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少年衣着不算华丽,却十分得体,且没有一点补丁,显然家境殷实。</p>
他立定站着,望着院墙愣怔出神,浑然不觉身边有人在打量他。</p>
“喂,看什么呢?”</p>
少年一个激灵,转过头看向李青,似乎有些生气。</p>
李青好奇道:“你傻站在这儿干什么?”</p>
少年年龄不大,却是有些老成,转过头,轻哼:“路是公家的,我在这儿碍着你了?”</p>
“呵,”李青笑了,清了清嗓子,道:“这是我家门口,麻烦你让让。”</p>
“这是你家?”少年微微吃惊,试探道:“那你能带我去你家坐坐吗?”</p>
“不能!”</p>
“为何?”</p>
“你不懂礼貌。”李青翻了个白眼儿。</p>
少年疑惑,皱着眉:“我如何不懂礼貌了,我好像没影响旁人啊?”</p>
“懒得跟你,我要回家了,烦请你离开。”</p>
少年更疑惑了,“你要回家回便是了,干嘛非要让我离开。”</p>
顿了下,他好似明白了什么,退到对面墙角,又往一旁挪了挪,道:“这总不是你家门口了吧?”</p>
李青:“”</p>
他没有钥匙,总不能当着少年的面跳院墙吧?</p>
李青无奈,眼珠转了转,狐疑道:“你该不是个贼,过来踩点的吧?”</p>
“你”少年怒了,“你少含血喷人。”</p>
“那你赖在我家门口做甚?”</p>
“这里,”少年指着脚下,一字一顿:“不是你家门口。”</p>
李青有些恼火,要不是看这少年岁数,他都想一拳打晕了。</p>
大白天跳院墙让人看见,影响着实不好,少不得这少年会大肆宣扬,甚至报官。</p>
虽才上几句话,李青便已看出,这是个叛逆少年。</p>
且还是个家境不错的叛逆少年。</p>
这种情况下,你越是强势,他越要反抗。</p>
李青索性也不跟他掰扯了,走到少年身边,循着他的目光去看。</p>
少年倒没什么,仿若老僧入定一般,根本没被他影响。</p>
过了会儿,李青诧异道:“你在看那些竹子?”</p>
少年有些无奈,“你不是要回家吗?”</p>
“竹子有什么好看的啊?”李青觉得有趣。</p>
“这跟你没关系吧?”</p>
“你看的是我家竹子。”李青。</p>
少年:“”</p>
“都晌午了,回家吃饭去吧,”李青道:“你若喜欢,回头我砍两棵送你。”</p>
“可使不得。”少年转过身,正色道:“万物皆有理,它活得好好的,你却因我砍了它,这便是不讲道理。”</p>
李青愣了下,哑然失笑:“看不出来,你还挺讲道理。”</p>
“这是自然。”少年淡淡,接着,转过身继续看青竹。</p>
这时,一道声音倏地响起:</p>
“逆子,你不在家好好读书,瞎跑什么?”</p>
隔着一段距离,中年人已经开始撸袖子了,随即见李青目光移向他,中年人火气似乎消了些,人也变得斯文起来。</p>
“我儿,快随为父回家。”</p>
“我不饿。”少年不为所动,“父亲你不用管我。”</p>
中年人额头青筋直冒,却是忍下了,似乎是李青在一旁的缘故,他没有立即发火,缓步走上前,重复道:“我儿,快随为父回家。”</p>
这语气充满威胁。</p>
然,少年人依旧淡然,摇头道:“父亲,我真不饿。”</p>
李青惊奇,中年人显然是个家境殷实的书香门第,这种家庭的人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子女对长辈也都是又敬又畏,不存在叛逆之。</p>
可这少年真难得。</p>
李青可以想象,若是放在后世,这少年妥妥是个大号熊孩子。</p>
还好,这时代最重礼法,少年虽叛逆,却也讲道理。</p>
确实讲道理,连砍个竹子都要讲道理!</p>
真是有趣李青拱道:“听兄台这口音,不像京师本地人啊?”</p>
中年人忙还了一礼,“鄙人祖籍浙江,近几年才搬至京师,犬子顽劣,让公子笑话了。”</p>
李青轻笑摇头:“令郎率真淳善,未来定有大成就。”</p>
中年人苦笑,转而看向少年,平复了下心情,道:“云,随为父回去吧,先生还等着呢。”</p>
“父亲,我不想听他讲课。”</p>
</p>
“听话。”中年人咬着牙。</p>
这斯文人快破防了李青用肩膀顶了顶少年,“快跟你父亲回去吧,你若喜欢我家竹子,明儿个再来便是。”</p>
名唤云的少年纠结了下,对中年人道:“父亲,先好,他若还迂腐不化,你可别怪我气他。”</p>
“你”中年人彻底褪去斯文,咬牙道:“你都气走三位先生了,你气走他试试?”</p>
罢,不再顾忌礼态,抬揪住少年耳朵:“你回不回去?”</p>
“回回回,疼,父亲撒。”少年叛逆,却也不死犟。</p>
此时这呲牙咧嘴的模样,才符合他的少年身份李青忍俊不禁,帮着劝道:“听父亲的话,别让他生气。”</p>
中年人尴尬笑笑,“让公子见笑了,犬子顽劣惯了,实在是不用些粗鄙段,制不住他。”</p>
李青含笑点头,表示理解:“快回去吧云。”</p>
“我不叫云,哎呦呦,疼,父亲下留情”少年的惨叫告饶声逐渐远去。</p>
</p>
“呼可算是走了。”</p>
李青好笑摇头,左右瞧了瞧,见四下再无人,一个旱地拔葱翻过院墙进入院儿。</p>
“嗯”李青伸了个懒腰,准备去果树下憩一会儿,走了两步却又顿住,折身来到院墙处的一片青竹前。</p>
这竹子应该是整个移植过来的,足有擀面杖那般粗,长得还挺直溜,眼下虽是中秋了,却还是青翠欲滴,很是喜人。</p>
是好看。</p>
可好看归好看,却也不至于让一个少年茶饭不思吧?</p>
李青挠了挠头,嘀咕道:“这伙儿,指不定有些毛病。”</p>
来到躺椅前躺下,就着凉爽秋风,李青很快睡了过去。</p>
</p>
‘嗒嗒嗒’</p>
一连串脚步声传来,李青缓缓睁开眼,知道是朱见深,便起身去了客堂。</p>
少顷,就听到开锁声。</p>
接着,朱见深的声音响起:“不得允许,任何人不得进来。”</p>
“是。”</p>
“吱呀”门被打开后,紧接着又被关上,朱见深走进院儿,四处瞅了一眼,继而往客堂走去。</p>
“先生在家吗?”</p>
他提前唤了声,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李青听见。</p>
“在呢,进来吧。”李青回了句。</p>
脚步声骤然加快,顷刻间,朱见深就出现在李青视野。</p>
“先生什么时候回来的啊?”</p>
“昨儿个刚到京师。”李青扬了扬下巴,“坐。”</p>
“哎。”朱见深在他对面坐下,问:“朝鲜那边都忙完了?”</p>
“忙完了。”李青点头,“国事如何?”</p>
朱见深得意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现阶段朕一不二!”</p>
“少得意,我问的是国事。”李青看不惯他这嘴脸,道,“我问你,这几年大明财政税收如何?”</p>
“那还用?”朱见深呵呵笑道:“日本国那边源源不断地输送金银,国库、内帑充实的紧,根本花不”</p>
他倏地住口,这话可不能轻易。</p>
李青沉吟道:“若是抛开日本国的生意呢?”</p>
“这个”朱见深脸上的笑意敛去了不少,“有所下滑,这两年天灾多些,河南、山东、河北数省老是大旱,朕免了受灾地方赋税,赈灾又花掉了一批,但这不是有日本国贸易嘛?”</p>
李青叹了口气,转而问:“海商方面呢?”</p>
“这个利润也下滑了。”起这个,朱见深神色凝重起来,“利润下滑本在情理之中,随着贸易持续推进,大明商品的稀缺性逐渐降低,利润走低属于正常现象,问题是”</p>
朱见深苦笑道:“没以前那般畅销了,富绅目光短浅,只要有得赚他们就卖,搞得朝廷贸易数额持续走低”</p>
他有些愠怒:“朕真想全面关闭民间海洋贸易,如日本国那般,尽数掌握在朝廷中。”</p>
“这万不可行。”李青摇头,“总要让利民间,不然你权柄再大,也一样会出乱子。”</p>
“唉朕担心的是,照此发展下去,终究会告别大明商品不愁卖的时代。”朱见深忧虑,也不解,“先生,你去过海外,你这是为何呢?”</p>
李青叹道:“还能为何,受气候影响,收成少了,人也变穷了呗。”</p>
“气候难道海外也大旱?”朱见深惊奇。</p>
“不全是大旱,准确是寒冷。”李青道,“你没觉得气候变冷了些吗?”</p>
朱见深愣了下,惊诧道:“你也有这感觉?”</p>
“不是我也有,而是事实。”李青苦涩道,“且越往后越冷。”</p>
“啊?”</p>
朱见深惊坐而起,“先生,你这这就有些危言耸听了吧?”</p>
“尚书有云:三年丰,三年歉,六年一灾,十二年一大灾;天象变幻无常,有好有坏,岂会一直坏下去?”</p>
朱见深对李青这个法,持怀疑态度,在他看来,这就是正常的天象变幻,过了这几年就好了。</p>
李青默了下,道:“你知道什么是冰河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