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很不解:“哪里错了?”</p>
“首先,你太高估永青侯这个名头了。”李青:“你想想我昔日人缘。”</p>
于谦想了想,无话可。</p>
李青叹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况且我已离开朝局十余年,宣宗皇帝不在了,蹇夏也去了,甚至整个朝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变化;</p>
你觉得即便我顶着永青侯的名头还朝,能起到多大用处?”</p>
“但也总比以一个博士身份入朝,来的轻松吧?”于谦反驳。</p>
李青点头:“你的对,所以我当初的计划是,入朝后第一时间读你这条存档,以达到迅速接管朝局的目的;</p>
但后来,由于家伙儿皇上信任,我才打消这个计划。”</p>
于谦点点头,接着又摇了摇,问:“啥是读档?”</p>
“就是向你坦白身份。”李青。</p>
“这样啊,那先生为何要打消呢?”</p>
李青无奈道:“我怕你急啊,皇上就挺急的,要是你再急,我即便是孔明在世,也难有作为,朝局糜烂,用重典只会加剧事态严重。”</p>
“原来如此。”于谦恍然,但还是有些可惜,“我还是觉得用永青侯这个名头好。”</p>
李青无奈道:“你不会真以为,昔年我能搅动风云,靠的是我永青侯这个爵位吧?”</p>
“不,不然呢?”于谦茫然道,“那你靠的什么?”</p>
“自然是政治智慧,卓越的远见。”李青:“那么多公侯,为何只有一个永青侯混出来了,这还不足以体现我的能力?”</p>
李青傲然道:“于谦你记着,不是永青侯牛逼,是我李青牛逼。”</p>
于谦:“”</p>
想到李青从洪武朝就成了风云人物,于谦还真不好反驳他。</p>
尽管这话很狂,却真真的是事实。</p>
李青道:“我之所以在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都被重用,是因为这些皇帝都知道,我能辅佐他让大明变得更好,这才是根本原因;</p>
才不是一个世袭的侯爵;</p>
侯爵多了,能成事的有几个?</p>
能全须全尾活到最后,将爵位传给子孙的又有多少?”李青道,“我不是靠着名头吃饭,而是本事;</p>
而我要的也不是身份、地位,而是帝王的信任,只要皇帝信我,其他的都不是问题。”</p>
李青笑道:“就比如现在,我只是一个正七品的都给事中,但我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朝局不是吗?</p>
所以,是不是永青侯并不重要。”</p>
于谦大受震撼,细细想来,却也的确如此。</p>
“那先生要不要考虑一下,恢复昔日身份?”于谦道,“这一来,你的话语权定会大大增加。”</p>
李青摇头:“恢复身份并不容易,且代价极大,没那个必要。”</p>
“为何?”</p>
“首先,谁信啊?”李青无语道,“你可别你信,也就你了,换旁人肯信才怪。”</p>
于谦一滞,红着脸道:“也是哈,不过也没什么代价吧?”</p>
“看来你是真喝多了,你要没喝多,不会问这种问题。”李青翻了个白眼儿。</p>
于谦确实喝多了,这会儿酒劲儿上头,脑子没那么好使了,虽不至于思维僵化,但他脑袋昏昏沉沉,思绪迟缓。</p>
“嗝儿先生还请明言。”</p>
“你在得知我身份后,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李青问。</p>
于谦挠了挠头,道:“你为什么不会老啊!”</p>
“这才是正常人的思维。”</p>
于谦笑了,但很快又敛去笑容,他听出来了,这不是好话。</p>
李青:“我要我是昔年的永青侯,只会有两个结果,一是被当成骗子,且还会被治罪,二是众人相信,而后开始研究我为何不老,尤其是皇帝;</p>
历来皇帝,又有几人抵挡得住长生不老的诱惑?”</p>
“嗝儿是这么个理儿。”于谦咂吧咂吧嘴,大着舌头问:“先生你这是怎么回事儿啊?”</p>
李青想了想,了实话:“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p>
“啥?”于谦大惊失色,酒都醒了许多,“莫非世上真有仙人?”</p>
</p>
“也不是仙人。”李青斟酌了下措辞,解释道:“我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所以不会受这个世界的时间影响。”</p>
于谦费好大劲儿,才勉强理解了话中意思,“那你会不会‘咻’的一下,再回去吧?”</p>
李青微微摇头,黯然道:“我大概是回不去了,至少要很久很久以后,才有可能回去。”</p>
“那就好。”于谦放心了,轻松笑了起来。</p>
李青突然很想揍他,但忍住了。</p>
“今儿就到这儿吧。”李青起身道,“我送你回去。”</p>
“不用,两步远的距离,根本用不着。”于谦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叹道:“真是太遗憾了。”</p>
“其实还好吧,我已经慢慢习惯”</p>
“先生为了大明那么辛苦,却连世袭侯爵都守不住,真是太遗憾了。”于谦惋惜。</p>
李青深吸一口气,淡淡道:“出门左拐,不送!”</p>
“你看你,我还能不知道家?”于谦挥了挥,“明儿见。”</p>
然后</p>
“扑通”</p>
摔在地上。</p>
李青去扶,于谦吐了。</p>
</p>
次日。</p>
李青上了朝,于谦也上了朝。</p>
前者跟没事儿人似的,后者脸色煞白,一副蔫不拉几的模样。</p>
屋露偏逢连夜雨,于谦本就难受,却还被朱祁镇屡屡点名询问政事,弄得他更难受了。</p>
朱祁镇问完政事,关切道:“于爱卿是身体不适吗?”</p>
“臣是的,皇上英明。”于谦尴尬的。</p>
朱祁镇欣然笑道:“诸位爱卿要多像于爱卿学习,即便身体不适也坚持上朝。”</p>
着,着重看了一眼末尾的李青。</p>
李青无语:学他喝酒喝大,自己难受?</p>
于谦老脸发烫,尤其是周围几人那异样的眼光,更让他无地自容。</p>
皇帝离得远闻不见,但周围的尚书、侍郎一众大佬却闻得到他身上的酒气。</p>
不过,谁也没戳破,于谦最近风头正盛,犯不着在这事上得罪于谦。</p>
散朝后。</p>
不出意外,李青又被黑心老板叫去加班。</p>
“皇上你找我?”</p>
“嗯,先生请坐。”朱祁镇对李青今日能来上朝很开心,但对李青经常不上朝很不喜欢,“先生要多向于侍郎学习。”</p>
“”李青强忍着没去拆于谦台,问:“皇上唤臣来,所为何事?”</p>
“朕觉得,仅一个日本有些少。”朱祁镇,“真不是朕急躁,反正都是得罪,与其一点点得罪,还不如一下子得罪了他们;</p>
钝刀子拉肉才疼呢,那样会他们来,也太过残忍。”</p>
李青好笑道:“皇上言之有理,确实如此。”</p>
“先生也赞同?”朱祁镇惊喜的问。</p>
李青微微摇头:“皇上,朝廷已经多年没海洋贸易了,先前下西洋的宝船要修缮,且织造局、瓷窑等朝廷的作坊,也陷入停滞状态,</p>
倒不是怕得罪全了他们,而是大明现阶段,根本供应不过来这么多藩属国;</p>
强行那样搞,只会让藩属国埋怨,且,还会打击到民间的工业。”李青,“之所以选定日本,是那里的金银矿产资源丰富,可以赚大量黄金白银;</p>
而非朝廷全面垄断海洋贸易!”李青建议道,“让利于民,可以刺激工业发展,还能拉动内需。”</p>
见朱祁镇听不懂这些名词,李青详细解释了一番。</p>
</p>
“皇上,虽然海洋贸易的利益大头都让官绅、富绅赚了,但百姓也确实得到了实惠,因为作坊是需要工人。”</p>
李青劝谏道:“而且这样发展下去,不出百年,大明便会出现资本萌芽,可以为未来走向工业化做准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