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得好,叫做曹操曹操就到,刚刚的沈七公子,转眼之间,就到了面前。</p>
“赵兄,你还记得我吗?”</p>
赵云川记得,是追着车跑的那傻白甜。</p>
点点头,友善的问好:“沈兄好!”</p>
沈长安对赵云川实在是太好奇了,这个男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p>
一个学问好的厨子?</p>
一个真正学问好的人是不屑于当厨子的,而一个厨子,又如何做到学问如此好呢?</p>
想不通,脑子想冒烟了都想不通。</p>
沈长安也属于那种没心眼儿的,刚刚寒暄了几句就暴露了自己的心思,一个劲的问赵云川问题,就跟查户口似的。</p>
“你是哪里人?”</p>
“成婚了吗?”</p>
“哪个夫子给启蒙的?”</p>
“成亲有孩了吗?”</p>
刚开始的时候,赵云川还能耐着性子回答,可这都问的什么问题?侵犯隐私了都。</p>
这人一点都不会聊天。</p>
两个人一问一答,分明是在尬聊,赵云川沉默了,他不喜欢这种尴尬的社交氛围,所以果断地参加了群聊。</p>
恰好此时,大家正在讨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p>
赵云川:这题我会!</p>
当然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p>
这是他没穿越之前的想法,即便他在社会上只是一颗螺丝钉,那也要恪尽职守,闪闪发光。</p>
不过在这里读书的意义是什么?</p>
赵云川陷入沉思,他对这个朝代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所以他没想着报效朝廷、报效国家,他想的只是互助自己想要护的人罢了。</p>
恰好此时,严厉点到他的名字。</p>
“赵云川你,你觉得读书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p>
“最重要的意义”</p>
赵云川轻轻重复了这几个字,然后坚定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这应该是在这个时代读书最重要的意义吧。</p>
这是标准答案,可是他还没有那么高的境界。</p>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p>
他现在还处于‘穷’的阶段,能护好的也只有自己和家人就不错了。</p>
等等大家怎么都不话?</p>
难道是他错了?</p>
抬眼一看,就发现在场的所有人集体失声,他们脸上的表情似震惊、似恍然大悟,甚至还有流眼泪的。</p>
赵云川:()</p>
就算他错了,也不至于直接将人气哭吧?心中默默叹气,这个时空的读书人,属实是太脆弱了。</p>
看来以后和他们打交道,还是得稍微注意一些,别一不心,又把人给弄哭了。</p>
“善、大善!”</p>
严厉反应过来之后猛地站起身子,那模样还有几分的失态,目光灼灼的看着赵云川,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p>
</p>
不是他不想,而是不知道如何开口。</p>
他这一生也算是顺风顺水,读书、科考、入仕、致仕,再到青山书院教书,虽然也会遇见一些麻烦,但大的波折却是没有的。</p>
他一直以为自己拥有高境界,拥有清醒的认知,可是到如今他才发现,他的悟性还不如一个年轻人,一个厨子。</p>
他在欣赏赵云川的同时,又隐隐的开始唾弃自己。</p>
他可真没有自知之明呀。</p>
反观其他人,有人哭泣有人高兴,还有人神神叨叨的跟着赵云川一起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哈哈哈哈,得好!</p>
赵兄,你是这个!”</p>
着,给赵云川竖起了个大拇指。</p>
陈旭则是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赵云川,怎么可能?这个乡下泥腿子怎么能出这么振聋发聩的话呢?</p>
他这样的人,就应该目不识丁,应该在生活的裹挟下负重前行,而不是像如今这般,肆意张扬的活着。</p>
看着真的很碍眼。</p>
陈旭无法接受赵云川比他优秀的事实,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把赵云川当成自己的对照组了。</p>
任何人都能比他优秀,但是赵云川不行,绝对不行!</p>
陈旭眼中闪过浓浓的愤恨,他紧紧地捏着里的扇柄,背上青筋凸起,如果眼神能够杀人,赵云川大概已经被他杀死一千次、一万次了吧。</p>
察觉到不远处的目光,赵云川抬眼望了过去,只是在目光接触的那一瞬间,陈旭移开了眼,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p>
赵云川冷哼,怂货!</p>
严厉好不容易缓过来,他满脸动容的对赵云川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大的格局,有这么高的境界和如此深的感悟。”</p>
赵云川:</p>
这些人是不是误会了什么?</p>
他开口解释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是我自己的感悟,只是我的读书心得,但我觉得的很有道理,这就是读书的意义。”</p>
众人:啥?</p>
这是读书心得?</p>
大家面面相觑,唯一高兴的就只有陈旭了,哈哈哈哈哈,他就嘛,赵云川不过是个在厨房里做菜的臭厨子,他的觉悟怎么可能比自己这个童生还高?!</p>
果然,一切都是误会。</p>
“的确是读书心得,这四句话又称为横渠四句,出自于张载,人称横渠先生”</p>
北宋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做的横渠四句,因为思想境界高,言简意赅,故历代传诵不衰。</p>
在现代,也有不少人能直接背出横渠四句。</p>
周羡心翼翼地问道:“赵兄,这个横渠先生不会就是你自己吧?”</p>
不怪他们怀疑,只是这个赵云川也太不可思议了点,不管是他之前出的诗人还是此时出的横渠先生,他们都闻所未闻。</p>
按理,这些都是有大才之人,不可能泯然于众人,他们一丁点风声都没听到。</p>
所以唯一可能的事,赵云川所的这些人压根就不存在,全部都是他杜撰出来的。</p>
而那些诗句也是赵云川自己所作。</p>
只是若是自己所做,为什么又要放弃扬名立万的会,是在古籍上看见的呢。</p>
难道是不慕名利?</p>
可若是真的不慕名利的人就会偏安一隅,而不是科考入仕。</p>
啊啊啊啊啊啊!想不通,实在是太想不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