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夏九皇子:从赐婚女皇妃开始 > 第1162章 义务教育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p>

    义务教育</p>

    文书上。</p>

    李龙鳞将义务教育的方法,意义,以及如何落实写的清清楚楚。</p>

    武帝目光扫过,微微坐正了身子。</p>

    李龙鳞道:“父皇,根据儿臣这么多久的观察,发现如今大夏普遍百姓受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各行各业只能在十分基础的层面徘徊,很难打破桎梏。”</p>

    “这种情况甚至在各行各业都有出现。”</p>

    “而且这些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只能从事最基础最简单的重复劳动,难发挥其最大的作用。”</p>

    在后世,哪怕种地耕地,都需要相对应的学识和知识。</p>

    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那将会寸步难行。</p>

    武帝微微颔首。</p>

    李龙鳞的这种情况,他以前也想到过。</p>

    但他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p>

    今天李龙鳞倒是给他了一些启发。</p>

    既然百姓们没有知识,那就让他们去学知识。</p>

    学知识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开设学堂。</p>

    李龙鳞继续道:“父皇,如今大夏周边战乱基本上已经被平定,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处在难得的和平时期。”</p>

    “而这种和平时期则是王朝发展的高速时期,甚至是最好的会。”</p>

    “而只有抓住这个会,大夏才不会走下坡路。”</p>

    “若不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p>

    “所以必须尽快提高百姓们的受教育程度,刻不容缓,大夏如今必须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p>

    武帝一怔:“为何要免费?”</p>

    李龙鳞道:“因为只有这样,那些吃不起饭的家庭才会愿意将自家的孩子送到学堂接受教育。”</p>

    “也只有这样,他们的人生才能改变,大夏才会有所改变。”</p>

    “教育兴邦,这并不是一句空话。”</p>

    “儿臣认为,甚至要颁布相应法案,任何阻止学龄前孩童接受教育的,都是违反大夏律法!”</p>

    “任何阻止义务教育的,都有谋逆之心!”</p>

    闻言,武帝饶有兴致的望着李龙鳞。</p>

    他不禁感叹。</p>

    老九这脑子里怎么总能想到这么多新奇的点子?</p>

    他先前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情,更没有把当今局势看的这么清楚过。</p>

    经过李龙鳞这么一,他好像觉得确实是这个道理。</p>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p>

    而人才则是从成千上万个莘莘学子中走出来的。</p>

    只有足够好的教育,国家才会有足够多的人才。</p>

    武帝点了点头,望着群臣,道:“朕觉得太子的有些道理,分析的也很一针见血。”</p>

    “诸位爱卿怎么看?”</p>

    文官大臣们一个个都傻脸了。</p>

    他们在李龙鳞话里话外中,只听到了两个关键词。</p>

    “打破文化桎梏”,“摆脱愚民制度”</p>

    他们现在才明白过来,李龙鳞这哪是要给他们抬轿子?</p>

    这是打算把他们的根都给抛了!</p>

    李龙鳞想干的事情远远不只是想要兴科举那么简单。</p>

    是借着兴科举的由头,打破文官集团对大夏的文化垄断!</p>

    文化垄断可是士族们的根啊!</p>

    </p>

    士族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甚至是王朝覆灭之后,有些士族还可以继续兴旺下去。</p>

    那就是因为他们中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王朝的命脉。</p>

    士族们恨不得将科举都垄断起来,只有出身士族豪门的学子才能参加科举,才能入朝为官。</p>

    只有将文化给彻底垄断,士族才能经久不衰的传承下去。</p>

    但现在李龙鳞却打算要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有学上,上了学的人都能参加科举,考取功名?</p>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p>

    十年寒窗就能抵得过祖上几代基业?</p>

    那他们士族们还怎么活?</p>

    众人面面相觑,互相使了个眼色。</p>

    当下决定,绝对不能让李龙鳞将义务教育给推行下去!</p>

    更不能让他继续蛊惑武帝!</p>

    户部尚书迈步走出,双作揖,沉声道:“皇上,臣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p>

    武帝眉梢微挑,道:“来让朕听听。”</p>

    户部尚书一脸认真:“臣认为太子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太乐观了。”</p>

    “且不推行义务教育有多少人愿意去上,单单,在大夏如今的形势之下,要让全大夏的适龄儿童去学堂接受义务教育,那得修多少个学堂才够。”</p>

    “而且太子殿下也了,义务教育是免费推行的,但教书先生可不是免费找来的。”</p>

    “这样以来,朝廷不禁要考虑在大夏各地修建学堂的费用,而且还要考虑这些教书先生的俸禄问题。”</p>

    “这些加起来,那可都是一项天文数字啊!”</p>

    此言一出。</p>

    那些文官大臣们纷纷附和。</p>

    “是啊殿下,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的灾祸还没有解决,正是需要朝廷银两的时候。”</p>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力推行义务教育,那必定会将大夏的国库掏的干干净净。”</p>

    “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啊!”</p>

    “皇上三思而后行。”</p>

    武帝眉头微皱。</p>

    户部尚书算的这笔账确实有道理。</p>

    毕竟这可是关乎全国的大工程,单单修建学堂都是一项大工程,更何况是这些教书先生的俸禄问题,那就更加麻烦了。</p>

    武帝望向李龙鳞,道:“老九,你怎么看?”</p>

    文官大臣们见武帝一脸担忧模样,心中顿时安稳了许多。</p>

    以他们对武帝性格的了解,只要是他犹豫的事情,他就会一直犹豫下去。</p>

    毕竟这义务教育不知道要花多少银两,将国库给掏空那都是轻的了!</p>

    严重些,将整个大夏给拖垮都不为过。</p>

    这次看李龙鳞还能耍什么样的花招!</p>

    李龙鳞淡然一笑,道:“父皇,这些问题儿臣早都已经考虑过了。”</p>

    “在儿臣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p>

    武帝双眸放光,有些惊喜:“也就是,你有解决办法?”</p>

    李龙鳞点了点头,道:“既然朝廷国库中拿不出钱来推行义务教育,那应该是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而不是想办法否定义务教育。”</p>

    “若不然以后什么事情都归咎到没钱上,那朝廷以后什么都不用干了。”</p>

    “诸位大人,你们本宫得对吗?”</p>

    众人铁青着脸,纷纷低下了头,不敢搭腔。</p>

    武帝微微颔首,道:“老九,你的有道理。”</p>

    “朝廷大事一码归一码,绝不可混为一谈,若不然以后寸步难行。”</p>

    “既然诸位爱卿并没有站出来反对义务教育之事,那就明对这政策没有问题,只用想办法将银子的问题解决便是。”</p>

    “诸位,朕的对吗?”</p>

    文官大臣们牙关紧咬,极为不愿地点了点头:“皇上的很有道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