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p>
“嗯,跟父皇,你哪里不开心?”</p>
“儿臣”朱佑樘迟疑了下,问:“父皇,你不喜欢母妃了吗?”</p>
朱见深懵了下,哑然失笑:“母妃给你的?”</p>
“母妃没,是我自己看出来的,父皇你没以前喜欢母妃了。”朱佑樘怏怏不乐,“也没以前喜欢我了。”</p>
朱见深不禁莞尔,随即,严肃起来:“你可知皇帝是什么?”</p>
“一国之君。”朱佑樘。</p>
“是啊,一国之君。”朱见深点头认可,道:“既是一国之君,自然要以国事为重,好丈夫、好父亲加在一起,也比不过好皇帝!”</p>
顿了下,又:“当然了,父皇还是喜欢你的,也喜欢你母妃,只是公务繁忙,没那么多时间而已。”</p>
朱佑樘反驳:“父皇有时间,您去万姨娘那里可勤快了,您要没时间,也不会让皇奶奶帮您选妃了。”</p>
朱见深脸一黑,哼道:“啰嗦!”</p>
“”朱佑樘低下头,心中委屈。</p>
“行了,你都七岁了,怎么还跟个孩儿似的,身为太子要扛起自己的责任。”朱见深淡淡道,“好好学习,才是你当下要做的。”</p>
“儿臣明白,”朱佑樘点了点脑袋,希冀的问:“父皇能教儿臣吗?”</p>
“当然可以!”朱见深微微一笑,“走,去内殿。”</p>
“嗯,好。”家伙开心了。</p>
</p>
朱见深写下两个大字,道:“告诉父皇,这两个字念什么?”</p>
“制衡!”</p>
“何为制衡?”</p>
“相互制约,保持平衡。”朱佑樘自信的。</p>
“制衡对皇帝的意义是什么?”</p>
“这个”朱佑樘答不上来了。</p>
朱见深笑了笑,却道:“你是只知其表。”</p>
“白了,制衡对皇帝的意义就是,帮皇帝坐稳皇位,亦是御下段。”朱见深道,“重点不在制,而在衡,制是段,衡是目的”</p>
儿子已有了基础学识,是时候教一些帝王术了。</p>
朱佑樘听得认真,难得父皇有空,他不想让父皇失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听课。</p>
朱见深讲了一阵儿后,道:“有什么疑惑,亦或有想法、问题,尽管出来。”</p>
“父皇,如今大明四海昌平,百姓安居乐业,现在也没什么仗可打了,儿臣以为若要大明更好,只能在文治上下功夫。”朱佑樘完,心翼翼地问:“儿臣的可对?”</p>
“不为错!”朱见深点头,“列祖列宗有德、圣明,给大明后继之君打造了牢固的基础,不过四海昌平,安居乐业这样的词儿,听听也就得了,莫太当真。”</p>
朱见深略带嘲讽的:“就好比文人花团锦簇的文章,辞藻华丽,看着舒心,却无甚营养。”</p>
顿了下,道:“不可否认,现阶段而言大明需要文治,但在此之前,你首先要考虑的是,重用文臣后,你能否驾驭的住?”</p>
“我?”</p>
“就一个比方。”</p>
“喔。”朱佑樘想了许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诚实道:“儿臣也不知,请父皇教我。”</p>
“欲扬先抑。”朱见深道,“早在太祖、太宗时期,他们就开始打压文官,但他们文治方面就差了吗?</p>
并不差!”朱见深问:“你可知这是为何?”</p>
“因为太祖、太宗英明。”朱佑樘了个不会错的答案。</p>
朱见深失笑,道:“因为文官上面有武将压着,而太祖、太宗对军队有着超高的掌控力,这也是他们有大作为的根本所在。”</p>
“你记着,若想有作为,必须要做一个实权皇帝!”朱见深这句话的时候,前所未有的认真。</p>
朱佑樘点头:“儿臣记住了。”</p>
“重复一遍!”</p>
“若想有作为,必须要做一个实权皇帝!”朱佑樘重复。</p>
朱见深道:“以后每天早起,在心里默念一遍。”</p>
“儿臣谨记。”</p>
朱佑樘点点头,又问:“父皇,怎样才能做一个实权皇帝啊?”</p>
“看父皇是怎么做的就可以了。”朱见深傲然道。</p>
“那要是儿臣做不到父皇这般,难道就不能重视文治了吗?”朱佑樘弱弱的问。</p>
朱见深给予肯定答复:“不能!”</p>
“这样算不算因噎废食啊?”</p>
“你压不住文官,还要重用文官,那才叫因噎废食。”朱见深道,“制衡,国之权衡也,儒家可用,却不可尽信,懂吗?”</p>
“儿臣不太明白。”朱佑樘到底也才七岁,听得有些吃力。</p>
朱见深换了个通俗易懂的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p>
“儿臣明白了。”朱佑樘道,“皇帝压不住臣子,臣子便没了规矩束缚,他们就会做坏事,是这样对吧?”</p>
“嗯,不错。”</p>
朱见深有了笑脸,难得夸奖:“你可算是到点子上了。”</p>
这种引导性的教育,远比直接给答案有效。</p>
朱佑樘也很开心,父皇总算是夸奖他了。</p>
</p>
</p>
一堂课下来,也快到了午膳时间。</p>
朱佑樘希冀道:“父皇,中午咱们跟母妃一起吃吧?”</p>
“不了,朕去看看宸妃,还有你弟弟。”</p>
“好吧。”朱佑樘脸上的笑敛了起来。</p>
朱见深道:“怎么,你又不开心了?”</p>
“没,没有。”朱佑樘慌忙摆着胖,“父皇去吧,儿臣没有不开心。”</p>
“嗯。”朱见深起身道,“寻常百姓家,家中长子都要为家分忧,父母忙时,要照顾弟弟妹妹;</p>
你身为皇家长子,倒也不用你照顾弟弟妹妹,但,争宠可就不对了。”</p>
朱佑樘脸上一热,讪讪道:“父皇的是,儿臣知错。”</p>
“这还差不多。”朱见深嘟哝了句,终是不忍打压过甚,道:“中午跟你母妃一起吃吧。”</p>
“哎,好的,谢谢父皇。”朱佑樘开心许多,“儿臣恭送父皇。”</p>
</p>
宸妃已坐完月子,正在床边给儿子读书听,刚满月的儿子哪里听得懂,但她不管。</p>
什么叫耳濡目染,这就是了。</p>
她知道会不大,但她想努力一下,实在是收益太大了。</p>
儿子睡熟了,她声音了些,依旧没停,直到奴婢汇报皇上来了,她才放下书。</p>
刚走没两步,朱见深就走了进来。</p>
“臣妾参见皇上。”</p>
“免礼免礼。”朱见深心情不错,“儿子睡了?”</p>
“睡了。”宸妃点点头。</p>
奴婢们一听这话,还以为皇上想干点儿什么,不着痕迹地退出内殿。</p>
朱见深走上前,看着熟睡的儿子,嘴角露出久违的慈父笑。</p>
前两个儿子过早夭折,三儿子的成长他参与不多,对这个新儿子,他很爱惜。</p>
“睡得真香”朱见深伸出食指拨弄了下儿子的脸蛋儿,忽见床头的春秋,他不由失笑。</p>
“他现在任嘛不懂,你这是做无用功罢了。”</p>
朱见深这段时日常过来,自是知道宸妃的所谓早教。</p>
宸妃却道:“试试嘛,万一有用呢?”</p>
“你呀”朱见深苦笑,宸妃想的什么,他如何不知?</p>
不过,他并未打击她,一来,宸妃有些想法很正常,且她又没明;二来,他也想给太子一些危感,不让其太过顺遂。</p>
他做太子时吃过的苦,也想让下一代体会一下,如此,更有利其成长。</p>
谁让他是太子呢。</p>
未来的接班人,多磨砺磨砺很有必要。</p>
宸妃问:“皇上,昨儿你给儿子起名来着,可想好了?”</p>
“朕想想哈。”朱见深脸上一热,陷入沉思,不过这次他没什么压力,又不是给太子起名,只要按照祖宗家法,差不多就成了。</p>
不到半刻钟,他就有了答案。</p>
“杬,意义优美,寓有豁达之意,有乔木便以杬为名,望他能茁壮成长。”朱见深。</p>
宸妃欢喜,觉得比‘樘’字好听。</p>
“谢皇上赐名。”</p>
朱见深好笑道:“这有什么好谢的,朕给自己儿子起名,还要你谢?”</p>
“臣妾开心嘛。”宸妃讪讪一笑,忙道:“快到午膳时间了,皇上不妨在臣妾这儿用膳吧?”</p>
“也好。”朱见深点点头,伸又摸儿子。</p>
宸妃心花怒放,“皇上先陪佑杬,臣妾去让人准备。”</p>
不知是朱见深重了,还是婴儿睡饱了,宸妃前脚刚走,家伙儿就醒了,睁眼看到老子那张黑胡子大脸,顿时哇哇大哭。</p>
“别,别哭!”</p>
“”</p>
婴儿确实不哭了,不是他听话,而是老子的摁住了他口鼻。</p>
朱见深捂了片刻,忽的醒觉这样不好,便松了。</p>
一松,婴儿继续大哭,朱见深顿时忙脚乱起来:</p>
“来人,快来人”</p>
所幸宸妃听到动静,很快回来,抱起儿子晃了一阵儿,婴儿便不哭了。</p>
朱见深有感而发:“术业有专攻啊!”</p>
宸妃:“”</p>
</p>
午饭后,朱见深又多留了一阵儿才离开,刚到乾清宫,汪直就来求见。</p>
年轻火气旺,见西厂组建的差不多了,就想拉出去溜溜,办个大案让皇上看看他的能力。</p>
对此,朱见深当然支持,他开办西厂就是为了震慑群臣。</p>
“只要证据确凿,无论是谁,尽可拿办!”朱见深道:“有朕给你撑腰,放开脚。”</p>
汪直热血沸腾:“奴婢遵旨,定不让皇上失望!”</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