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才还没什么,他的几个学生就已经坐不住了,七嘴八舌的开始指责赵云川。</p>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p>
“你不要以为自己有几分才情就目中无人!”</p>
“夫子好心好意给你试题,你不但不心存感激,还出言侮辱人!此非君子所为!”</p>
赵云川一整个大大的黑人问号脸。</p>
他到底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儿?不就是了几句实话嘛,这年头什么时候实话都要被人喷了?</p>
段温书连忙出来打圆场:“不是,他刚刚不是这个意思。”</p>
其中一个白皮肤、丹凤眼,穿着青衣长袍的书生眉头一挑:“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p>
赵云川:“字面意思。”</p>
他的脸上带了一丝冷意,如果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他可以道歉,但是他什么都没做错呀,分明是韩秀才先怀疑他作弊的。</p>
他只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出来罢了,难不成还要笑嘻嘻地点头承认吗?</p>
“你们口口声声地我侮辱韩夫子,那么请问,我哪句话在侮辱人?”</p>
那几个学生闭嘴了,他们苦思冥想赵云川刚刚所的话,好像确实找不到侮辱人的证据。</p>
其中一个书生憋红了脸:“你不需要夫子的另眼相看。”</p>
赵云川挑眉:“你觉得这句话是侮辱?”</p>
书生张了张嘴,什么话都没出来,这句话好像真的没有啥问题,如果硬他是侮辱人的话,倒是显得他们这群人肚鸡肠。</p>
“夫子给我试题,我感觉还来不及又起会侮辱夫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于无私奉献的老师,我向来敬重!”</p>
在场的几个人都愣住了。</p>
一个接着一个品味着赵云川刚刚吐出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p>
韩夫子突然站起来,眼睛发亮:“刚刚那句诗,是你自己做的?”</p>
那肯定不是。</p>
赵云川摇头:“是一位叫做李商隐的诗人做的。”</p>
李商隐?</p>
众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好奇问道:“他是哪里人?我们从未听过。”</p>
因为这个朝代没有李商隐呀!</p>
韩夫子也追问:“如此有才的人居然默默无闻,不应该呀,你告诉我,他是哪个流派的?是哪位大儒?”</p>
赵云川:</p>
这叫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p>
他没事儿提什么李商隐呀,现在还得自己圆。</p>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偶然在一本古籍上看见了他所做的诗。”</p>
韩夫子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本古籍叫什么?”</p>
“唐诗三百首!”</p>
就在这时,韩夫子对着赵云川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刚刚是老儿及学生冒犯了,老儿醉心于诗词,在此有个不情之请,请问能否将古籍借与我?我一定会珍之重之,老儿想抄录一份。”</p>
赵云川有点为难,他也想借呀,可是他变不出来。</p>
同样对着韩夫子行了个书生礼:“实不相瞒,那古籍并不在我上。”</p>
韩夫子愣了一下,他以为赵云川不愿意借古籍,虽然失落,但也算是情有可原,估计是家里的藏书,不方便借给外人。</p>
赵云川又道:“韩夫子,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默写出来,但可能写的不全。”</p>
</p>
毕竟他没有最强大脑,有些东西早就已经忘了。</p>
韩夫子的眼睛咻得一下就亮了,他激动地抓着赵云川的:“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多谢!”</p>
赵云川不动声色地将收回来,这些人到底怎么回事,话就话嘛,干嘛要动动脚呢,真是一点边界感也无。</p>
“那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写吧?”</p>
赵云川有些为难:“我还没下工。”</p>
段温书大一挥:“你今天提前下工,快写吧。”</p>
已经有人在桌案上铺了纸和笔。</p>
赵云川:“扣工钱不?”</p>
“不扣不扣,工钱加倍,你就赶紧写吧。”</p>
赵云川解开围裙,坐在凳子上开始认真写起来,他是按照诗人写的,先写诗仙李白的诗,每写一首就有人念出来。</p>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p>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p>
“好诗呀好诗!”</p>
写了大概一个多时辰,赵云川的就有些酸了,他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我来念,各位仁兄来写?”</p>
韩夫子:“甚好甚好!”</p>
能将如此旷古佳句记录下来也是人生之幸事,韩夫子亲自上场。</p>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p>
众人发现,赵云川口中的诗人他们都没听过,但做出的诗句确实一等一的好,有波澜壮阔的,有清丽婉约的,有儿女情长,也有国破家亡。</p>
他们的情绪也随之而动,一时高昂一时悲伤。</p>
赵云川一直念呀念呀念,光是茶水就喝了好几盏,直到最后声音都有些沙哑了。</p>
“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p>
“多谢!”</p>
众人都对着赵云川行了一礼,赵云川也拱了拱:“各位不必客气,这样的好诗句若是传出去是天下文人之幸。”</p>
有好几个书生都红了眼,直夸赵云川大义。</p>
赵云川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心里都开始惊涛骇浪了,古代文人都这么感性的吗?</p>
最后,韩夫子自然而然的邀请赵云川去参加文会,赵云川点头答应。</p>
寒暄几句之后,韩夫子又出其不意地来了一句:“你可愿进我韩家学堂念书?”</p>
想他在酒楼做工,生活肯定拮据,韩夫子又补充了一句:“免束修。”</p>
赵云川有些心动,但还是委婉拒绝:“多谢夫子好意,只是我平时要上工,没有时间上学堂。”</p>
韩夫子觉得有些可惜,又提出:“那你以后如果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随时来找我。”</p>
赵云川又郑重地行了一礼。</p>
大家终于分开,出了酒楼之后,众人开始七嘴八舌起来。</p>
“我还以为他舍不得借出古籍,是我以人之心夺君子之父。”</p>
“我也是,实在羞愧!”</p>
“没想到一个厨子竟然有此才学,我们青牛镇还真是藏龙卧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