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达康书记以及各位同志,都下乡走访考察过,那些乡镇村屯的状况了吧?”</p>
祁同伟眉宇一闪,歪斜着脑袋,盯着李达康等人。</p>
李达康支吾着道。</p>
“我刚调任来林城市不久,主要精力集中市区,暂时还没下乡走访考察!”</p>
祁同伟毫不客气地道。</p>
“达康书记,找理由,可以找一大箩筐。”</p>
“如果我们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都是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或者看看报纸,喝喝茶,悠哉游哉。”</p>
“那么,谈何带领老百姓走出脱贫致富的泥淖?”</p>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践行,都要去落实。”</p>
李达康虽然作为市委书记,但被祁同伟这位市长,一番批评指责。</p>
那完全是一个屁也不敢放。</p>
因为祁同伟的,都是客观事实,不是诋毁,更不是诬蔑。</p>
其余市委领导班子也是默不作声。</p>
或是低垂下头。</p>
祁同伟扫了一眼,心里就有数了。</p>
这些领导干部,不用想,必然都是口号喊得震天。</p>
根本不会真正去想一些利于民的实事。</p>
“我要的,第四步,那就是要下乡走访考察,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p>
“譬如,我们林城市管辖下的乡镇、村屯,很多地方都还是传统的农耕方式每家每户,靠着那一亩三分地,还是最原始的牛耕。”</p>
“有水源的地方,就种植稻谷,没水源的地方,就种植玉米。”</p>
“各位,你们想一想,以林城市为山区地带,靠种植庄稼,能有多少收入?”</p>
“能解决一家老吃饭问题,都谢天谢地了。”</p>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哪里会想什么发家致富的路子。”</p>
“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那么,林城市根本别指望走向富裕之路。”</p>
“所以,我们得替老百姓改变思路,才能谋出路。”</p>
“根据我的考察,林城市气候适宜,温和地带。”</p>
“像这些乡下,那些土地,完全可以改变耕种方式,以传统农耕,转变成为种桑养蚕。”</p>
“同志们,你们知道种桑养蚕吧?”</p>
“咱华夏是丝绸之国,自古以来,种桑养蚕,那都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行当了。”</p>
李达康深吸一口气,震惊而又诧异地道。</p>
“那个,祁市长,这让老百姓的土地不种庄稼,改变成种桑养蚕,那老百姓吃什么呀?”</p>
“总不能让老百姓餐餐吃蚕蛹,顿顿炒蚕蛹吃吧?”</p>
祁同伟“呃”了一声,“吃蚕蛹不好吗?高蛋白质!”</p>
“这不比穷得叮当响,喝西北风香?”</p>
一番看似调侃,引得一众市委领导班子忍不住笑了。</p>
“两位领导都挺幽默!配合得很默契呐”</p>
“看来林城市经济腾飞指日可待了。”</p>
“不得不,祁市长的想法比较超前,比较有见地。”</p>
“是啊,我觉得,祁市长的关于振兴林城的方案可行,有会让林城飞跃。”</p>
“”</p>
祁同伟打量了几眼李达康等市委领导班子。</p>
</p>
“你们一定都心里犯嘀咕,如果老百姓不种地,改种桑养蚕,那吃什么?吃蚕蛹吗?还是喝西北风?”</p>
“错了,特错特错!”</p>
“你们要知道,在这些贫困落后的乡下,一年到头,一家人的经济收入,能有五千,那都是富裕之家!”</p>
“年底了,能宰杀一头两百斤的肥猪,当做过年的年猪,那都是家道殷实!”</p>
“甚至有些家庭,一个月能吃上三回肉,那都是家境很好了!”</p>
“按照一年算下来,所有的农耕土地,种植稻谷、玉米,一年一季收成!”</p>
“可,如果我们领导干部,带着老百姓种桑养蚕,蚕需要一定适宜的气温,而其生长周期,大概一个月,产一批蚕茧!”</p>
“从三月份开始第一批,到九月份最后一批,一年下来,差不多六批蚕茧产量。”</p>
“每一批按照张数算,每一张蚕茧产值大约在90-20斤!”</p>
“按照市面上收购蚕茧的价格,这可不是一笔数目。”</p>
“一家人,一年六批次蚕茧下来,但凡用一批次蚕茧的钱,购买粮食都足够一家人一年吃了。”</p>
“剩下的五批次蚕茧,那都是纯收入,刨去人工肥料等成本。”</p>
“这绝对是对老百姓是一种增值增收的,那么,一年到头,什么万元户,什么年底宰杀一头三五百斤的肥猪过年”</p>
“家家户户有肉吃,不是意思吗?”</p>
“况且,一旦大批量种桑养蚕,我们在乡镇、县一级,开办蚕茧收购或加工厂,同样也能够解决不少就业问题。”</p>
“吸纳当地一些剩余劳动力,让他们不用外出务工,留在当地就有厂子上班。”</p>
“那么,又是茶叶经济林,又是种桑养蚕,又是有厂子工作。”</p>
“多管齐下,对于老百姓增收,走向富裕之路,是不是就能实现了呢?”</p>
听了祁同伟的分析,所有人都是汗颜,都是对祁同伟肃然起敬。</p>
李达康也愣住了。</p>
半晌。</p>
他鼓掌叫好,“祁市长,得太好了,这个点子是真好啊!”</p>
“啪啪啪!”</p>
其余市委领导班子也是一阵鼓掌叫好。</p>
“还得是祁市长,果然是懂发展经济,懂改变乡镇、村屯的好官!”</p>
“听了祁市长这一番话,真有一种醍醐灌顶,大彻大悟的感觉。”</p>
“祁市长真不愧是汉东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思维方式,路子真不一样!”</p>
“年轻人还是脑瓜子灵活,祁市长愿意从少将军衔转业担任市长,还是我们经济落后的林城市,他是身怀大才,改变林城而来啊!”</p>
“”</p>
祁同伟释然一笑,对李达康道。</p>
“达康书记,方案提出来了!”</p>
“你作为林城市的一把,该带领同志们,撸起袖子干!”</p>
“这一地步呐,还是要加快步伐,推进‘村村通’村级公路开通!”</p>
“然后,所有后面的开垦荒山、种桑养蚕,才能进一步落地。”</p>
李达康还有什么好的,立即点头如捣蒜。</p>
“好好好,祁市长,你放心,我回了市委后,立即召开常务会议,开始动员,落地落实‘第一书记’责任制。”</p>
“然后动员所有乡镇、村屯,开始修路。”</p>
祁同伟颔首,微微一笑,“达康书记,‘村村通’村级公路,这是你的老本行了,我相信,有你的带领下,一定会出色完成的!”</p>
李达康哈哈笑道:“谈不上老本行,但至少之前有金山县的经验,还是知道该如何开展,如何动员工作的。”</p>
“这一块交给我来办,保证完成任务!”</p>
祁同伟朗爽地道:“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