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p>
三宝一扬马鞭,四骑马车陡然加快,向前驶去。</p>
车轿很宽敞,摆放了很多食物,水果、大饼、肉干</p>
主要是时间不多了,半个月从北平赶到金陵,必须要日夜兼程。</p>
朱家三子一路沉默,直到马车驶出北平城,才开口话。</p>
“先生。”三人拱一礼,态度很是恭敬。</p>
出来之前,他们已经知道了大概,娘亲嘱咐过他们,李青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人。</p>
“嗯。”李青沉吟片刻,“到地方该如何就如何,不要拘谨,可以稍微跋扈一点儿,但也不要过于跋扈。”</p>
三人点头称是。</p>
一行五人,三宝完全可以信任,路上几人的话渐渐多了起来。</p>
“胖,听你都当爹了?”</p>
“嗯。”朱高炽压抑的神情露出一丝笑意,伸出两根粗壮的指比划道,“才这么长,还在襁褓呢。”</p>
李青哑然失笑,“哪有你这么形容的,嗯是叫瞻基吗?”</p>
“青哥你怎么知道?”胖一脸惊愕。</p>
还真是李青挠了挠头,“那个宗室起名字,有什么法吗?”</p>
朱高炽点头道:“太祖给每个藩王都定了辈分,燕王这支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p>
第二个字是辈分,第三个字要带五行。”</p>
“这样啊!”李青点头,心道:“怪不得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是三个字,而且还千奇百怪,老朱这心操的操稀碎啊!”</p>
可以想象,后期宗室起名会何等头疼了。</p>
前两个字都定死了,第三个还得带五行,汉字就那么多,根本就不够老朱家那么多宗室用。</p>
又不能重名,这还不得硬造啊!</p>
</p>
第三日,来到城镇,三宝换掉四骑,又购买了几大捆草料,继续赶路。</p>
一行人日夜兼程,只有马儿跑不动时,才停下歇歇,李青时常换下三宝,一路磕磕巴巴,总算是在老朱忌日前,赶到了金陵。</p>
到皇城时已是下午,按照惯例,李青带着三人进宫面圣。</p>
皇宫中殿,朱家三兄弟行君臣大礼。</p>
朱允炆满脸和气,了一些场面话,而后打发三人去王府暂住,等着祭祖。</p>
待三人离开,朱允炆脸上的笑意渐渐隐去,屏退左右,轻声问道:“先生,燕王的病情如何了?”</p>
“燕王疯了。”李青道。</p>
“疯了?”朱允炆一脸懵逼,“不是病了吗?”</p>
李青干巴巴道,“疯病也是病啊!”</p>
顿了顿,解释道:“应该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神经失常。”</p>
接着,他把朱棣的疯癫状态详细阐述了一下。</p>
朱允炆眉头深深皱起,一时间有些举棋不定,扬声道:“来人!”</p>
俄顷,桂子匆匆进来。</p>
“去把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三位先生请来。”</p>
“奴婢遵旨。”</p>
</p>
半时辰后,三人陆续赶到,待听过朱棣疯了的事后,齐泰率先表态:“装的,肯定是装的。”</p>
方孝孺、黄子澄也是一脸不信,“皇上,此事必有蹊跷。”</p>
“三位先生以为,要不要尽快下?”</p>
朱允炆有些着急,他已经近两个月没有削藩了,迫切想再干一票儿。</p>
黄子澄摇头,“皇上,最近朝堂气氛不太好,还是暂时缓缓吧,再者,燕王三子全都来了,证明燕王并无反意。”</p>
朱允炆听到朝堂气氛,脸色有些抑郁,轻轻点头,“是朕有些急了。”</p>
这时,一直沉默的方孝孺道,“皇上,臣以为,先下为强,还是应当尽快出兵,早些削去燕王、宁王二人为好。”</p>
“万万不可。”黄子澄急忙劝阻,“当初咱们定的方略就是从弱开始削,贸然削强,于大局不利。”</p>
李青硬生生止住了将要出口的话,他发现,根本用不着他替朱棣话。</p>
有这三个搅屎棍在,老四何愁大事不成?</p>
娘的,到底谁是卧底啊?</p>
方孝孺正欲再驳,齐泰抢先开口:“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p>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p>
如今,齐泰贵为兵部尚书,话分量极重,“攻战是背德,打仗是最下等的,喜爱使用凶器,必遭天怨,这样做绝对不利。”</p>
</p>
李青砸吧砸吧嘴,心道:“我还是做个哑巴好了,这仨哥们儿是真给力。”</p>
方孝孺怒道,“眼下时局明朗,不抓紧削燕王、宁王,难道等他们做好准备,再动吗?”</p>
“方学士!”齐泰脸色沉了下来,“当本官不知兵吗?”</p>
李青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般不会笑,但这次真的差点没忍住。</p>
李景隆虽然草包,但也经历过战场,且从受到父亲熏陶,这话尚且合理。</p>
你齐泰是个啥呀?</p>
你连纸上谈兵的资格都没有!</p>
方孝孺面红耳赤,一句‘学士’把他弄的下不来台。</p>
没错,方孝孺没有功名,白了就是个教书匠。</p>
齐泰、黄子澄都是进士出身,两人骨子里是瞧不起方孝孺的,平时意见统一还好,但一牵扯到站队,立即将他排挤在外。</p>
当然,这不是方孝孺没有他们学问高,而是大明的八股文,实在是有些变态。</p>
很多有才学的人,都被这八股文弄得头大不已。</p>
方孝孺忍着气道,“难道就这样,对燕王毫不作为吗?”</p>
“本官有不作为吗?”齐泰冷哼道,“可以将燕王三子扣押在京师,这样一来,不管燕王是否真疯,都不会有丝毫异动。”</p>
方孝孺被噎了一下,愤愤一甩袍袖,不再言语。</p>
李青心中一沉,开口道:“皇上”</p>
“皇上三思啊!”黄子澄抢先开口,“一旦扣押三位王子,岂不是明摆着要对燕王动吗?</p>
当务之急,是先麻痹他,腾出削其他藩王。”</p>
李青摸了摸鼻子,彻底服了,这他娘都削了这么多藩王,还麻痹呢。</p>
真是麻辣隔壁的。</p>
用不着他,根本就用不着他,此三人才最大的卧底。</p>
朱允炆本来就没主见,三人这一吵架,他更是心烦意乱,无力道:“朕累了,几位先生且退下吧!”</p>
“微臣告退。”</p>
</p>
李青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魏国公府。</p>
由于治好了徐达顽疾,李青和魏国公府走的一直很近,和徐家几子关系也很不错。</p>
徐达长子徐辉祖,承袭了父亲爵位,如李景隆一样,是新生代的国公。</p>
李青想争取一下此人,毕竟是和李景隆一个级别的,加上他和老四的关系,觉得问题应该不大。</p>
简单寒暄两句,待下人离去,李青开始试探,“燕王世子、二王子、三王子来了京师,就在王府暂住,魏国公若是有闲,可以去看看他们。”</p>
这事儿不是密,后天祭祖肯定人尽皆知,李青没有隐瞒的必要。</p>
“燕王没来吗?”徐辉祖皱了皱眉。</p>
“燕王疯了。”</p>
“疯了?”徐辉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些,沉吟道:“只怕是装的啊,不过既然燕王的三个儿子来了,那事情还不算糟糕,直接将他们扣为人质,燕王必不敢反。”</p>
李青都惊呆了,这是一个当舅舅该的话吗?</p>
想起徐妙云的话,他不免暗暗唏嘘,果然,还是自家人最了解自家人,这徐辉祖当真是铁面无私。</p>
李青没再试探,只谈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然后借故告辞。</p>
如今北平没了军队,正是老四起事的好会,若是拖得太久,万一朱再把换防的军队调回去,老四就麻烦了。</p>
当务之急,是等祭祖过后,把胖三人送回去。</p>
他争取的人虽然不多,但都是重量级人物,耿炳文、郭英、李景隆;只要朱派兵,必绕不开三人。</p>
主要是朱能用的大将不多,老朱杀的太干净,朱没的选。</p>
两日后,祭祖大典。</p>
朱允炆办的很风光,皇室宗亲、文武大臣一个不落,仅是随行禁军,就有近万人,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赶往孝陵。</p>
那叫一个热闹!</p>
祭祖过程繁琐冗长,完事儿后都下午了,来的时候整整齐齐,回去的时候,队伍就乱了。</p>
主要是朱祭完祖,拍拍屁股就头前乘龙辇走了,他一走,队伍约束力直线下降,加上能来的都是大官,禁军也不敢大声呵斥。</p>
人人都急着回家,队伍是越来越乱。</p>
李青目之所及,尽是人头,根本找不到胖三兄弟,急得不行。</p>
他在人群中找了许久,没找到胖,倒是找到朱棣三子朱高燧,显然,三兄弟也被拥挤的队伍挤散了。</p>
朱高燧很灵,人多眼杂,他并未和李青话,只是始终和他平行。</p>
李青观察着四周,抽空取出将伸进朱高燧的袖袍中。</p>
两人的接触只有短短一瞬,李青给完了东西,便往前挤去,和朱高燧拉开距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