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牛羊已经转移了七成。”脱脱孛罗满脸叹服,“多靠您高瞻远瞩,在得知明军来草原的第一时刻,就做了决断。”</p>
穆卓儿苦涩摇头:“高瞻远瞩有什么用,一样无法吃下瓦剌,吃不下瓦剌我们永远没有会。”</p>
多少次了,每当瓦剌濒临灭亡,鞑靼即将一统之际,大明就会横插一脚,始终不让她如愿。</p>
这次也不例外。</p>
亏吃多了,穆卓儿也习惯了。</p>
尤其是永乐二十二年那次,大本营遭到污染,鞑靼损失空前严重。</p>
自那以后,穆卓儿便开辟了第二个大本营,以备不时之需,眼下正好用上。</p>
脱脱孛罗默了下,担忧道:“现在大明已和瓦剌联,万一大明动真格的,一路追杀不放,恐怕咱们的第二大营也会暴露。“</p>
“这倒不会。”穆卓儿笃定道,“大明皇帝不傻,真灭了我们,瓦剌就统一草原了,放心吧,大明不会痛下杀的,但我们要按照他的意思做。”</p>
“他的意思?”</p>
“不吃掉瓦剌。”穆卓儿。</p>
脱脱孛罗迟疑道,“那我们现在?”</p>
“跑啊。”穆卓儿自嘲道,“人家都给会了,不跑就不能怪人家无情了,走吧,趁着明军还没过来,赶紧走吧。”</p>
“就这么走?”脱脱孛罗有些不甘心,“如果我们”</p>
“没有如果。”穆卓儿警醒道:“莫要为了搏那极低的概率,压上鞑靼的所有,你现在是鞑靼太师,当继承你爷爷遗志,争勇斗狠走不远的。”</p>
脱脱孛罗无言以对,惨然道:“难道我们鞑靼就止步于此了吗?”</p>
“不,还有会。”穆卓儿安慰他,“鞑靼仍是草原第一大部落,影响力依旧在,且实力远超瓦剌,等待天时即可。”</p>
“那天时何时能到?”脱脱孛罗问。</p>
穆卓儿仰脸望天,苦笑道:“那就只有长生天知道了。”</p>
</p>
大明瓦剌联军赶到时,鞑靼已然不知所踪,除了族群生活痕迹之外,再无其它,搬得那叫一个干净。</p>
还是来晚了啊伯颜帖木儿遗憾。</p>
其他首领亦是如此。</p>
大明好不容易肯出血了,结果敌人却跑了,这让他们心里落差极大。</p>
“皇帝陛下,从痕迹来看,鞑靼定是刚走不久。”一瓦剌将领请求道,“我们要是追,兴许能追上。”</p>
朱瞻基豪爽答应:“那就追。”</p>
</p>
两日后。</p>
朱瞻基突然下令停止追击。</p>
瓦剌众将领心生遗憾,却也不好什么,伯颜帖木儿倒是没怎么失望,大明皇帝这次够给力了。</p>
不仅帮他做稳了首领之位,还为瓦剌解了燃眉之危,他很知足,也很感激。</p>
回到瓦剌,朱瞻基跟瓦剌各将领了一大堆空话,随后立即下令班师回朝。</p>
甚至,都不给大军休息的时间,一路疾行。</p>
张辅很不解,见将士们满脸抱怨,便前来拜见朱瞻基,禀明情况。</p>
龙辇上,只回了句:“知道了。”</p>
便没了下文。</p>
张辅一头雾水,问道:“恕臣斗胆,皇上若有深意,还望能明情况,也好让将士们理解。”</p>
沉默了会儿,龙辇上再次传来朱瞻基的声音:“进来话。”</p>
张辅登上龙辇,待看到朱瞻基模样,不由骇然失色,“皇上”</p>
“声点儿。”朱瞻基目光凌厉。</p>
张辅点点头,但面色依旧难看,轻声道:“皇上你这是怎么了?”</p>
“朕”朱瞻基望了眼随行御医,“朕再问你一次,朕到底是不是中了毒?”</p>
御医颤颤巍巍道:“皇上并未中剧毒。”</p>
“朕的是中毒。”朱瞻基面露杀气,“你如实,否则朕必杀你。”</p>
“皇上饶命,恶疾和毒性不猛烈的中毒根本无法分辨啊!”御医哭丧着脸。</p>
张辅插话道:“皇上,你现在感觉如何?”</p>
</p>
朱瞻基默了会儿,幽幽道:“很不好。”</p>
“怎么会突然这样?”张辅有些不能接受,猛然望向御医,低怒道,“皇上到底患了什么病?”</p>
“心心悸。”</p>
“好了。”朱瞻基摆摆,面色阴沉的叮嘱:“张辅,太子登基后你知经筵事,另,多帮衬些于谦。”</p>
张辅脸一下就白了,“皇上”</p>
朱瞻基打断道:“主少国疑,朕会给皇太后监国之权,你要于她统一战线,还有,三杨可重用不可重信;</p>
吏部郭琎、礼部胡濙、户部朕会提拔刘中敷担任尚书之职,你可结交三人。”</p>
张辅忍着心惊,问:“还有吗?”</p>
朱瞻基沉吟良久,“若你发现三杨不可重用,可与皇太后商议,直接废了他们。”</p>
顿了顿,“你要牢记一点,太子的教导文只能于谦教,武只能你教,不可让第三人教导他。”</p>
“这个”张辅为难道,“皇宫大内,臣岂能无时无刻看得住。”</p>
“宫里面朕会让皇太后看着,”朱瞻基深情的看着张辅,“姥爷,大明就麻烦你了。”</p>
张辅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尽管二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一声‘姥爷’仍是让他备感窝心。</p>
“皇上明明之前还好好的,怎么就”他有些不能接受。</p>
朱瞻基自嘲道:“这些日子疲于奔波,让毒性提前发作了,到底,还是朕不够心啊!”</p>
“毒?”张辅一呆,旋即杀气滔天,“瓦剌儿不知好歹”</p>
“不是他们下的毒。”朱瞻基摇头,“他们不敢,也没有理由,且这一路饮食,朕都有让人试毒。”</p>
“那是?”</p>
朱瞻基没有回答,只是道:“都记下了吗?”</p>
张辅点点头,急道:“李青一定能治好你,臣这就让人去召他回来。”</p>
“他已离开南京,时间上估计来不及了。”朱瞻基苦笑摆,“即便来得及,朕已毒入骨髓,他又不是神仙,唉朕早该防备的。”</p>
朱瞻基吁了口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扶持瓦剌,绝不能让其灭亡。”</p>
“臣记下了。”张辅郑重点头。</p>
“嗯”朱瞻基瞥了眼全程听了个遍的御医,“你不可离开英国公视线,更不可多嘴,明白吗?”</p>
“明白明白,微臣都明白。”御医忙不迭点头。</p>
朱瞻基笑了笑,叮嘱道:“若有人问起,就是给英国公熬的药,回京后朕会重重赏你。”</p>
“谢皇上。”</p>
朱瞻基满含深意地了瞥了张辅一眼,“去吧,朕乏了。”</p>
张辅默然拱,哀叹:大明的天,要塌了。</p>
出了龙辇,张辅不着痕迹地盯了那御医一眼,杀一闪即逝。</p>
</p>
大军一路疾驰,士兵苦不堪言,却没人再抱怨了,因为皇上了,回京后每人额外赏二两银子。</p>
二两银子的购买力,可比宝钞大了去了,足以让一家老,过一个肥的流油的大年,士兵们自然干劲儿满满。</p>
朱瞻基掀开轿帘,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轻声道:“要过年了。”</p>
</p>
——</p>
p:抱歉,因为书的结构性,无法给朱瞻基续命,求宝子们谅解。</p>
解释一下,历史上宣宗的死众纷纭,其中最广泛的法,是有遗传病;</p>
之所以有这种法,是因为只当了十个月皇帝的明仁宗,但实际上明仁宗并不短命,即便算他短命,他的死更多是因为抑郁不得志、胖、劳累、气;</p>
历史上的明仁宗有多受气,相信读过明史的都知道,有多累也不难想象,明仁宗临死都还念叨‘李时勉辱我’,可见他多气。</p>
再者,跟朱瞻基同父同母的兄弟朱瞻墡,却活了七十多岁,且朱瞻基是个精力旺盛之极的皇帝,并不是体弱多病那一款。</p>
至于宣宗是吃仙丹更是无稽之谈,史书没有任何宣宗有服仙丹的记载,还有在宣德炉里斗蛐蛐铅中毒,更是可笑。</p>
青红翻遍了史书,也没找到原因,因为史书上就没写宣宗是如何死的,九月还精力旺盛地去巡边呢(巡边不是出征打仗),回来人就不行了,呵呵明朝的皇帝的死,大多不明不白。</p>
都朱棣这一脉短命,基因不好,嘉靖不是朱棣这一脉的?</p>
青红负责认的,换朱标那一脉,不会好哪儿去。</p>
抱歉,占用正文篇幅,宝子们留个言,若不喜欢解释,以后青红就不解释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