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孟夫子您一生也未能给自已谋得个一官半职。</p>
不过您却有一大帮鞍前马后追随您的弟子。</p>
据您周游列国的时候,弟子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的程度。</p>
这可都是全靠孟夫子您的个人魅力让那些弟子所追随于您的,这谁见了不得夸您几句呐。</p>
其实我很好奇,孟夫子和孔夫子您二人是如何收服那么多弟子的,而且都对您们死心塌地的,”黎雾睁大着眼睛,眼里全都是好奇到不行。</p>
这个她是真的想不明白,那不是一两个弟子,那可是几千名弟子,在那个时候居然可以有那么多弟子,谁不羡慕?</p>
孔子和孟子对视一眼笑道“这其实根本就不用去收服,是自愿跟随的。”</p>
天幕前的弟子们纷纷表示,是的,是的,我们都是自愿跟随,没有被威胁更没有被逼迫,我们都是诚心诚意的乐意跟随的。</p>
王阳明笑道“孔夫子和孟夫子怎么可能会少人跟随呢。”</p>
黎雾也点点头,也是哈,而且儒家弟子都挺多的。</p>
天幕前的很多儒家弟子也跟着点头,可不是,他们都愿意追随孔夫子和孟夫子的步伐。</p>
在知道孔夫子不是文弱书生之,有很多的文人也开始纷纷捡起了自已骑射这些。</p>
孔夫子都会,他们不能不学。</p>
“孟夫子您晚年六十多岁的时候,便不再出游了,也不再追求仕途,而是回到了自已的老家绉国。</p>
开始了从事教育和著述。</p>
其实孟夫子您的一生和孔夫子的经历还是蛮像的。</p>
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弟子去周游列国。</p>
而且也是到处受当权人物的款待,都一样的政治抱负都不被接受,不过有舍就有得嘛,人不能要求十全十美,什么事情都可以实现,这是不大可能的,就算是神仙,他也有遗憾的事情,”黎雾双一摊,就算孔子和孟子再厉害再出名,是儒家代表,但是也总是有遗憾的事不是?</p>
孔子和孟子也是点点头,其实他们的大半辈子都已然过去了,还剩下几个年头可活了。</p>
活了这么久,很多事情都早已经看淡。</p>
“孟夫子您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仁、义、礼、智。</p>
孟夫子您认为人生而就具备四心,分别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p>
所以孟夫子您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本善,人若是不为善,是对本性的违背,”黎雾沉思了一会道“这人性本善这个我也不知道对不对。”</p>
听到仙人这么,几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她,难道人性不是善莫不是还是恶不成?</p>
刚出生的孩他知道什么?</p>
他什么都不知道,那自然是善的,若是后面变恶,那也是身边的环境以及人导致的。</p>
孩子他就如同一张白纸一般,你在上面涂上什么颜色他便是什么颜色。</p>
“仙人您为何不知道对不对,这人性本善可有不对?”孟子问道,他觉得自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p>
</p>
黎雾摇摇头“不是,我没有不对,在您之后的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也提出入性本恶这个观点,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他就是恶的。</p>
不过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转化为善。</p>
所以孟夫子您和荀子的话谁更对那就不知道了。</p>
毕竟每个人都有着自已不同的看法。</p>
而且有的孩子他就是位天使,但是有的孩子他就是天生的恶魔,所以这个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谁也不清楚,只能都有吧,”不过黎雾自已更倾向于本性本恶,但是她可不敢不出来。</p>
黎雾的话也引起了很多老祖宗在弹幕上议论了起来,特别是孟子的粉丝还有荀子的粉丝,在弹幕上已经打擂台了,就为了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事情。</p>
那是谁也不肯让谁,公公有理婆婆有理,诈的那么一看,双方的观点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p>
其他人也开始讨论了起来,还纷纷拿身边的人举例子。</p>
“这,”孔子和孟子对视一眼,孔子并不想发表自已的意见,还在思考仙人的话。</p>
因为仙人的话却也不假,若是所有孩子都是好的,那也不全面,但是也不全都是是坏的,有好自然也就有坏。</p>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人性本善,”孟子不可能改变自已的想法,甚至都已经想好了,等回去之后就和那什么荀子辩论这个事情。</p>
而荀子本人自然也是期待和孟子辩论的。</p>
“这个话题就跳过跳过。</p>
孟夫子您在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了孔夫子的思想学,写了孟子一书,不过这不完全是孟夫子您所著,还有您的几个弟子也参与其中。</p>
这孟子一书那可不简单,被后面朝代的人和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在大宋的时候,那可是要科举考试的。</p>
可见孔夫子孟夫子您二人的重要了。”</p>
听到自已论语和孟子这两本书居然是后面朝代要考的内容,孔子和孟子那是欣慰得不得了。</p>
“孔夫子,剩下的大学还有中庸这两本书著作的人和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哦,”黎雾打着哑迷道。</p>
孟子和王阳明笑了笑,这个他们都知道是谁的。</p>
天幕前的很多老祖宗自然也都是知道,甚至还在弹幕上寻找自已的偶像了呢。</p>
“同丘有关系,莫不是也都是儒家弟子?”孔子问道,若是儒家弟子,那确实和自已有关系了。</p>
黎雾点头“这个确实是,他们都是儒家弟子,一位就是孔夫子您的弟子曾子,他著有大学,而写中庸这本书的人则是孔夫子您的孙子,也就是孟夫子您的老师,孔伋。</p>
孔夫子您没想到吧,您和孟夫子还有这层关系,”黎雾嘿嘿笑道。</p>
这把天幕前很多老祖宗们都惊呆了了,他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关系,都只是知道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代表,并未去研究这些。</p>
没想到,竟是这层关系。</p>
孔子看向孟子,笑了起来“这个丘确定未曾想到,未曾想到,哈哈哈,好,孟夫子当真是不错,不错。”</p>
孔子自豪极了,他的孙儿有一个好弟子,不错不错,和他齐名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