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祁镇一副‘朕很器重你’的模样,李青不是一般的无语,那是相当无语。</p>
瞧瞧人家憨憨,动不动就是一大把金豆子,你这皇帝倒好,嘴上比谁都亲,实际上比谁都抠。</p>
“皇上,臣的头有些紧。”李青是看出来了,这厮不是一般的抠门,靠自觉是不行了,得明要。</p>
朱祁镇诧异道,“朕上次赏先生的百两黄金都花完啦?”</p>
都好几年了,你还有脸李青也是脸皮厚,点头道:“都花完了。”</p>
他不缺钱,但皇帝这态度,让他很恼火,“皇上扣了我长达一年半的俸禄,你都忘了吗?”</p>
“啊哈哈朕倒是忘了这茬。”朱祁镇想了想,道:“这样,朕稍后让人给先生送去二十两银子。”</p>
“皇上大气。”李青皮笑肉不笑的恭维。</p>
朱祁镇听得懂好赖话,讪讪道:“那就再加十两,现在这情况先生也知道,国库不富裕,这钱由内帑出,先生先花着,以后,等以后大明有钱了”</p>
这场面像极了员工给老板讲钱,老板给员工讲理想。</p>
在朱祁镇的舌灿莲花之下,大明公司可谓是前途无量,升职加薪不是梦。</p>
李青是真服了,印象中,他也没教过朱祁镇画饼啊?</p>
是朱瞻基教的,还是这厮无师自通?</p>
李青想不明白、</p>
但他不想听朱祁镇逼逼了,直接打断施法,问:“皇上,你要交给我什么差事?”</p>
“朕想让先生去督办江南织造局的重开事宜。”朱祁镇。</p>
李青不想干:“皇上,我也是文官,这个口子最好不开。”</p>
“朕知道。”朱祁镇笑道,“先生放心,待织造局恢复运营,你还回来,朕会交给其他人管理。”</p>
李青嗤笑,揶揄道:“也就是,脏活累活干完,就没我什么事儿了呗?”</p>
你是真孙子啊,你比你爹都孙子李青腹诽:太祖刻薄寡恩是出了名的,他都没你这么没品。</p>
关键是,这么没品的话,朱祁镇竟能脸不红、气不喘的出来,全程没有半分不好意思。</p>
“先生怎么会如此想?”朱祁镇惊诧,狐疑道:“不会吧,先生心怀天下,不会真在意名利吧?”</p>
李青拳头硬了硬,他想打人,很想。</p>
但他还是忍住了,这数十年的真气,朱祁镇根本扛不住。</p>
一拳下去,他就得跪在地上,求朱祁镇别死。</p>
“先生,你不是那样的人,对吧?”朱祁镇殷切看着他,仿佛在:你可是我的偶像,岂能如此世俗?</p>
李青起身道:“皇上有切实计划后,再跟臣吧。”</p>
“嗯,也好。”朱祁镇见李青有些不对头,心里莫名发怵,“先生慢走。”</p>
李青一声不吭地转身就走,他确实不对头,都快克制不住了。</p>
再待下去,他真要打人了。</p>
这皇帝太没节操了。</p>
</p>
麓川之战结束后,朝局趋于平稳,朝堂上的火药味儿日益消减。</p>
群臣心里恨,但没招儿。</p>
李青又恢复了咸鱼生活,不再那么紧张,朝会经常不去。</p>
朱祁镇似乎被他吓着了,一连月余过去,都没提让他出差的事。</p>
直到七月份,朱祁镇才腆着脸登门,了下计划。</p>
“先生是金陵人,这次就先从金陵开始吧。”朱祁镇笑着,“先生正好可以回家看看,办公、探乡两不误。”</p>
“就我一个人?”</p>
“当然不是。”朱祁镇:“东厂、锦衣卫、司礼监的太监,都是要跟先生一起的,先生要多少,朕给多少。”</p>
顿了顿,“这次,先生用钦差身份过去,没人敢在明面上为难你。”</p>
钦差见官大一级,且不论原有品级大;顶着钦差这个名头,李青确实好办事。</p>
“什么时候出发?”李青问。</p>
“看先生。”朱祁镇讪笑道,“如果可以,当然是越快越好。”</p>
“成,东厂的人我就不用了。”李青道,“给我五百锦衣卫,二十个司礼监太监,我明天就走。”</p>
他确实想回去看看,眼下局势趋于稳定,离开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打紧。</p>
“皇上,眼下优势在我们,你可不能离开京师。”李青叮嘱。</p>
“朕知道。”朱祁镇翻了个白眼儿,“不用每次就叮嘱,放心吧,朕又不是孩子了。”</p>
</p>
李青笑道:“其他就没什么了,不过这路上经费?”</p>
“给先生准备好了。”朱祁镇笑眯眯道,“德子。”</p>
“是皇上。”德子答应一声,转身去了,不多时,和令一个太监抬着一口箱子进来。</p>
“这是?”李青震惊:原来是我看错了他,这么一口箱子,怎么着也得有两千两银子吧?</p>
朱祁镇笑着:“先生打开看看。”</p>
李青走上前,打开箱子。</p>
好家伙,李青直呼好家伙。</p>
全他娘是大明宝钞!</p>
朱祁镇道:“虽大明宝钞不太值钱了,但这么一箱子下来,也足够先生一行人花销了,朕算过,错不了。”</p>
“皇上这算盘打得真是响啊。”李青咬着牙。</p>
历经五任帝王,朱祁镇是他见过最抠门的皇帝,没有之一。</p>
朱祁镇笑道:“先生莫要委屈了自己,该花花,不用给朕省。”</p>
一箱宝钞,经他这么一,购买力堪比黄金。</p>
弄得跟花不完一样!</p>
李青也是没了脾气,“重开织造局,需要招纺织工人、购买生丝、还有染料等,都要花钱。”</p>
“这个”朱祁镇道,“朕给你一道书,你拿着直接跟南直隶要钱。”</p>
</p>
次日,李青将毛驴托付给于谦,带着锦衣卫乘船赶往金陵。</p>
十日后,在长江口下船。</p>
一下船,李青便招呼锦衣卫、太监,先一步赶往织造局,整理作坊,张贴招聘启示。</p>
他自己则是进了金陵城。</p>
一来,先回家歇歇,二来,找直隶要钱。</p>
南直隶只是陪都,其实压根没多少钱,不过供几个织造局的钱,应该还是能勉强拿得出来的。</p>
李青这次来金陵,是暗中进行,甚至连京师都没几人知道。</p>
毕竟重开织造局,会引起绝大多数人不满,朱祁镇不想在朝堂上扯皮,便让李青直接整。</p>
主要是和群臣商量也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除了吵架,还是吵架。</p>
永青侯府。</p>
不,准确的,现在是朱府。</p>
李青把侯府转让给朱允炆后,门匾就换了,朱允炆没有爵位在身,用原门匾属于僭越。</p>
“朱文朱老爷在家吗?”李青问。</p>
府上管家对李青有些印象,又见李青身着官服,当下不敢怠慢,忙赔笑道:“真不巧官爷,我家老爷和老爷子、曹国公,一起看戏去了,还没回来呢。”</p>
闻言,李青既气苦,又欢喜。</p>
这老年三人组,日子过的挺滋润的啊!</p>
“那我进府等他吧。”李青。</p>
“呃官爷请。”管家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人,但那一身官服又让他不敢撵人,只好请李青进府。</p>
入秋了,金陵还是很热。</p>
李青斜倚在亭下长椅上,欣赏着府院风景,不禁感叹:还是金陵好啊!</p>
这里,承载着太多的美好。</p>
临近中午。</p>
看戏三人组总算是回来了,还讨论着戏本,就数李景隆巴巴的最凶。</p>
“老爷家里来客了。”管家上前禀报。</p>
朱允炆有些疑惑,“谁呀?”</p>
“好像是几年前,在府上住过一段时间的那位李公子。”管家,“现在人当了官呢。”</p>
“哎呀呀,他人在哪儿?”李景隆比朱允炆还急。</p>
管家忙道:“回曹国公话,李公子在前面亭子里呢。”</p>
李景隆二话不,拄着拐杖就往前冲。</p>
嘴上嚷嚷着:“李青,你子也知道回来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