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几家欢喜几家愁(/2)</p>
大康朝堂之上。</p>
因为镇南关当中的事情,主持朝会的皇帝陛下陈书宝是相当的头疼。</p>
主站主和的都有,更还有保持中立的。</p>
看着这些人,每个人都的头头是道,这陛下九五之尊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p>
不过就在他们议论了两天,没有议论出一个所以然来,又有新的战报被送到了。</p>
看着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那些主和的确是看着那些主战的一副嚣张无比的表情。</p>
“看看吧,这就是冒起战端所带来的后果,八百里加急肯定是来报蛮族大举进犯的消息。”</p>
那些主战的却是看着这些主和的嘴脸相当的不爽。</p>
“就算是他们是来大举进犯的,我们也有信心将他们彻底的消灭。”????????</p>
“你们倒真是厉害,还能我将他们彻底的消灭?”</p>
这些主和的是相当的看着主战的不爽,不过还不等他们咆哮多少,拿着八百里加急看完的皇帝陛下一拍板。</p>
“好!这件事情真是太好了!”</p>
皇帝陛下是相当的开心,这让所有人都很是好奇,等到陈书宝将信息和所有的人都了一遍之后,所有人无不震惊。</p>
还能如此?</p>
真的假的?</p>
不过就在他们不住的在那里议论着这个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已经有人开始上前。</p>
“陛下如此无异于我大康和蛮族面开战,难道陛下已经做好了和蛮族面开战的准备了吗?”</p>
在一个主和派问出这一句话之后,主战派又推出了一个人。</p>
“陛下,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主动,蛮族休想对我们肆意而为的发动攻击,只要我们守好信中所的镇南关和蛮族镇北关,蛮族何惧之有?</p>
就算是他们从海上来,我们水师也新建了不少的船只,而且这个蛮族又不识水战,无异于送死罢了,陛下有什么好担忧的?”</p>
两波人马的都很有道理,而那些中立的确实提出了问题所在。</p>
“陛下,要是我们突然对着蛮族有所扩张的举动</p>
,会不会让西边和北边觉得我们要在起战端?解决了一边的隐患就能够腾出来再解决其他的地方,我怕他们会联合起来。”</p>
“是吗?”</p>
这一下子陈书宝也是有点忧心,这中立的官员的更是中肯,有这种嫌疑。</p>
就在陈书宝纠结的时候,有人了起来。</p>
“要不就将这件事情隐藏下来秘而不宣。只有陛下知道我西南已经没有多大的隐患,可以着重调派更多的人去其他的地方解决其他的争端。让西边和北边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对我们来才是最有利的。”</p>
“此言倒是大善。”</p>
陈书宝最终采纳了密而不发的事情,既然密而不发,就没有办法大肆的封赏有功将士,只能够像是隐藏一样,按官员所冒起战端功过相抵不与追究。</p>
不过有阵亡的将士,作为素有仁军之称的陈书宝还是给他们相应的补偿,为了大康出现伤亡,可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p>
不过这一下子就让所有的在朝堂上的将士们寒心了,不过边疆的还远吗?</p>
只能如此了吗?</p>
我们大破蛮族,将西南边关重镇通通的拿到自己的中,为何陛下还会如此忧心忡忡的?</p>
虽然众人很是不解,不过裴元庆确实当先应下了他们擅自出兵,功过相抵的事情,这让所有人都很无奈。</p>
梁安更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的着。</p>
</p>
“诸位兄弟,这一次是我考虑的不是,没有命令擅自攻击,应当所有的罪责让我一人承担就是了,何苦连累你们?”</p>
只是还不等梁安上前和传旨的宦官明情况,就被孟广义和李春等人拉到一旁。</p>
“梁兄你人微言轻,既没有封赏,也没有处置,还给你保留了别部司马,就不要再掺和这些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第九十六章几家欢喜几家愁(2/2)</p>
情了,既然陛下对他们有所抚恤就这么着吧,他们家人没有后顾之忧。”</p>
“大好形式付诸东流,怎会如此?”</p>
梁安还是有点儿不解,这朝中的官员到底是怎么想的?西南大捷正是鼓舞士气的时候,突然就来一个功过相抵,而且对此事隐而不发。</p>
梁安想不明白。</p>
不过在宣读完旨意,那宦官并没有第一时间走,陈书宝作为仁君肯定是不能够在明面上大规模赏赐,但是暗地里赏赐还是不少的,将所有的将校包括梁安在内召集在一起就宣读了一番陈书宝的私人旨意。</p>
目的就是告诉了他们秘而不宣的情况,听到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p>
并不是陈书宝不想奖赏他们,而是现在大康还没有做好将西边和北边的敌人彻底踩在脚下的准备。????????</p>
万一大肆张扬这件事情,西边和北边同事对大康施压,虽然南边可保无事,但是西和北两边却又要生灵涂炭。</p>
不过有功将士就要赏,陈书宝从自己的皇城当中拿出了不少的钱财。</p>
至于梁家四兄弟通通的赏赐了爵位,归义男,四个归义男爵倒是让他们意想不到,更是感激涕零的表明衷心,而陈书宝也像是遇见了现场的情况,更是豪爽的允许他们可以在天南道随意的选地方生存,至于不想在天南道也可以去其他的地方。</p>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梁家四兄弟最终征询了梁安的意见。悄悄的带领人北上离开天南道这个伤心的地方去往北边,随时准备为了大康抛头颅洒热血,和那契丹血战到底。</p>
梁安作为此次名义上的功臣,却并没有获得最重的封赏,最重的封赏还是在裴元庆这安南将军中。</p>
梁安离奇的没有获得任何的官职,这让梁安有点儿没有想到,就连孟广义,李春,裴元庆,裴元绍也没有反应过来。</p>
这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p>
梁安如此大才,居然没有给他任何的身份封赏?不</p>
过确实给了李春等人一道特殊的旨意。</p>
将他们这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在返回洛阳之后扩编。至于将军的人选当仁不让的选择李春,不过还是要梁安随时听候调令,这就有点儿云里雾里了。</p>
既没有这支队伍是听从梁安的,也没有这支队伍不是听从梁安的,这就有点好奇了。</p>
而孟广义总算是给他安了一个校尉的名头,让孟广义高兴的不住的蹦着,只是并不在禁军当中,而是掉到了陛下的亲卫羽林军当中。</p>
这就让孟广义心中有相当的不甘,不过命令一下孟广义和这一支队伍都要即刻回法洛阳,梁安也就没有办法再在天南道久待,随着他们一起回返。</p>
随着他们一起的还有几百的已经将身上的行头摇身一变,变成了大人模样的一些蛮族人,他们正是跟随着梁家四兄弟要去往北地挑选合适的地方再次生息繁衍的蛮族人。</p>
就这样一直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北方回返。</p>
刚下达了向北回返的命令,李春这一群禁军可谓是开心的了不得,第一天半天一口气就冲出去了六十里地。</p>
不过就在李春得意洋洋着,他们这行进速度绝对是超乎寻常。等到晚上再一次急行军有可能都达到一百五十里地或者二百里地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p>
一些禁军头目在李春旁边忧心忡忡的询问着李春。</p>
“将军!”</p>
将军?</p>
是的,李春现在因为此战的功劳虽然明面上没有封赏,但是还是从原本的六品的校尉向上提了半截,成为了禁军当中从五品的中郎将,负责扩编队伍的事情。</p>
在众人询问李春,李春好奇的看着他们。</p>
“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吗?”</p>
看着李春在自己犯了错还犹不自知的模样,这些人心翼翼的了一句。</p>
“梁先生和后面的那一支队伍没有跟上来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