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货卖去收购站,最少也能卖两三块钱,这孩子是在补偿他买车票的钱吧?</p>
那才几毛钱?再困难他也不是拿不出来。人家孩子懂事又心善得很呐,想方设法不让他吃亏!</p>
老队长心里感叹着,同时心里很安慰,这孩子没白帮,是个值得帮的,没瞎他多操心。</p>
哎!别人家的家事,他也没法多管,希望这孩子能早日和家人团聚吧!</p>
搭了顺风车,又转乘了公共汽车,韩昭昭提前赶到了天津火车站。</p>
天津站是个大站,北方进京的火车都会途经这里,现在的火车又几乎是每站必停,韩昭昭刚进候车室,就发现通往京城的火车快要进站了,站务员已经开始检票。</p>
韩昭昭紧走几步,盯上了一个带了好几个包袱布口袋的老太太。</p>
挤到老太太身边,伸就提起一个布口袋,“奶奶好,您咋带了这么多的行李,就您一个人吗?我帮您拿行李吧!”</p>
“谢谢你,丫头!我闺女也在,她去解了,这孩子,懒驴上磨屎尿多,这马上挨到检票了,咋还没回来呢?”</p>
这边一老一少刚接上话,一个穿列宁装扎两个刷子把的姑娘急匆匆的跑回来。</p>
“娘,我回来了!幸亏您没上茅房,火车站的茅房脏死了,还没咱公社的茅房干净呢!</p>
有些人真不讲卫生,到处拉尿,茅坑两边都没处下脚!”</p>
老太太塞给她一个大包袱,“早跟你忍忍,上了火车再解,你偏不听。</p>
火车上的茅房拉尿完了全漏火在</p>
那姑娘一脸后悔,“我哪能想到?再我也忍不住呀!”</p>
娘俩边互相埋怨,边夹着韩昭昭过了检票口,挤上了站台,火车不一会儿就进站了,不等车上的人下车,人们一拥而上,争抢着挤上了火车。</p>
这个年代,可没有先下后上的法。火车停靠时间不定,挤得慢了,人们怕挤不上火车。</p>
等上了火车,韩昭昭才知道老太太没买到坐票,买的是两张站票。</p>
得了,陪着一起站着吧!</p>
老太太是个常出门的场面人,找到提前装好的其中一个布口袋,往过道里一横,招呼闺女坐下。</p>
这时,老太太才想起韩昭昭来,“孩子,你家里人呢?挤散了?”</p>
韩昭昭摇头,“没,在后边那节车厢呢!奶奶,您看好行李,我去和家里人汇合了。”</p>
她还想到站再跟老太太蹭下车呢,没想到老太太好像反应过来了。</p>
韩昭昭只好挤过人群,向后面的车厢挤去,哎,下车要重新找目标了!</p>
好在京城是南北方的最大中转站,这列火车在京城全部下车。</p>
有去南方的乘客,要在京城重新买票换乘。</p>
大半夜的,火车乘客众多,韩昭昭很容易就跟着挤下车出了火车站。</p>
她心里庆幸,京城新车站还没建好投入使用,这节骨眼上,出站入站都很简单。</p>
</p>
等崭新的京城火车站投入使用,一切规范起来,像她这样混进混出,怕是不容易了。</p>
她得想办法弄几张空白介绍信准备着,万一哪天再有会,她还是想出京逛逛。</p>
出了火车站,她瞅着别人不注意,继续跟着往内城方向走的大人身后,不远不近的距离,身边的人也没发现异常,都以为是前(后)头的乘客带着的孩子呢。</p>
等人流渐稀,韩昭昭撒腿就跑,一口气钻进了旁边的胡同。</p>
胡同里黑乎乎的,没有亮光。她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感觉前后都没人,才闪身进了空间。</p>
大半夜的,她不能回家。</p>
回去淑芬姨肯定东问西问,她还要烧死很多脑细胞找理由撒谎。</p>
她想好了,等明天淑芬姨上班她再回去。到时候,她从空间可以多拿出些东西来。</p>
别问,问就是别人送的。反正她已经学会了无中生“友”,好像,她家还没有爸妈的战友上过门。</p>
夫妻人际关系处得太菜了,连个时常上门的战友都没有,韩昭昭暗戳戳盘算,下一步,不行再无中给爸妈生出个好“战友”!</p>
进了空间就是她的天下,正好晚饭还没吃呢,还是先做晚饭吧!</p>
洗米,蒸饭。韩昭昭把米饭蒸到电饭煲里,接下来准备做条鱼犒劳犒劳自己。</p>
对了,这年代的野生大黄鱼她还没有尝过呢,去钓鱼艇的活水舱捞了两条不大不的,先平下刀拍死,刮鱼鳞,肛门处横切口,鱼嘴伸进两根筷子。</p>
筷子要压住两边的鱼腮,直到筷子顶到肛门切口外,捏紧筷子用力转动三圈,把筷子捏紧抽出来,内脏鱼腮就全部被剖离出来了。</p>
冲洗干净,打几刀花刀,姜片葱段塞到花刀处,上锅蒸。</p>
两斤的黄花鱼上汽蒸八分钟鱼,她蒸的是两条大约三斤重的,需要蒸十分钟。</p>
蒸好后,把姜片葱段夹出来,鱼身撒香葱丝,炒锅里烧猪油,油滚浇在鱼身上,“嗞啦!”鲜香扑鼻,嘿,有那味了!</p>
最后再淋上两匙蒸鱼豉油,就可以开吃了。</p>
韩昭昭做蒸大黄花鱼的艺还是前世跟一位婶子学的,婶子几辈人都是渔民,做海鲜基本上很少用调味料,吃的就是个原汁原味。</p>
她盛上米饭,拿起筷子先夹了一筷子鱼腩,这位置肉最嫩,还没啥刺,饿极了,她先吃鱼腩过过嘴瘾。</p>
“好吃!鲜!甜!味道好极了!”韩昭昭忍不住替自己点赞。</p>
换了具身体。她的艺丝毫没有生疏,蒸出来的大黄花鱼还是那么好吃。</p>
韩昭昭大口大口夹鱼肉吃,前世她顾忌渔村的规矩,从不曾在餐桌上翻过鱼吃。</p>
对渔民来,出海打鱼是出生入死的职业,他们最怕的就是翻船。</p>
而鱼的形状和船有一定的相似度,从古至今,渔民就将翻鱼比作翻船,因此,在吃鱼的时候忌讳翻鱼,认为会给出海捕渔带来翻船的厄运。</p>
今生她已不是渔民了,这个习惯却已经被刻到了骨子里。</p>
她先吃上面,吃完上面的鱼肉,再把鱼骨整条抽走,接着再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