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92章 朱祁镇,镇不住
    出了宫,李青去了兵部衙门。</p>

    由于他这个兵部都给事中,在衙门待着的时间屈指可数,导致衙役对他都没什么印象。</p>

    还问他找谁。</p>

    李青尴尬地亮明身份,然后打了个卡,便回去了。</p>

    傍晚。</p>

    于谦带着酒菜登门,询问了一下金陵的进展,又向李青了下京师近况,二人边吃边喝边聊。</p>

    “先生,毛驴明儿我给你送来吧?”</p>

    “不用,你先养着吧。”李青,“它在我这儿不安全。”</p>

    于谦怔了怔,好笑道:“不至于,他们还犯不上跟一头驴置气。”</p>

    “防患于未然嘛。”李青笑笑,“你多费费心。”</p>

    “这倒没什么。”于谦不在意地摆摆,“其实朝局虽然很僵,但也趋于稳定,他们这所谓对抗,事实上并不能改变什么。”</p>

    “是啊,我待在这儿,就是在浪费时间。”李青苦笑,“只可惜皇上不让我回金陵啊。”</p>

    于谦沉吟道:“其实皇上的先生搞的这个并怎么赞同,甚至有些排斥。”</p>

    “你觉得呢?”李青问。</p>

    于谦放下酒杯,沉吟着:“短期看,利大于弊;长期看,弊大于利;历来都没有纯粹的商人,商人做大后都会往官僚体系靠拢,即便商人不主动,官员也会到找上门。”</p>

    李青对此赞同:“是啊,权钱难分家,最终殊途同归。”</p>

    “那先生为何还要这么做?”于谦不解。</p>

    “正如你所,至少现在利大于弊不是吗?”李青笑道,“放心吧,我能将其捧起来,就能将其踩下去,绝不会让其失控。”</p>

    顿了顿,“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草原上的局势,瓦剌现在具体的情况你知道吗?”</p>

    “两大部落争斗不是一年两年了,但几乎每次都是瓦剌吃亏。”于谦叹道:“尽管朝廷不遗余力地援助,但瓦剌却从未在鞑靼里讨到便宜。”</p>

    “所以你怀疑有人向鞑靼走私火器?”李青问。</p>

    于谦沉声道:“不能是怀疑,几乎是事实。”</p>

    “这我知道,但现在还不是对军队动的时候。”李青道,“对军队不能用对文官集团那一套,需用怀柔段。”</p>

    于谦叹了口气,轻轻点头:“先生,你皇上能像太宗、宣宗那样,牢牢掌控军队吗?”</p>

    “很难。”李青摇头,“政治土壤不一样,太宗一场靖难之役,不仅有了一支忠心耿耿的军队,还取得了老牌军队的认可;</p>

    至于宣宗他的底子太厚了!</p>

    武有太宗从培养,少年时期就泡在军队,又有数次征伐漠北的履历,文有仁宗栽培,老师是智近乎妖的道衍老和尚;当今皇帝哪里比的了啊?”</p>

    “可当今皇上有先生你啊!”于谦。</p>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你是有多看得起我啊!”</p>

    于谦沉默少顷,问:“若是让皇上御驾亲征,亲自带兵打上几仗,会不会好很多?”</p>

    “不行,坚决不行。”李青断然拒绝。</p>

    开玩笑,不历史覆辙,单论眼下局势,一旦亲征,朝局就得乱起来。</p>

    后方不稳,亲个屁的征啊!</p>

    朱瞻基那会儿亲征,是因为他镇得满朝官员,朱祁镇镇不住。</p>

    可惜了这个名儿</p>

    “于谦你记着,万不能让皇上亲征,这是关乎整个大明的大事件。”李青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p>

    于谦不解李青为何如此,毕竟太宗、宣宗都亲征过,且还不止一次,怎么到当今皇帝这儿,就不行了呢。</p>

    “先生,能为什么吗?”</p>

    “后方不稳。”</p>

    “那要是后方稳住了呢?”</p>

    “后方永远稳不住。”李青严肃道。</p>

    于谦觉得李青太武断了,但见他满脸郑重之色,只好作罢。</p>

    “先生既然回来了,可有具体打算?”于谦岔开话题。</p>

    李青轻松笑道:“能做的,都做差不多了,就混吃等死呗。”</p>

    “就没有计划?”</p>

    “计划什么啊?”李青无语道,“都逼得人家文官动杀人了,难道逼得他们自杀?”</p>

    “呃”于谦讪讪的不出话。</p>

    确实,自从李青回来后,大多文官,不,应该是绝大数官员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是苦逼。</p>

    他们的权势、利益,受影响之大,简直离谱。</p>

    </p>

    从他们要活撕了王振,就能看出来,他们内心是何等愤怒。</p>

    王振不过是个发泄工具罢了。</p>

    事实上,他们不满的是皇上于谦提醒道,“先生还是要心些。他们敢对王振动,就敢对你动。”</p>

    李青无所谓道:“你觉得我会怕?”</p>

    “能不动,还是不动的好。”于谦有些头疼的,“一旦闹起来,又要好久停不下来。”</p>

    “嗨没多大事,你是没见太祖那会儿,杀人跟杀鸡似的。”李青笑道,“很多官儿出门上朝的时候还好好的,但一进宫就回不去了。”</p>

    “但这毕竟不是太祖那会儿了啊!”</p>

    李青摇头笑道:“其实啊,问题远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京营在,又有一厂一卫,只要皇上不离开京师,和太祖那会儿没什么区别。”</p>

    于谦哀叹一声,他还是想安安稳稳,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p>

    不想再出什么幺蛾子。</p>

    但现在看,不出幺蛾子是不可能了。</p>

    皇上啊皇上,你没事儿把先生叫回来干啥呀,不知道他一出,就是大地震吗?</p>

    “想什么呢?”</p>

    “没,没什么。”于谦知道自己劝不住李青,当然,主要是他没有比李青更高明的段。</p>

    虽然他排斥动粗,但眼下,除了动粗,貌似也没有其他办法了。</p>

    况且,是对先要动粗。</p>

    “干杯!”</p>

    “干杯。”</p>

    </p>

    李青回了京,整日无所事事,朝会朝会不去,衙门衙门也只是打个卡,弄得跟退休老人似的。</p>

    朱祁镇不喜欢他这样,于是召他进宫,赏了他五十两金子,两匹丝绸。</p>

    本以为李青领了赏,工作态度会积极些,不曾想,李青连个反应都没有。</p>

    数日后,朱祁镇解封了群臣,朝堂总算不再冷清。</p>

    可朱祁镇的宽宏大量,非但没换来这些人的感激,他们反而蹬鼻子上脸。</p>

    上朝第一天,就促请诛王振、斩李青。</p>

    朱祁镇自然不允,于是他们又搞长跪不起那一套。</p>

    表示:皇上不杀两个奸佞,臣等跪死在大殿。</p>

    朱祁镇:那你就跪死好了。</p>

    奉天殿不是宫门口,到点儿是要锁宫门的,群臣最终只跪到傍晚,就被锦衣卫强行轰了出去。</p>

    一群人被轰了出来,不由更是气愤,但宫门上了锁,他们也无可奈何。</p>

    王振上次被咬掉了半只耳朵,愤怒的同时,也着实被吓着了,几乎不怎么露面。</p>

    群臣没找到他,但憋着的气实在难以撒出去,于是一商量,决定前往连家屯儿。</p>

    找不到王振,李青也不是不行。</p>

    他们恨李青的程度,不比王振少。</p>

    真可谓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p>

    </p>

    日暮降临,李青伸了个懒腰,离开躺椅正欲进屋,忽听门外一阵噪杂。</p>

    “李青在家吗?”</p>

    “李青出来。”</p>

    这就来了?李青乐呵呵的上前,打开门,笑眯眯道:“呦,诸位大人,怎么有闲来下官这儿来了?</p>

    里面请,里面请”</p>

    这可是你让我们进去的一群人不怀好意的笑笑,走进院。</p>

    这次可没锦衣卫,他们这么多人,弄死个细皮嫩肉的年轻人,还不是到擒来?</p>

    一群人进了院,却见李青还在门口向外张望。</p>

    有人问:“你看什么呢?”</p>

    “哦,下官看看后面还有没有。”李青。</p>

    “没有了,你过来吧。”那人怕李青逃跑,声调尽量温和。</p>

    李青见确实没人了,这才关上门,并上了锁。</p>

    群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