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文官不贪财,武官不畏死!</p>
苏凤翎听到李龙鳞的一席话,无比感动,热泪盈眶。</p>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p>
李龙鳞宁愿与天下为敌,也要跟自己站在一起。</p>
可是,父皇会答应吗?</p>
武帝靠在龙椅上,眉头微皱:“若是让太子妃出征,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p>
李龙鳞微微一笑:“父皇,苏凤翎的性格,确实莽撞了一些。儿臣愿意作为监军,随军一起出征!”</p>
此言一出,群臣炸锅。</p>
胡闹也要有个限度!</p>
李龙鳞让太子妃出征,已是匪夷所思!</p>
他居然还要自己出征,去北境当监军?</p>
要知道,李龙鳞曾经就是北境监军,在军中胡作非为,谎报军功。</p>
甚至苏家满门忠烈葬身北境,他也有脱不开的干系!</p>
他又打算当监军。</p>
难道是打算重蹈覆辙,让当年的惨败重演?</p>
武帝回忆起当年之事,反应十分激烈,连连摇头:“不行,朕不同意!”</p>
他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他不想让李龙鳞再有任何意外!</p>
李龙鳞可是太子,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大夏怎么办?</p>
这江山社稷怎么办?</p>
“父皇”</p>
李龙鳞还想争辩,刚张口就被武帝打断。</p>
“太子,朕别的条件,都能答应你,为你去北境的事不行!”</p>
武帝沉声道:“从现在开始,你给朕老老实实的待在皇宫里,哪都不能去!”</p>
李龙鳞双抱拳:“父皇,儿臣可以答应您不去北境。但太子妃一定要去。”</p>
武帝眸光微冷:“老九,此事关乎大夏国运,容不得你如此胡来!”</p>
李龙鳞沉声道:“父皇,太子妃是将门之后,自幼熟读兵法,练习武艺,现在更是军中名将,实力不俗。”</p>
“您若是不相信的话,儿臣可以代太子妃立下军令状,若不然,儿臣便亲自上阵监军!”</p>
闻言,武帝脸色铁青,陷入沉思。</p>
今天若是他不答应让苏凤翎奔赴北蛮的话,凭李龙鳞的性格一定会奔赴北蛮前线,决不食言!</p>
武帝叹了口气,只好向李龙鳞妥协:“朕同意了,让苏凤翎带领苏家军,出征北境。”</p>
闻言,张百征脸色阴沉。</p>
虽然他是大将军,但武帝已经拍板的事情,他也不能反对。</p>
既然如此,苏凤翎到了北境,就给她安排负责后勤,一定不能上战场。</p>
毕竟她可是苏家唯一的骨血啊!</p>
苏凤翎见到张百征没有反对,心中大喜,跪在地上:“儿臣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p>
大臣们窃窃私语。</p>
“太子妃上了战场九死一生,不可能活着回来。”</p>
“我看太子是厌倦了这母老虎,打算重新选妃”</p>
“这是太子的家事,与我等何干?”</p>
“罢了罢了,太子妃愿意送死,就让她去吧。”</p>
这些风言风语,李龙鳞听在耳中,心中一阵冷笑。</p>
这伙文臣真是狗改不了吃屎!</p>
国难当头,还有心思在这风凉话!</p>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p>
不教训他们,难解我心头之恨!</p>
他迈步向前,沉声道:“父皇,儿臣除此之外还有一事相求。”</p>
武帝一怔,问道:“还有什么事?”</p>
</p>
他生怕李龙鳞会再提出一些荒谬的要求来。</p>
李龙鳞道:“父皇,既然儿臣不能出宫,没办法奔赴北蛮。那就给儿臣一个立功的会。”</p>
武帝有些诧异:“不能出宫怎么立功?”</p>
如今北蛮大举入侵,占领朔北城。</p>
想要立功除了奔赴北蛮,杀敌立功外,武帝想不到其他的办法。</p>
李龙鳞微微一笑:“军饷的事情可以让儿臣来想办法,算是儿臣尽绵薄之力,替父皇排忧解难。”</p>
闻言,武帝心中大喜。</p>
他正好在发愁讨伐北蛮的军饷怎么解决。</p>
李龙鳞便挺身而出。</p>
这真是瞌睡了递枕头。</p>
武帝笑道:“老九真是有心了!替朕解了一大心结!朕甚是欣慰!”</p>
李龙鳞道:“父皇,儿臣能想到办法解决军饷,也是受益于您刚刚的一句话。”</p>
武帝一怔:“朕刚刚了什么?”</p>
李龙鳞沉声道:“父皇,您刚刚,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惧死,天下可安。”</p>
“张将军和太子妃都不惜性命,愿意为大夏收复失地,现在只剩下朝中这些文官大臣了。”</p>
罢,李龙鳞的目光扫过。</p>
文官大臣们顿时背脊一凉!</p>
李龙鳞打算盘竟然打到了自己的身上!</p>
他这是按得什么心?</p>
李龙鳞沉声道:“父皇,儿臣认为,家国大事,父皇不能总把立功的会都给朝中武将,也应该给文官大臣们一些会。”</p>
“毕竟朝中大臣们也抱着满腔热血,想要为国立功,只是苦于没有会。”</p>
“诸公觉得本宫的对不对?”</p>
文官大臣们纷纷附和。</p>
“殿下,您所言极是!”</p>
“我等一介书生,也想为国提剑,如同张将军那般,立下赫赫战功。”</p>
“是啊!只可惜身无长物”</p>
“”</p>
朝堂上瞬间乱作一团,文官大臣们纷纷抒发自己不能立功的遗憾,声音一个比一个大,生怕武帝听不到。</p>
李龙鳞微微一笑:“诸公,不用太遗憾,会来了。”</p>
此言一出,朝中顿时安静。</p>
文官大臣们一脸狐疑,不知道李龙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p>
李龙鳞道:“现在北伐军饷还没有着落,既然诸公如此有心,那这件事就交给诸公来分担吧。”</p>
“三天之内,你们为国凑齐一千万两白银当做军饷,算是你们为国立功一件!”</p>
“父皇必定重重有赏!”</p>
众文官大臣们顿时傻了脸。</p>
“一千万两白银?”</p>
“这分明是抢啊!”</p>
“”</p>
武帝心中暗暗称赞:“果真还是太子有办法,现在这些大臣各个富得流油,不知贪墨了多少银两,是时候让他们出出血了!”</p>
扑通!</p>
众文官大臣们纷纷跪在地上。</p>
“殿下,您太会开玩笑了,我们这些靠俸禄过活的大臣们,往哪凑一千万两白银去?”</p>
“别是三天,就算是三百天,三千天,我们也凑不出来啊!”</p>
“是啊!殿下,您真是太高看我们了!”</p>
李龙鳞眸光扫过,冷笑道:“诸位大人,难道你们不愿意为国立功?”</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