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轰鸣,雨落长安。</p>
叶千尘封王的圣旨依旧被陈经略压而不发,甚至在下了早朝后,他思前想后还是无法领命,于是便联合了一些人于紫御殿外长跪请求,而这些人中甚至还包括英国公常荣。</p>
陈经略心向三皇子,此事朝野皆知。</p>
如今吴刚被撤,正是三皇子于北境建功立业执掌军权的最好会。</p>
陈经略很明白,蒙武是不可能长久留在北境的,因为以蒙武的实力和能耐,留在北境日后恐怕又是一个叶昭!</p>
所以在北境安稳之后,军权势必要落到三皇子里,而这也是他们这些人处心积虑想要谋划的,同时也是秦御天想要看到。</p>
然而,如今一旦叶千尘被封镇北王,那一切都将不同。</p>
一品军侯虽执掌大军,可依旧受大都督府和朝廷兵部调派,可若是叶千尘成为镇北王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北境就是叶千尘的封地了。</p>
如此北境的军政皆由叶千尘统帅,这样一来的话别是三皇子将来建立的滔天之功,就连蒙武也在叶千尘面前低了一头!</p>
只要叶千尘将来回了北境,北境的文臣武将又有哪一个敢不听命?</p>
这岂不是将北境拱送给了叶千尘!?</p>
倘若是此前,叶千尘封王也就罢了,不过是个纨绔公子,没人会将他放在眼里。</p>
可是现在!</p>
那可是一头已经出了笼子的猛虎啊,只要谁敢跟他呲牙,他必然将对方撕的粉碎!</p>
甚至就是皇子也未必能让其保持敬畏!</p>
大雨一直下,陈经略协同众人跪在紫御殿外苦苦劝哀求,然而一日过去了,那紫御殿的门自始至终都没有打开过。</p>
直至晚间,刘八斤才在秦御天的指派下走了出来。</p>
“陈相爷,您这是何苦呢?”</p>
“话奴才不是已经给您明了吗?您又何必这般苦苦相逼,徒惹陛下生气?”</p>
看着被大雨淋湿的陈经略,刘八斤一声长叹,忍不住劝道。</p>
“刘总管!”</p>
“你是陛下身边亲近之人,虽不涉朝政,可心中自当有一杆秤!”</p>
“我大秦如今内忧外患,又怎可在此时加封异姓王?”</p>
“镇北侯狼子野心,出长安城数月却少有请安奏报折子,其不轨之心已然昭昭!”</p>
“况且这些时日,这朝野上下的大事又有哪一件与他无关?”</p>
“北境是我大秦的疆土,倘若他被封王,那恐不消多日,北境就将独立于我大秦之外!”</p>
“因功受封,此乃圣君恩德!可我大秦从未有异姓之人封王,如今又何况破例?”</p>
</p>
“就算要封也要令人信服,他叶千尘何德何能可有此加封?”</p>
“倘若一个毛头子都能随意封王,那镇西侯,镇南侯,镇东侯岂不是更应该封王?”</p>
看着刘八斤,陈经略的脸色有些惨白。</p>
作为曾经的兵部尚书,陈经略自有武功傍身,但一日的大雨暴淋依旧是让他有些经受不住,然而更多的还是心中的那口郁气与不甘!</p>
“哎呀,我的相爷啊!”</p>
“您何必如此执拗啊!镇北王收南疆十万大山与我大秦,此乃开疆拓土之功,封王有何不可?”</p>
“您之事陛下又如何不明?但圣心已定,您照办就是了,何必如此?”</p>
刘八斤有些焦急无奈道。</p>
“收服南疆十万大山?”</p>
“哼,可有奏报?没有奏报,没有朝堂议审,没有百官加礼,又怎可直接赐封?”</p>
“更何况,如今他人都不在长安城,这道赐封圣旨又该给谁接?”</p>
“封王是大事,起码也要招他回长安城亲自受封吧!”</p>
“镇北侯乃北境军侯,南疆暴乱他无旨入疆,这是藐视朝廷无视陛下大罪,又怎可赐封?”</p>
“更何况,他不过一人,下的兵还都是镇南侯的,如此又如何能将功劳都加在他一人头上?”</p>
“镇南侯如今已经攻入南楚鄂,虞,衡三州,若论功他岂不是更大?”</p>
“陛下,此例不可开啊!倘若叶千尘封王,那日后镇南侯又该如何赐封?”</p>
看着刘八斤,陈经略冷冷的训斥,之后便又绕过他再次冲着紫御殿大喊。</p>
“相爷,您忠勇直谏奴才佩服,可陛下金口玉言,已经当着文武百官宣旨,又如何能改?”</p>
“倘若圣旨都可朝令夕改,那日后陛下的威严何在?”</p>
“陈相爷,陛下了!”</p>
“倘若你不愿奉旨,那就和左相一样也回家养老吧!我大秦人才济济,不缺可辅佐朝政之人!”</p>
“话已传达,奴才告退了!”</p>
见陈经略根本不听劝,而且越越过分,刘八斤也是冷下了脸。</p>
在一声将陈经略呵斥住后,他当即凑近陈经略耳边轻声道,待完后就行了一礼,转身就离开了。</p>
陈经略愣住了,胸口剧烈起伏,想要什么却感觉浑身上下在这一瞬间竟是没有了任何力气。</p>
眼见着刘八斤越走越远,陈经略大口的喘着气,最后憋红了脸大喝一声:“陛下”</p>
接着便一口血喷出向后倒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