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p>
证据确凿,百口莫辩</p>
武帝眉头紧皱,脸色阴沉,陷入犹豫之中。</p>
户部众大臣们见势,顺水推舟:“臣等还请陛下明察秋毫!”</p>
“太子殿下虽有功之身,但行事总归要有节制,不能仗着有功便胡作非为。”</p>
“长此以往,恐怕是要出大事的”</p>
“且不会不会引起民怨,就连朝中大臣们现在都不愿意了。”</p>
“如今朝廷内外尽是用钱的地方,各个关乎人命大事,但现在国库亏空,根本拨不下银两,大臣们怨声载道。”</p>
“要是太子大修东宫的事情传出去,引起群臣和百姓们的不满,那朝局恐怕会大乱!”</p>
“是啊,陛下!请您三思!”</p>
“现在北境刚刚平定,正是安抚百姓民心的时候,要是太子殿下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影响非常不好。”</p>
大臣们早就串通好,最后才打出了这一招组合技。</p>
打的李龙鳞猝不及防。</p>
趁他病,要他命!</p>
朝中百官群起而攻之,他还能耍什么花样?</p>
优势在我!</p>
他这次就算是不死也得掉层皮,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威风!</p>
还敢动了改革税制的心思?</p>
做梦!</p>
武帝脸色阴沉,望向李龙鳞:“老九,你来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p>
李龙鳞迈步上前,双抱拳:“父皇,儿臣不知诸位大臣所言何意,更不知晓他们在什么。”</p>
“儿臣当时重建东宫之事,可是经过朝中百官商议的。”</p>
“父皇你是知道的。”</p>
李龙鳞会不知道这些大臣们想要做什么?</p>
满口喊的都是百姓,心里想的都是生意。</p>
不过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打压自己,然后想办法延迟税制改革。</p>
大臣们越是跳的欢,税制就越是要改!</p>
我拿自己的银子修东宫怎么了?</p>
老子爱怎么修就怎么修!</p>
你们这些文官大臣们各个中饱私囊,把国库中的银子占为己有。</p>
现在竟然还打起我的主意?</p>
怕是几个老头活腻歪了,想要找点刺激!</p>
既然你们想要,那我就成全你们!</p>
不给你们点颜色瞧瞧,就不知道自己姓谁名谁!</p>
户部尚书板着脸,冷声道:“太子殿下,你不要混淆视听。”</p>
“我们从来没有过反对你修建东宫,毕竟你身为太子,修建东宫无可厚非,这是大夏朝的门脸,总不能让太子无地可居。”</p>
“只是你修建东宫,总要有个度吧?”</p>
“皇上同意你修东宫,并不是要让你将东宫修建成富丽堂皇的宫殿。”</p>
“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了,你让我们户部怎么解释?不能给各郡县赈银救灾,却能大兴土木?”</p>
那些弹劾李龙鳞的官员们脸上露出得意之色。</p>
他们以为这一步棋走到了李龙鳞的死穴。</p>
只要将这一步棋走出来,李龙鳞百口莫辩,皇上哪怕是再喜爱他,也再也不能偏袒他分毫!</p>
武帝坐直了身子,眸光犀利:“爱卿,细细来,让朕听听太子建造的东宫有多么奢华。”</p>
</p>
户部尚书连忙道:“陛下,那东宫现在虽未建成,但却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雄伟无比!”</p>
“单单占地面积,是原来东宫的数倍!”</p>
“一个正殿之中整整用了十八根五个人都抱不住的殿柱!”</p>
“这是什么概念!”</p>
“这金銮殿中也不过是六根龙柱!”</p>
嘶</p>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声议论:“十八根殿柱子?我没听错吧?”</p>
“新东宫用十八根殿柱子,那得多雄伟?”</p>
“先帝建都之时,都没用过这么高的规格,那一根殿柱子可都是上万两白银啊!”</p>
“白花花的银子全部都砸进了东宫,难怪现在国库空虚这么严重”</p>
“难怪能将户部尚书气成这副模样,任谁看到这样的事情,会不生气?”</p>
武帝闻言,望向李龙鳞,眸光中露出一抹冷意:“老九,可有此事?”</p>
李龙鳞微微颔首:“父皇,此事不假。新东宫修建之时,确实用了十八根殿柱,面积要比之前大上不少。”</p>
“但这些都是儿臣经过父皇同意的,只不过是在烧毁东宫的地界上重新翻修重建,并未修到东宫以外的地方。”</p>
“儿臣不知诸位大臣所言我挥霍民脂民膏的证据何在。”</p>
户部尚书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太子,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p>
“把东宫修建的如此雄伟,难道还不是挥霍民脂民膏吗?”</p>
“修建宫殿一直都是我们户部负责的事情,对其中的各项开销和明细再清楚不过!”</p>
“臣昨天已经和诸位大臣们去东宫看了!”</p>
“单单那十八根殿柱,就要花费百万两白银!”</p>
“整个东宫修建下来,至少要花费数千万两银子,这难道还不是挥霍民脂民膏,那什么是!”</p>
“还希望殿下跟我解释解释。”</p>
证据确凿,百口莫辩!</p>
李龙鳞今天就算是有通天的本领,也难逃其咎!</p>
群臣皆望着李龙鳞,暗暗咂舌:“数百万两雪花银,真能救活多少百姓啊!”</p>
“现在大夏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p>
“”</p>
李龙鳞冷哼一声,道:“既然户部尚书想听我解释,那我就跟你好好解释一番。”</p>
户部尚书冷哼一声:“老夫倒是要看看,你如何狡辩!”</p>
李龙鳞望向武帝,道:“儿臣请求父皇传旨洛玉竹,让她将修缮东宫的明细公之于众。”</p>
“口无凭,儿臣有账目作证。”</p>
武帝对洛玉竹的印象很好,知书达理,大方得体,在账目上算的也十分细致。</p>
武帝微微颔首:“传朕口谕,让洛玉竹带着东宫的账目,前来金銮殿。”</p>
户部尚书冷哼一声:“就算有账目又能如何?不过是自作聪明。”</p>
“有些事情只会越描越黑!”</p>
一炷香之后。</p>
洛玉竹带着账目来到了金銮殿之上,连忙行礼:“拜见皇上。”</p>
武帝摆了摆,道:“起来吧,把修建东宫的账目让朕看看。”</p>
魏勋将那本厚厚的账目呈了上去。</p>
武帝眯着眼睛扫过一页又一页,随口问道:“朕问你,既然你主要掌管账目,修建东宫到现在花费了多少银子?”</p>
洛玉竹脱口而出,不解思索:“一共花费不足五十万两白银。”</p>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p>
户部尚书大张着嘴:“这这不可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