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天,又是一个大晴天。</p>
还是不能上山的一天!</p>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韩昭昭早早就等在胡同口,终于截住了弹棉花匠。</p>
做为这条胡同排第一位的客户,韩昭昭家的棉套终于能弹上了。</p>
现在天气好,弹棉花匠在胡同口背风的角落支起了摊子。</p>
找胡同里几家人借了三根长板凳,上面铺上干净光滑的竹帘,直接在户外亮天地里就开干了。</p>
上学的孩子们一看这架势,和摆出来的专用工具,就知道是来弹棉花的了。</p>
可他们还要上学,只能背着书包恋恋不舍去学校了,心里却盼着胡同里街坊们的活能多些,千万不要让弹棉花匠早早干完活走了。</p>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韩昭昭心里莫名喜悦。哈哈哈,幸亏她今年没报名上学,不然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了。</p>
这些大孩子,就像拴上绳的皮猴,没自由,受管制了!哈哈哈!</p>
“铮、铮铮、铮、铮铮铮铮!”当胡同里弹棉花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周围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一群萝卜头。</p>
孩子们都是来看弹棉花的!韩昭昭也在其中。</p>
她一边摸着下巴,一边情不自禁地思考着:“这怎么感觉像是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啊!</p>
假如这位老大爷中抱着的不是弹棉花的弹弓,而是一把吉他,那么所带来的震撼和影响力恐怕将会是非同凡响的吧!”</p>
想到这里,她不禁被自己脑海中浮现出的有趣画面逗得嘿嘿嘿傻笑起来。</p>
她环顾四周,看着周围那些充满热情、眼神炽热的朋友们,心中暗自琢磨:“真不知道,在这些孩子当中,将来究竟能够有几个人能成长为音乐领域的专业人才呢?”</p>
当他们长大后,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光,或许会对这位弹棉花匠心怀感激之情,因为正是他给予了他们最初的音乐启蒙教育吧!”</p>
人们常言:“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确实不假。</p>
就拿眼前这位弹棉花的大爷来吧,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姿态,仿佛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节奏。</p>
当你驻足观察时,会发现这位大爷法娴熟地拿着弹弓,在那一堆蓬松柔软的棉花间来回弹奏。</p>
他的臂挥动自如,力度恰到好处,每一次弓弦与木槌的碰撞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p>
这种声音既像悠扬的古琴声,又似轻快灵动的打击乐,让人不禁为之陶醉着迷。</p>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大爷的身体也似乎随着这美妙的旋律轻轻摆动着。</p>
他的步伐稳健有力,前腿弓,后腿蹬,与中弹弓的弹奏配合得天衣无缝;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执着。</p>
这一刻,他已然化身为艺术家,用自己勤劳的双创造出了一幅充满生与活力的画卷。</p>
看着眼前的情景,韩昭昭不禁感叹:原来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无尽的魅力。</p>
这位弹棉花的大爷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用简单的工具和朴实无华的动作演绎出了一场别样的音乐盛宴。</p>
而这正是艺术所赋予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在琐碎的日常中找到乐趣,并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世界。</p>
刚开始,韩昭昭看弹棉花还看的津津有味,心里默默打着拍子,不时还跟人棉花匠大爷问东问西的扯扯闲篇。</p>
可等空气中飞满灰尘和飞絮的时候,她再也没了欣赏的兴趣。</p>
难怪老人们常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要韩昭昭,还得再加上一苦:弹棉花!</p>
</p>
这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不仅又累又苦,还特别脏!</p>
声声弓弦响,片片飞絮舞!</p>
一张竹帘、一张弹弓、一块磨盘、一个弹花槌外加一根牵纱篾,便是弹棉花匠人的全套谋生工具。</p>
看了一会儿,弹棉花大爷头上身上罩了一层薄薄的飞絮灰尘,脸上却一直带着温和的笑,孩子们在旁边碍事也不嫌烦,还很有耐心的回答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p>
“您是哪儿人呐?”</p>
“俺是河南滴!”</p>
“咋您一个人出来干活呢?听你们河南可穷啦。”</p>
“咦!那可不,不穷谁会舍得撇家舍业出来找活计?”</p>
“您这一天能弹几床棉套多少斤棉花?不少挣钱吧?”</p>
“咦,挣不上几个钱儿,要不满大街不都成了弹棉花滴?这活又苦又脏,真不是人干滴!”</p>
看着弹棉花匠人温和的笑脸,韩昭昭忽然想起了一部电影,片中主演黄宏老师曾经唱过的弹棉花呀弹棉花,半斤弹成了八两八哟</p>
不知咋的,一直在她的脑海中盘旋不散,韩昭昭像个傻子似的站在一群孩中间嘿嘿傻笑。</p>
“韩昭昭,你傻笑什么呢?我奶问你,你家弹几床棉套,一上午能不能弹完?”</p>
身边的一个姑娘扯了扯她的褂子,韩昭昭才猛地回神。</p>
“噢,我家要弹两床棉套,还有两身棉衣的棉花,我也不知道上午能不能弹完。</p>
这得问这位弹棉花的大爷吧?咋了,娥,你家也要弹棉套吗?排我后面了?”</p>
“是呀,我奶让我来排队的,有人再问,你能不能告诉他我们家排你后面了?”</p>
“那咋不行!弹棉花的越多,人弹棉花的大爷越高兴,人家指着这艺挣钱呢!</p>
对了,你别光跟我,你也得跟弹棉花的师傅好,告诉他你家弹多少棉花,人家也好安排时间,省得大家都在这等着。”</p>
“中,这妮儿排第二家,俺给你记上了!”弹棉花的大爷有活是真接。</p>
韩昭昭把要弹的旧棉花交待好,围观了半个多时,就寻了个借口回家了。</p>
她可不在这儿一直盯着,功夫不大,飞絮都落她眼睫毛上了。</p>
这活太脏了,待时间长了,容易患呼吸道感染!</p>
这些弹棉花的真不容易,听干他们这一行的时间一长大多患上肺病,年纪大了身体也就垮了。</p>
这是典型的拿身体健康来换钱啊!</p>
韩昭昭对河南人从来没有偏见。</p>
到中午吃饭时间,韩昭昭提了壶开水给弹棉花的大爷送去,那位大爷正在吃饭,啃的是自带的窝头。</p>
黄不黄,白不白,还带着些灰绿色,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做的。</p>
连点咸菜也没有,就蹲在墙根那硬嚼干咽。韩昭昭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这还是这年代有一技之长的艺人呢!</p>
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可想而知,啥也不会,只懂出力气种地的普通农民,日子过得更难。</p>
韩昭昭实在不忍心,又转头回家,去咸菜缸里捞了两个半斤左右的疙瘩咸菜,洗了洗切成块,找了张油纸包了包,给弹棉花的大爷送去,让他好就干粮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