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28章 查,必须查!
    宫门口。</p>

    六部尚书、侍郎、内阁阁臣,大半夜被人叫起,听闻皇上命如悬丝,一个个火急火燎地赶来,却不料被堵在了这里。</p>

    这如何能忍?</p>

    “让不让开?!”诸大佬目欲喷火。</p>

    “对不住了诸位大人,”太监赔着笑脸,“太子下了死令,任何人不得进宫。”</p>

    “太子?”众人一惊,“太子回来啦?”</p>

    太监点头:“咱家可不敢瞎,还望诸位大人莫要让咱家为难。”</p>

    工部尚书黄福冷哼:“皇上危在旦夕,召集我等临终托孤,为何不让我们进去?”</p>

    黄福厉声喝道:“太子这是要干什么?关起门自己做皇帝吗!?”</p>

    太监哪见过这架势,嘴笨的他根本不知该如何反驳,但太子下了严令,真要是让这些人进去,他绝对命不保。</p>

    “对不住了诸位大人,咱家也是奉命行事。”太监一边赔不是,一边招呼同伴关门。</p>

    “你敢?”金幼孜上前堵住门,冷哼:“诸位,莫要被这阉人骗了,太子身在南直隶,如何就回来了,我看分明是宫中出了大变故,甚至皇上受了人要挟。”</p>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不禁又是一变。</p>

    这太有可能了。</p>

    昨儿晚上宫门落锁时,都没听到任何关于太子回京的消息,这就进宫了?</p>

    谁信啊!</p>

    太子仪仗队那么大的阵仗,真要回来,根本瞒不过他们。</p>

    “蹇尚书,你句话!”黄福沉声道。</p>

    “是啊,蹇尚书,这分明有阴谋,皇上还在等着我们呢。”其他人附和。</p>

    蹇义知道这些人是想让自己顶在前面,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和稀泥,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p>

    权力是把双刃剑,不能伤人,便要伤己,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和稀泥的。</p>

    蹇义断然道:“不用管他,直接进!”</p>

    着,带头往里冲,其他人立即跟上。</p>

    “不能进啊,不能进啊”两个太监带着哭腔,拼命拦阻。</p>

    却在这时,去通知群臣的李子带着人返回。</p>

    俩太监如今救星,尖声道:“李公公,快拦住他们,太子下了死命令,不得让他们进宫。”</p>

    “阉狗闭嘴!”黄福怒骂:“太子分明在南直隶,休要诓骗我等。”</p>

    “慢着”李子沉着脸上前,那一句阉狗,让他恼羞成怒,“谁太子在南直隶了?咱家亲眼瞧见太子进宫了。”</p>

    他看向俩太监:“太子真的这么的?”</p>

    “哎呦李公公呀,俺们哪敢假传太子口谕啊。”</p>

    李子一想也是,回身道:“既然太子下了命令,那诸位请回吧。”</p>

    大半夜睡的正香,把俺们叫起来,现在让俺们回去,耍猴呢?</p>

    六部、内阁勃然大怒,他们虽是敌对关系,但对太监都是清一色的鄙视。</p>

    “你算什么东西?”蹇义骂了一句,“本官倒要看看,哪个敢拦!”</p>

    李子也怒了。</p>

    他能从众太监中脱颖而出,进入东厂,并逐步升任东厂二把,又岂是泛泛之辈。</p>

    待听到太子不让这些人进宫之时,心下就有了决断,必须一丝不苟的执行。</p>

    不管太子是不是真要关起门做皇帝,对他而言都没关系,目前局势明朗,太子就是他未来的主子,对新老板必须要保持绝对忠诚。</p>

    “来人,给咱家挡住他们。”</p>

    一群锦衣卫面面相觑,很快做出决断,听命上前。</p>

    现在的锦衣卫,已经沦为东厂的附庸,为了前途,他们不得不屈服。</p>

    没办法,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他们和官员群体结仇甚深,没有调解的可能;</p>

    且上一任指挥使纪纲,就是因为结交文臣死的,也正是这个原因,锦衣卫的权势地位才一落千丈。</p>

    有前车之鉴,他们自不敢再逾越雷池。</p>

    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上前,简单粗暴地把这些人扒拉到一边,挡在宫门前。</p>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蹇义气得直哆嗦:什么时候,他吏部尚书行事,也要看太监脸色了。</p>

    黄福更是破口大骂,一句一个阉狗。</p>

    “公公,太子殿下了,他们要是敢硬闯,直接抓起来。”两个太监气不过,开始拱火。</p>

    李子狐疑道:“当真?”</p>

    “的哪敢乱,太子殿下亲口的。”太监狂点头。</p>

    李子笑了:“很好,把他们抓起来,押送昭狱。”</p>

    “放肆,放肆”</p>

    一众官员都快气炸了,但无缚鸡之力的他们,又哪里是锦衣卫对。</p>

    嘴上叫得欢,却逃不过被狼狈拖走的命运。</p>

    李子冷冷一笑,啐了口唾沫:“啊呸,什么东西?”</p>

    “公公威武。”两个太监心悦诚服,满脸的崇拜:原来,俺们太监也能挺直腰板做人!</p>

    李子很享受二人的吹捧,他之前也是这么过来的,慢声细语的问道:“太子殿下还有什么吩咐?”</p>

    </p>

    “太子要锁宫。”</p>

    “那还愣着干嘛,锁宫啊!”</p>

    ——</p>

    乾清宫。</p>

    胖躺在床榻上,面容祥和,睡得很沉。</p>

    李青,朱瞻基陪在身边,偌大的大殿,仅有三人。</p>

    二人不敢合眼,也不敢让外人接近,遗诏疑云重重,李青也被朱瞻基感染了,看谁都不像好人,有种:总有刁民要害朕的感觉。</p>

    </p>

    不知不觉间,殿内的视线逐渐亮堂,一缕霞光透过窗户流淌进来,地板铺上一层金黄。</p>

    天亮了。</p>

    二人同时松了口气,这一夜总算是熬过去了。</p>

    不过,胖还是没有醒过来的迹象。</p>

    朱瞻基满脸忧虑:“父皇不会有事吧?”</p>

    “暂时无碍,他只是太累了,需要足够的休息。”李青轻声。</p>

    “父皇得了什么病?”朱瞻基问。</p>

    “情绪激动诱发高血压突发,引起了心脏衰竭,”李青语气低落,“可能脑中还有少许溢血,总之情况不乐观。”</p>

    朱瞻基蹙眉道:“啥是高血压?”</p>

    李青也没心情跟他解释,“你可以理解成急火攻心。”</p>

    这下,朱瞻基理解了。</p>

    默然片刻,“真就在朝夕之间了吗?”</p>

    “那倒不至于,”李青摇头:“我全力医治,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p>

    话间,胖轻哼一声,缓缓睁开眼睛。</p>

    两人急忙上前,“皇上(父皇)你感觉如何?”</p>

    “还好。”胖脸上有了些血色,不再是那副随时要撒人寰的样子。</p>

    朱瞻基扶着他坐起身,尽管觉得有些不合适,但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父皇,那遗诏是你下的?”</p>

    “这话的,当然是我下的啊!”胖翻个了白眼,“不过眼下用不上了,我觉得我还能活一阵儿。”</p>

    “”</p>

    李青眉头微皱:“为何迁都回南京?”</p>

    “回南京?”胖一头雾水,“我啥时候让回南京了?”</p>

    朱瞻基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这是遗诏,父皇你看。”</p>

    胖接过展开,不一会儿,胖脸升起怒气,“来人咳咳”</p>

    “冷静。”李青安抚,轻拍他的后背,“有事解决事,别置气,你现在可不能生气。”</p>

    胖缓了口气,轻轻点头。</p>

    “这遗诏母后知道吗?”朱瞻基问出心中最大疑惑。</p>

    胖摇头。</p>

    李青问:“六部亦或内阁知道吗?”</p>

    胖依旧摇头。</p>

    闻言,李青、朱瞻基也傻眼了:“就你一个人知道?”</p>

    “倒也算不是。”胖蹙眉道,“这遗诏是我三日前写的,我是在内堂写的,当时外面的御书房里内阁、六部、都察院的人都有,不过,他们不知道内容,也不知道我写了遗诏。”</p>

    “那你为何要写遗诏?”李青问道。</p>

    胖苦笑:“当时不是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嘛?”</p>

    “这事儿好办。”朱瞻基开口道,“父皇你龙体欠佳,他们肯定看得出来,那些人个个人精,估计是算到了父皇已经准备了遗诏;</p>

    于是趁着父皇病危,勾结太监,找到了遗诏,然后掉包;</p>

    只需将那些人抓起来审问一番,定能破案!”</p>

    李青点头,他也赞同朱瞻基的推断,没有更好的解释了。</p>

    “不可!”胖断然摇头。</p>

    朱瞻基急了,“父皇,都这时候了,你就别发慈悲心了,他们连遗诏都敢篡改,还有什么不敢的,你这样纵容下去,定会酿成更大的祸端。”</p>

    “听你父皇完。”李青看向胖,“你有什么苦衷?”</p>

    “不是苦衷,而是人太多了。”胖苦笑道,“我写遗诏那日,当时正在议百姓迁徙的事儿,除了你,其他五部的尚书都在,内阁也在,还有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那么多人还能全抓了?”</p>

    朱瞻基噎了一下,反问:“为何不能?”</p>

    “冲动!”胖瞪了他一眼,“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形势,藩王、勋贵、官员尽数得罪了个遍,若是再大兴牢狱,定会让他们本就敏感的神经,绷到极限,甚至断裂;</p>

    真要那样,这大明可真就要乱起来了!”</p>

    胖警醒道:“瞻基,你莫以为你接管了军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p>

    我告诉你,现在的情况,比当时你爷爷在位时,要严峻的多,而咱们父子俩加起来,也比不上你爷爷。”</p>

    “查,必须查!”李青接话道:“太子的出发点并没错,篡改遗诏这样的大事,绝不能容忍,不然,以后还会有更过分的事情发生。”</p>

    他反问道:“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晚回来几日,届时将面对怎样的局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