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还不都一样嘛,都是靠粮本生活,供应都是定量的,级别高的多几斤,级别低的少几斤,我们当公安的,没人家工人供应多,都拖家带口的,粮食哪够吃呀?</p>
我们这些人,正是上有老下有,一个人拉扯一大家子的时候。家里的孩子正是嘴壮的年纪,个个肚子跟无底洞似的,比大人还能吃,有多少粮食都填不饱。</p>
还好我家你大娘也有工作,两个人的工资,倒也能养活一家人。</p>
有的同事家里,挣工资的人少,吃饭的孩子多,光指望粮本上那点定量粮,是真吃不饱。”</p>
韩昭昭点头,“哎,家家情况差不多,好在春天来了,实在不行来乡下挖点野菜添补点,也能糊弄糊弄肚子,好歹不挨饿。”</p>
这年代大多家庭情况差不多,吃不饱,但也没饿着,好歹也比农村人强。</p>
两人脚都麻利,不一会儿撸完一枝子榆钱,白科长又踹着火,开着偏三轮载着韩昭昭回城了。</p>
回去的路上遇到很多人,看样子都是扫墓的。以前清明时节也是城里有钱有闲的年轻人郊外踏青游玩的日子,三五成群的大学生们也会结队春游。</p>
今年,却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几乎看不到游玩的,人们扫墓回家也没闲着,挎着篮子拎着布兜,不时跑路边、山坡、地头挖些野菜带回家。</p>
年轻人和孩子们更甚,犄角旮旯里野蛮生长的榆树不被发现还罢了,一旦发现,每棵树下树上都围了很多人,喳喳呼呼的呼朋唤友,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现啥宝贝了,都动抢了。</p>
白科长极目四望:哎!我还寻思回家让孩子再来撸榆钱呢,看这情况,明天这附近的榆树还不都得被薅秃了。</p>
进了城,韩昭昭感觉白科长气势好像变了,挺胸抬头,一脸严肃,这是职业震慑,还是职业骄傲?</p>
不过,穿一身公安制服,骑着偏三轮在城内大马路上驶过,的确挺拉风的,堪比后世开大奔进县城。</p>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韩昭昭赶紧喊停,她要下车,从这儿直接回家。</p>
“跟大爷去派出所玩会呗,到地方我找个布袋子分你些榆钱。”</p>
他想给孩子凑几张布票,看孩子穿得衣服灰扑扑的,一点儿不鲜亮,他心里就不得劲。</p>
“不用了,您留着吃吧,我知道哪有榆树,想吃自己就去摘了。</p>
家里鸡还没喂呢,我得回家了!下次有空去看您,大爷,再见!”下了车,韩昭昭给白科长扔挎斗里一个布兜子,转头就跑。</p>
“哎,丫头,你慢点跑!”白科长低个头的工夫,韩昭昭早就拐进狭窄的胡同,“丫头,拉下东西了!”</p>
“那是给您留的!”韩昭昭头也没回喊了一声,三拐两拐间,早就跑没影了。</p>
“这孩子,缝真大!”白科长嘴不对心的了句,低头再看,挎斗里留下的大布兜。很多家庭妇女出门买东西都爱随身带着装东西,能装得很!</p>
白科长上一摸,软乎乎的,是馒头!</p>
再摸,还有香蕉和橙子苹果。</p>
打开一看,里面还有六块点心。</p>
除了烟酒都用完了,其余的布兜子里全有。</p>
这丫头,难怪刚才问他介意不介意吃祭品呢?原来在这等着他呢!</p>
白科长笑了笑,骑车回单位了。这么多好东西,他得回单位和所长他们分分。</p>
刚好也从他们里薅几张布票鞋票,丫头的鞋子好像也该换了,他眼尖,早看见了,那丫头的鞋子,脚指头拱出来一个洞。</p>
</p>
“郑叔,好东西,接着!”一进大门,他先停下三轮车,趁没人注意,从布兜里掏出一块点心一个馒头塞进传达室窗口。</p>
“哟,白面馒头!还有两块桃酥,哪来的?”</p>
郑老看到馒头,被吓了一跳,这是富强粉的吧?凉了还这么香?</p>
“别人送的,快收起来,别声张。不然被那几块料知道了,毛也剩不下!”</p>
“知道了,我又不傻!”</p>
郑老忙脚乱的赶紧从旁边抓了张报纸,三下两下包起来,弯腰锁进柜子里。</p>
钥匙装进口袋,嘿嘿允笑着拍了拍,准备下班带回家给老伴吃。</p>
老伴牙口没他好,啃个代粮饼子那个费劲,他在旁边看着都替她着急。</p>
这下好了,今天可有顺口的让她补补了,今年粮店里的粮食掺了不少秸秆,难吃不,还不好消化,老伴跟着他可受大罪了。</p>
白科长回到办公室,把布兜子藏好,好东西不多,他得好好想想先分给谁。</p>
最起码里得有票的,大家一起凑凑,总不能全他一个人出吧?他家也一大家子,还真出不起。</p>
韩昭昭背着背篓回家,心里美滋滋的,哎,又是日行一善的一天!</p>
到家的时候,亮娘俩已经下班了。</p>
亮妈正在院子里和泥巴,亮在旁边双眼发光,正拿着根棍跃跃欲试,准备掺和掺和。</p>
“淑芬姨,您这干嘛呢?”</p>
“昭昭回来了?天慢慢热了,屋里做饭太热了,也浪费煤球,我准备把煤炉停了。</p>
这不寻思自己糊个泥巴炉子,以后就搁墙角烧饭吃。上班下班的路上,随捡把柴火,就够烧水做饭的,省下的煤球留着冬天烧。”</p>
“噢,这倒是个正经事儿!淑芬姨,您光糊炉子,墙角是不是还得搭个棚子?</p>
要不下雨还不把炉子淋塌喽!”</p>
“没事儿的,我糊个的能搬动的,天儿不好我就搬屋里,实在不行也能找东西盖盖。</p>
当初我们搬进来的时候,和你奶讲好的,不能随便在院子里乱搭乱建。能留个墙角,让我摆个泥炉就很好了!”</p>
韩昭昭一块石头落了地,不错不错,租房协议没白签,人家还挺自觉。不过这事儿她记得就好,她家也不能对人太苛刻了。</p>
她也不想自己家好好的院子,被人搭得乱七八糟的,跟三环那盲流棚户区似的,太影响居住体验!</p>
人家租户自觉,韩昭昭也大方起来,去库房扒拉出一个掉了半拉底的陶瓷盆,往亮妈跟前一递,“淑芬姨,这个盆茬子送给您,把泥巴糊上边,好成型!”</p>
亮妈顿时笑了,这东西可不好找,一般人家有坏了的钱,只要不稀碎也会花几分钱请焗匠给焗好再用。</p>
“这玩意好,正好用来盘泥巴炉子。不过你奶不留着焗了使吗?”</p>
“这是我在外面捡的,没找到那半边底,本想留着当花盆的,您放心用吧!另外,不能加盖厨房,但是您可以在墙角搭几根棍,支几块木板茅草,遮挡风雨。”</p>
韩昭昭从背篓里摸出个馒头和一个香蕉,“亮哥,送给你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