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诸葛瞻打点了行装,带上了几个护卫和属下,离开成都前往了都江堰。</p>
又过了一天,大朝会随之展开,随着朝钟悠扬响起,文武百官依次步入,整齐站立于两侧,等待君主的到来。</p>
刘禅入殿之后,坐在了御座之上,随即开口道:“众卿可有事上禀?”</p>
吕乂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事。”</p>
“尚书令请。”</p>
吕乂拱道:“去岁以来,战事频发,汉中与蜀地之间的各条道路,损耗较大,需要进行整修,臣以为此时可派出民夫整修金牛、米仓二道,以便后续商贸往来、粮草转运。还望陛下允准。”</p>
“这个整修道路,非一日之功,若是徭役加重,百姓劳苦,朕心实为不忍,并且国库短时间也掏不出那么多钱,还是”</p>
“陛下,臣有对策,可以既可以免百姓徭役之苦,也可以让国帑不必花费太多。”</p>
刘禅貌似有些惊讶,于是道:“尚书令,既然有良策,可速速道来。”</p>
吕乂拱道:“陛下,以往徭役之苦,一在时间过长,影响农时,二在行程太远,有时候千里之遥,难堪重负。故而徭役的范围,定在住所二十里之内,服役期不变,不可超过三十日。”</p>
一旁的费祎则是道:“如此的话,偏远地区的道路可能就无以整修,那又该如何处置?”</p>
吕乂笑道:“大将军所虑甚是,这边是第二条,募役,招募人多地方的百姓,前往服役,工钱便按照超出二十里之外,每人每多行一里为一钱半,超过服役日期的,每天每人二钱。由朝廷包揽吃住用度。”</p>
费祎却摇摇头:“开销太大了,只怕朝廷短时间无法”</p>
“大将军,别忘了免役钱!若是有人希望免除徭役,自然按照旧例,由县令派人上门收取免役钱。”,吕乂笑了笑,随即又拱道:“陛下,这次的免役钱收取,臣以为可稍作调整,为了体现陛下安民之心,平民百姓的免役钱还是要下降一些。”</p>
又是费祎开口阻止:“尚书令,如此的话,恐怕朝廷的开支就更难了啊。”</p>
“臣的意思是,以财产作为划定标准,家中田产较少,又不愿意或者无法服役的,缴纳的钱自然要多一些,比如,更赋免役三百钱,家产多的,可以稍微提升到三万钱,加的也不多”</p>
这一句话出来,一下子就炸了锅,许多士族大臣立刻也是急了,好么,三百钱一下子变成三万钱,这是不是太过分了!</p>
中散中大夫李譔立刻站出来:“尚书令此言不妥!免役之法的开支早有定制,也是先祖定下来,岂可随意更改?更何况,一些百姓也是辛苦攒了一些家底,却要被免役钱一股脑给征收掉,臣以为,非仁君所为。”</p>
李譔完之后,也是另有一些人开口话,纷纷附和了起来,都是免役钱收的太高。</p>
费祎拧着眉头,显然没决定要不要发言,正在犹豫,旁边一个灰发的老人,缓缓走了出来:“陛下,臣上官胜有话。”</p>
“老太尉有话请讲。”</p>
“臣曾在上邽任太守,深知百姓徭役之苦,此番金牛道与米仓道的修缮十分重要,是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至于吕令君所提的徭役、免役方略,臣以为,诸位同僚大体是赞同的,但免役钱的具体数额,还是需要具体斟酌一番,不然恐有不公。”</p>
刘禅点点头看向其他人,问道:“以老太尉之见,其他诸卿也是同意修缮栈道,也同意免役钱需要按照每个人所有的财产来分配,但主要还是每部分人的免役钱该收多少,需要具体斟酌,是这样吗?大将军?”</p>
费祎斟酌了一下,还是出列道:“陛下,所言及时,免役钱具体数额还是具体斟酌一下为好。”</p>
“谯大夫以为如何?”,刘禅又看向了谯周。</p>
谯周犹豫片刻,还是躬身行礼:“臣同意陛下您的意思,也是免役钱的问题,细细斟酌一下,其他的,臣没有意见。”,李譔等人也是跟着附和了两下。</p>
刘禅点点头:“如此,此事便这样定了,另外,朕听闻巴郡目前仍有些地方豪族,抗拒度田之策,大将军,就由你安排进行招抚,若是执迷不悟,则可以按照当年涪陵之乱的先例进行处置。”</p>
</p>
费祎行了一礼:“请陛下放心,此事臣定会安排好。”</p>
“嗯,散朝吧。”</p>
“兄长,你为何要帮着吕乂,他这个策略,明显着用免役钱的理由去挖那些士族的钱财,这不是要得罪人吗?”,上官府邸中,上官雝有些不解地询问自己的大哥。</p>
上官胜笑了笑:“诚如你所言,那些大臣厌恶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会被收掉很多钱,我提出了收钱收多了,他们自然不会记恨我,至于吕乂,他干的得罪人的事情,多了,还会在乎这点吗?更何况,我猜这个计略根本不是他想出来的。”</p>
“啊?兄长这话,从何起?”</p>
“不然他早就做了。”,上官胜坐了下来,好整以暇。</p>
“那是谁?今天在朝上,弟我看大将军也是一头雾水,总不会是陛下自己想的吧?”,上官雝认可刘禅的仁厚,但觉得这位皇帝陛下,没有如此的眼光。</p>
“今天上朝,有谁是应该在,但不在的?”,上官胜闭目养神,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p>
“当然是那个侯爷诸葛嘶兄长的意思是,这条方略,是他提的?”</p>
上官胜点了点头:“他前日进宫见了陛下,然后马上就被陛下支走去巡查都江堰了,显然是不想让他插这件事,陛下也清楚,这件事并不好做,所以,还是让尚书令继续吸引仇恨了。此子未来拜将入相,犹未可知啊。”</p>
上官雝笑道:“还是兄长目光长远,早早与他搭上了线。”</p>
“三弟呢,他去给黄门令送年礼,还没有回来?”,上官胜又问道。</p>
“兄长放心,三弟早就回来了,刚刚带着两个侄女出去给家里置办年货了。”,上官雝稍微解释了一下,然后又有些不解的问道:“兄长,你日常都要给黄皓送些精致礼物,但又不准我们求黄皓办事,弟实在不解这有何用。”</p>
上官胜笑道:“你以为我交好黄皓,只是为了求他办事的?内廷有陈祗,外廷有费祎、吕乂他们,找黄皓能办成什么事?</p>
上官雝一愣,还是问道:“那,兄长的意思是”</p>
“黄皓乃是陛下近臣,无论能不能得上话,很多消息,在他那里都是可以打探,此人贪婪,以利相诱,便能有不错的收获。”,上官胜笑着解释了一下。</p>
“原来如此对了大哥,三弟之前回来的时候,提了一嘴,他去拜访黄皓的时候,遇见了那个上官孝。”,上官雝冷哼一声:“当年那厮,恃勇自傲,没想到如今,也要去交流宦官,真是活该。”</p>
“上官孝居然也会去找黄皓?倒是难得。”,上官胜显然也是有些意外:“此人少时便性格孤傲,喜好武事,通读文史,对宦官专权的事情,素来鄙视至极,今天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p>
“哼,在怎么孤傲,终究也要向现实低头。”,上官雝不以为意,“管他干什么?”</p>
“二弟,还是不可轻忽,别忘了,他姓上官。”,上官胜点了点桌面,“这子干了什么事情,其他人不定也会想办法把脏水泼到我们身上,咱们兄弟三人可不能栽在他的身上!”</p>
上官雝闻言,面色也是凝重了起来,随即道:“兄长所言也是有理,那,以兄长之见,我们该如何做?”</p>
“他的左将军府邸还缺人是吧,派几个咱们的人,潜伏进去,盯住他,有异常虽是来回报,但不要惊动他。”,上官胜眼神忽然锐利了起来:“其实,他当初愿意投降大汉,我都觉得很奇怪,你我兄弟都知道,他不是这样的性格。”</p>
“兄长,你一直都在怀疑他?!”,上官雝显然是大为吃惊。</p>
“一开始只是一些疑虑,但现在,罢了,也没有真凭实据,不定他也是经历变故,性情大变了吧。暂且不用太在乎他,毕竟卫将军与他关系不错。”,上官胜完,又看向上官雝:“二弟,若是为兄所料不错,北伐也要开始了,你不定也会有用武之地了。”</p>
“北伐!大哥,你是,我们有会回上邽了?”</p>
“嗯,你想想,金牛道和米仓道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军需用粮为主,如今大肆修缮,肯定已经有这个打算,这两年你做好准备,可莫要懈怠啊。”</p>
上官雝精神一振:“兄长放心,弟虽然年近六旬,但上了战场,杀个十几个人不在话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