>

    徐达都被吓坏了,赶忙拉住朱元璋的。</p>

    “主公,不能这么冒险啊。”</p>

    朱元璋摇了摇头,表情非常坚定。</p>

    “老徐,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p>

    “你就放心吧!”</p>

    看着朱元璋离去,其他众将心中也是非常焦急。</p>

    “徐大帅,现在该怎么办?”</p>

    徐达一咬牙,沉声道:</p>

    “还能怎么办?”</p>

    “今天晚上咱们轮值,一旦发现有变故,就立刻杀进去救出主公!”</p>

    这一夜,朱元璋在冯国用独自一人的护卫下,睡在了三万五千名降兵的营地中。</p>

    历朝皇帝看着金幕画面中酣睡的朱元璋,全都震惊了。</p>

    秦始皇嬴政: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朱元璋简直疯了!</p>

    汉高祖刘邦:娘的,当年项羽都没你朱元璋胆子这么大。</p>

    光武帝刘秀:朕服了,无话可。</p>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厉害。这才是千古大帝该有的气度和胸襟!</p>

    元世祖忽必烈:朕没话,朱元璋你确实有段。</p>

    历朝皇帝一面倒的震惊和赞叹。</p>

    换成金幕面前的任何一位其他皇帝,都不可能这么做。</p>

    原因也很简单,没必要拿自己金贵的性命冒险!</p>

    明太祖朱元璋:各位,你们以为朕愿意这么做吗?朕和你们不同,朕压根就没有筹码,朕只能自己拼!</p>

    看到朱元璋的这条弹幕,历朝皇帝们陷入沉默。</p>

    的确,朱元璋和大家都不一样。</p>

    他的身边,压根就没有一个可靠的、完全忠于自己的班底。</p>

    其他皇帝,哪怕是出身最低的刘邦、赵匡胤两人,也都是在一开始就有了一套完整的班底。</p>

    朱元璋呢?</p>

    即便是所谓的“淮西二十四将”,也很难是他的班底。</p>

    从招抚一只虎三千人正式起家,到现在不过两年时间就有了将近十万大军。</p>

    朱元璋的势力扩展得又太快,根基太薄弱。</p>

    偏偏其他地方的势力又不会等着你朱元璋弥补好缺点,再来和你斗。</p>

    能怎么办?</p>

    除了冒险,朱元璋别无选择。</p>

    汉武帝刘彻:道理是这个道理没错,但你朱元璋能做到,朕还是佩服的。</p>

    道理谁都懂。</p>

    但,知易行难。</p>

    能把道理变为现实的有几个?</p>

    古人早就告诉过我们了。</p>

    行百里者半九十!</p>

    这,便是历朝历代皇帝佩服朱元璋的真正原因。</p>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p>

    翌日清晨。</p>

    无数降兵聚拢在营地中,窃窃私语。</p>

    “咱们被监视在营地里,会不会被屠杀啊?”</p>

    “唉,现在也没个准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死。”</p>

    话间,诸多降兵突然安静下来,齐刷刷地转头看着不远处的帅帐。</p>

    朱元璋在冯国用独自一人的护卫下,缓缓走出。</p>

    “诸位,我知道你们担心投降之后的结局。”</p>

    “但我让想你们知道的是,昨夜我就住在你们的营地之中!”</p>

    “你们应该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p>

    诸多降兵闻言,都无比震惊错愕。</p>

    朱元璋,昨天竟然在我们这个降兵营之中过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