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勤政殿。</p>

    楚玄迟与太子先一步回宫复命。</p>

    而后不久,禁卫军统领也入殿来,禀告了情况。</p>

    除了萧衍已逃脱,其他南昭人不是被杀,便是服毒自裁。</p>

    他们将毒药藏在齿下,落败了便咬破,禁卫军阻止不及,未能留下活口。</p>

    “虽未留下活口,但探子与刺客死一个便少一个,太子与老五此事办的不错。”</p>

    文宗帝并未怪罪他们办事不力,反而夸了他们,毕竟刺客与探子,本身便也是死士。</p>

    遇到对自己与家国不利之事,他们宁死也不肯被抓,更不会投降,想要生擒太难。</p>

    楚玄迟与太子齐声谢恩,“多谢父皇夸奖。”</p>

    文宗帝又道:“此案算是已了结,老五可回监查司了。”</p>

    楚玄迟恭谨的应声,“是,父皇。”</p>

    “老五,你如今身子如何?”文宗帝关切的问,“除了双腿未愈,其他可都好全了?”</p>

    “已痊愈,御医这几次来请平安脉都未发现有异常。”楚玄迟拿御医来做幌子。</p>

    文宗帝点头,“那就好,朕给你个差事,即将揭春榜,你多盯着些科举舞弊之事。”</p>

    “今年的科举出了舞弊之事?”楚玄迟并未太关注,毕竟这也不在他的职务范围之内。</p>

    文宗帝表情严肃,“暂时未出现,但科举乃是为国家选栋梁之才,朕不希望出任何岔子。”</p>

    未出现不代表没有,许是还未被人发现,又或是有人发现了却未报官,总之他得防。</p>

    楚玄迟低头作揖,“儿臣遵旨。”</p>

    文宗帝随即打发了他们,“这些天你们也都累了,且回去歇息吧。”</p>

    太子与楚玄迟齐齐行礼,“儿臣告退。”</p>

    出了勤政殿,太子便道:“也不知风影追踪的如何了?”</p>

    楚玄迟未抱太大希望,“风影轻功虽好,但萧衍有暗器,估计难生擒。”</p>

    太子颔首,“孤已差人查过,南昭那个无极门,暗器确实厉害,难为他了。”</p>

    楚玄迟感慨,“幸好暗器制作太复杂,否则用在战场上,将士们根本无力招架。”</p>

    不别的,单单那个天女散花,一枚暗器发出来,便要死伤一片,这还如何打下去?</p>

    太子盛情相邀,“五皇弟可要随孤去东宫再聊会儿?”</p>

    楚玄迟婉拒,“不了,臣弟先去趟监查司,若是风影有好消息,臣弟再进宫相告。”</p>

    “好,那五皇弟且去忙吧,孤先回东宫。”东宫在皇宫,太子自是不用出宫去。</p>

    楚玄迟与太子分道扬镳,被推着来到监查司对面的宫门,便见风影焦急的等在外面。</p>

    </p>

    风影迎了上来,委委屈屈的告状,“主子,他们不让属下进去找您,属下在这等了许久。”</p>

    楚玄迟笑道:“你没腰牌,自是进不得,好在你聪明,还知道在此等,走吧,先去监查司。”</p>

    风影得意洋洋,“属下猜主子定会去监查司,自该在这个宫门口等待,又岂会去别处?”</p>

    一行人来到监查司,楚玄迟有自己独立的屋子,只带了风影进去,“又让萧衍跑了?”</p>

    风影解释道:“他暗器好多,属下跟不上,不过属下已伤了他,还捡到了他掉落的一物。”</p>

    他从怀里掏出那枚玉佩递给楚玄迟,“这玉佩花里胡哨,还有一个字,但属下不认得。”</p>

    楚玄迟从袖笼中拿出一条帕子,再用帕子接过玉佩,仔细打量起来,“你直接用捡的?”</p>

    “诶?”风影满眼迷蒙,“不用用什么?”</p>

    楚玄迟提醒,“以后要注意些,可能是诈,莫要直接用接触,哪怕撕片衣角包裹着也行。”</p>

    “哎呀”风影惊呼,“属下都没想到这个,还好此物没淬毒,要不然属下就中招了。”</p>

    楚玄迟没再话,只认真盯着玉佩,这玉的质地极好,雕刻着的图案做工极为精细。</p>

    上面确实还有一个字,但不是东陵常见的汉字,楚玄迟猜测那应该是南昭本土的文字。</p>

    南昭与东陵的文字并不通用,楚玄迟也不认识这字,“随本王去趟礼部,找人帮忙瞧瞧。”</p>

    礼部有个职位,要求需懂得周边国家的文字与语言,如此与其它国家文书往来,才能明白其意。</p>

    俩人随后来到礼部找了懂南昭语言与文字的官员,将那枚玉佩交给他研究,很快便有了结果。</p>

    那官员道:“御王殿下,这图案是南昭皇室的图腾,这文字则是‘萧’,明是南昭皇室的东西。”</p>

    楚玄迟若有所思,“南昭皇室?萧衍又正好姓萧,难不成他是皇室中人?你且查查南昭皇室可有此人。”</p>

    “是,殿下。”那官员当即去书架上拿了本书,这是南昭皇室的成员名单,内容还算是详细。</p>

    “启禀殿下,微臣仔细查过,南昭皇室嫡系与旁系近亲中并未有人叫此名,旁系远亲太多无法查。”</p>

    官员顿了顿又道:“不过旁系远亲也无需查,因为唯有嫡系与旁系近亲才能佩戴有此图案之物。”</p>

    嫡系是当朝皇帝的儿子,旁系近亲是皇帝的叔伯,兄弟,及其子孙三代,剩下则是旁系远亲。</p>

    楚玄迟想了想,“许是为了遮掩身份,刻意改了名字,你们再根据年龄排查,看是否有合适的人。”</p>

    那官员又翻阅起来,“殿下,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南昭皇室嫡系与近亲,皆在南昭任职,且无人出境。”</p>

    “好。”楚玄迟拿回玉佩,带着风影又进宫而去,还派了人去请太子,同往勤政殿面见文宗帝。</p>

    待太子来了后,他们一起入殿,楚玄迟将那枚玉佩呈上,随后再将相关的事详细的禀告。</p>

    太子听着不对劲,“莫是皇室的嫡脉,即便只是近亲,怎会甘心成为探子与刺客的首领?”</p>

    楚玄迟道:“臣弟也觉得很奇怪,虽暂时还无法确认萧衍的身份,但还是该将此事禀明父皇。”</p>

    文宗帝看了看太子,又看向楚玄迟,“你们辛苦些,南昭探子与刺客之事,以后还由你们负责。”</p>

    太子与楚玄迟齐声应下,“是,父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