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上。</p>
李青斜倚在柔软舒适的软榻上,百无聊赖地翻看着永乐大典,三女倒是兴致颇高,叽叽喳喳个不停。</p>
“先生,咱们先去哪儿啊?”</p>
李青打了个哈欠,“先在金陵落脚两天祭孝陵,然后去江西。”</p>
之所以先去江西,是因为瓷器的货源就在那儿,从源头开始整顿,才是正确打开方式。</p>
运河疏通后,下江南的便利就体现出来了,走水路既快且稳,也不颠簸。</p>
李青含笑道,“路还长,留着精力等到了地方再释放,都歇着吧。”</p>
“我们不累。”</p>
“”女人对游玩,逛街之类的休闲活动,精力最是旺盛。</p>
李青摇头失笑,继续翻阅永乐大典,大典已经刊印到十五期了,每一次刊印,李青都买了全套,目前已经收集近两千册了。</p>
对大典的觊觎之心,李青从未打消。</p>
又翻看了一会儿,李青眼皮子越来越重,很快沉沉睡去。</p>
再次醒来,已是深夜。</p>
李青帮三女掖了掖被子,来到甲板吹风。</p>
月光皎洁,水面波光粼粼,夜风夹杂着水汽,沁人心脾的冰凉。</p>
“李尚书也没睡啊?”于谦的声音从背后响起。</p>
李青转过头,见他里拿着酒葫芦,人也带着三分酒意,好笑道,“你什么时候成酒蒙子了?”</p>
“哪有。”于谦不好意思笑笑,“自从北伐回来,就喜欢没事儿整两口,但不喝醉。”</p>
“有个嗜好也没什么不好。”李青笑了笑,见于谦打了个哆嗦,顺势坐了下来。</p>
于谦也跟着坐下,顿感夜风了许多,也不那么冷了。</p>
“我是睡醒了。”李青解释了一句,“倒是你,怎么这么晚了还不睡?”</p>
“下官有晕船的毛病。”于谦讪讪道,“白天昏昏沉沉很困,却睡不着,晚上好些了,反倒精神起来了。”</p>
李青哑然失笑,“习惯就好,这可比行军轻松多了。”</p>
“嗯,的是。”</p>
于谦又灌了口酒,想邀李青共饮,又怕被嫌弃,找了个话题:“是先去金陵吗?”</p>
“嗯,代皇上去孝陵看看。”李青点头,“随后去江西。”</p>
“江西?”于谦问,“瓷器?”</p>
“不错,遏制货源,才能遏制走私。”</p>
于谦深以为然,接着又问:“那贼寇呢?”</p>
“剿!”李青无语道,“不然我大老远来一趟干嘛?”</p>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于谦眉头微皱,“尚书大人,其实走私贼寇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无害民之举,就只是单纯地想挣些钱,改善生活;</p>
他们触犯了律法,但罪不至死。”</p>
“我有要杀吗?”李青失笑道,“剿寇剿寇,是让寇消失,不是让人消失。”</p>
闻言,于谦大感轻松,拱道:“下官愚钝。”</p>
李青起身拍了拍屁股,“这里风大,你别再生病了,去船舱大厅聊。”</p>
“哎,好。”于谦点头,有种他才是六十多岁老头子,李青是二十多岁年轻人的感觉。</p>
</p>
于谦吹燃火折子,点上一根蜡烛,放在二人中间,室内光线亮堂了许多。</p>
“真不困?”李青问。</p>
“不困。”</p>
“那倭寇吧!”</p>
于谦点头,开始讲述:“倭寇有真有假,但假倭寇的祸害程度,不比真倭寇,他们不但抢钱,还抢人,甚至杀人。”</p>
“可有具体情报?”</p>
“这倒没有,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伙人都在海岛上住着”</p>
“等一下。”李青抓住重点,“他们是一伙的?”</p>
“是的。”于谦点头,“据百姓,建安知县称海岛太远,又不确定他们具体在哪儿驻扎,想拿下极为困难,所以才致使百姓遭到迫害。”</p>
顿了顿,“当然,也不排除是建安知县不作为,甚至与倭寇同流合污,故意这么。”</p>
于谦叹道:“当时下官能驱使的人不多,想查下去也有心无力。”</p>
“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李青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这次他们落不了好。”</p>
于谦露出欣喜之色,这位尚书的本事,他信得过。</p>
</p>
又聊了会儿,李青见于谦眼皮子直打架,便让他回去休息了。</p>
藩王、世家大族、贼寇走私、倭寇劫掠李青靠在椅上,眉头微微皱起,此行要解决的事项还真不少。</p>
本来觉得半年时间不少了,这么一细想,时间还真不富裕。</p>
</p>
接下来的日子,李青开始一步步规划解决办法,也不那么无聊了。</p>
一晃,半个多月过去。</p>
金陵,长江口。</p>
官员们早早地就候在这儿了,李青一下船,众人立即涌了上来,大礼参拜。</p>
李青昂首挺胸,代朱棣受礼。</p>
接着,众官员起身,作揖行礼,李青还礼。</p>
</p>
好一番冗长礼节,又是一番寒暄,李青这才得以清闲。</p>
他没去别处,先带着三女回永青侯府,然后,让于谦带着二百东厂番子,先一步去福建建安查倭寇。</p>
时间宝贵,李青不想浪费分毫。</p>
安顿好后,已是下午,李青简单吃了个午饭,便去了礼部,了下去孝陵的事儿,让他们准备一下。</p>
本来这是胖的活儿,但胖要是来了,朱棣就忙了,于是朱棣让李青来办。</p>
从礼部出来,见时间还早,李青转而去了曹国公府。</p>
</p>
“呦,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来金陵了?”五十多岁的李景隆,已然有了白发,但精神头很足,“我什么来着,岁数到了,该老还是得老,瞧瞧,连拐棍都用上了。”</p>
李景隆的毒舌,从蓝玉转移到了李青身上。</p>
当年蓝玉揍你,我就不该拦着李青翻了个白眼,“你懂个屁,这叫逼格。”</p>
“得了吧。”李景隆撇了撇嘴,“少不得背地里已经空流泪了。”</p>
李青拳头硬了硬,他总算理解蓝玉为啥一言不合就揍这厮了,嘴巴是真毒。</p>
“那我走?”</p>
“你看你,我啥了啊?”李景隆一脸无辜,“走,进屋。”</p>
</p>
酒菜上齐。</p>
两人边吃边聊。</p>
“李兄啊,咱们分开后,我这生活过得可真是无趣的紧。”李景隆长吁短叹,接着又问,“这次来不光是去祭孝陵吧?”</p>
李青点头,直接道:“江南走私你参与了没?”</p>
“瞧你的,我是那种人嘛?”李景隆翻了个白眼,“曹国公这个爵位不能葬送在我里,再了,我也不缺钱,嘶”</p>
李景隆突然吸了口凉气,惊诧道:“你是来查这个的?”</p>
“嗯,怎么了?”</p>
“这里面的水深啊!”李景隆皱起眉头,“朝廷那么多人,谁不能管啊,你你都一把岁数了,逞这个能做甚?”</p>
“是兄弟就把知道的告诉我。”李青听出了弦外之音。</p>
李景隆问:“真要管?”</p>
“不管不成。”李青摊了摊,“皇帝下了死命令。”</p>
李景隆沉默片刻,苦笑道:“我就一,你就一听,因为我也没有证据。”</p>
“这你放心,我是绝不会拖兄弟下水的。”李青道,“只要给我指个方向就成。”</p>
李景隆有些不好意思,“不是兄弟不仗义,这一大家子况且,我也真没证据。”</p>
“你已经够意思了。”李青笑道,“不用过意不去。”</p>
李景隆蘸了蘸酒水,写下一个‘宁’字。</p>
李青惊了一下,“还有吗?”</p>
“他是源头。”李景隆道,“至于他,摁住了他事情也就解决了,没必要再得罪旁人。”</p>
李青知道李景隆的苦心,也没再问下去。</p>
事实上,他也没想非要打破沙锅查到底,反正过几年就开海了,没必要扩大打击面,只要能解决眼下的走私案就成。</p>
“多谢,来,喝酒。”李青含笑举杯。</p>
“你年纪大了,还是少喝点儿吧。”</p>
李青心里涌起一抹感动,旋即就听到李景隆的下文:“你是钦差,万一喝死在我府上,这可咋整?”</p>
“”</p>
</p>
半个时辰后,李青稳如老狗,李景隆却醉了八分,话都磕巴。</p>
“兄弟,你是不知道我有寂寞,连个知心好友话都没有”李景隆嘴碎子不停。</p>
“顺天的曹国公都建好了,你非回来,不然咱哥俩还能经常聚聚。”李青也深有同感,“要不回头我跟皇上,下道圣旨请你回去。”</p>
“可别。”李景隆酒醒了几分,“那儿冷的要命,又荒僻,哪里比得了金陵?”</p>
“唉浅了啊。”</p>
“啥浅了?”</p>
李青一脸受伤,“感情浅了啊。”</p>
李景隆脸上一热,“好兄弟在心中。”</p>
顿了顿,“咱大明的官员,干到七十退休再过个六七年,等你退休了,就在金陵定居得了,咱们天天喝嗝儿。”</p>
李景隆咂吧咂吧嘴,关心道,“你可得保重身体,别跟蓝玉似的,刚到退休年龄就死。”</p>
“放心,你死我都不带死的。”</p>
“那可未必,我比你年轻,绝对走你后头。”李景隆相当自信。</p>
“走着瞧。”</p>
“走着瞧。”</p>
</p>
一场酒下来,李青屁事儿没有,李景隆却是哇哇大吐。</p>
虽然喝吐了,但他嘴依旧很硬,嚷嚷着:没发挥好,明儿再来过。</p>
</p>
回到侯府,李青又对规划做了重新调整,把逗留在江西的时间,额外加了半个月。</p>
唉十七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