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57章 顽强的张璁
    李青眉头一挑,“确定?”</p>

    “这我怎么确定?”李雪儿闷闷道,“都还没做出来呢。”</p>

    李青哑然,笑笑道:“挺好了,有进步总是好事。”</p>

    顿了顿,“你什么时候回去?”</p>

    “我来之前做了安排。”李雪儿道,“你之前不是助我修炼的嘛。”</p>

    “这个”</p>

    “待大哥忙完,我与他一起回去,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回去吧?”</p>

    “可以!”李青颔首。</p>

    </p>

    </p>

    金陵。</p>

    南直隶六部衙门之一的吏部。</p>

    杨慎最近有些烦。</p>

    不是因为他爹的辞官还乡,而是迎来一个新同事。</p>

    张璁!</p>

    对这厮杨慎没有丁点好感,不仅是此人跟父亲不对付,杨慎对其秉性也是瞧不上,昔日,就继统继嗣上争论之时,这厮为了讨好皇帝,竟不顾大礼,一个劲儿跪舔。</p>

    这让传统文人出身杨慎很是鄙视。</p>

    不过,虽然瞧不起,两人倒也没有冲突,这主要是杨慎一直被老子压着不得晋升,两人没有冲突的会。</p>

    无奈冤家路窄,这下两人都来了南直隶任职,在一个衙门不,还算是平级,都是吏部侍郎。</p>

    整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矛盾自然而然不可避免。</p>

    杨慎瞧不起张璁,张璁也瞧不起杨慎。</p>

    认为他这个状元郎都是托其父的关系,根本没什么含金量。</p>

    进京赶考七次,落榜七次的他太清楚中进士的难度了,哪有一考就中,一中就是状元郎的?</p>

    这要是没猫腻,谁信啊!</p>

    正所谓恨屋及乌,跟杨廷和不对付的张璁,自然不爽杨慎。</p>

    相互瞧不起,又在一起共事,能和平相处才怪。</p>

    这不,刚俩人一言不合,又对喷了。杨慎骂张璁只会阿谀谗谗,没有一点操守;张璁骂杨慎依仗父荫,高分低能</p>

    若不是有人拉着,两人非得上演全武行不可。</p>

    末了,张璁拂袖而去,杨慎生着闷气。</p>

    “自己是庸才,看谁都是庸才”杨慎愠怒,“一个七次科举,七次不中的庸才,也好意思质疑我?”</p>

    “杨大人息怒,息怒”您的才具,想来皇上很快就会重新启用,至于张大人他哪能跟您比啊,估计永无回京之日。”</p>

    大明是两京制,南直隶亦有行权特权,可相比京师没法比。</p>

    南直隶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宁在京师做侍郎,不在南京做尚书。</p>

    这终究不是理想的政治舞台,所有人都是削尖脑袋想往京师去。</p>

    而杨慎</p>

    出身状元郎不,老子更是当朝第一权臣,今虽下野,余威仍隆,京师门生故旧,拥有庞大的关系,尤其杨慎这般年轻,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与他交好绝对好处多多。</p>

    这也是张璁拂袖而去的原因。</p>

    没人向着他!</p>

    不过,杨慎却不喜欢被人这般恭维,他觉得这些人本质上跟张璁没有任何区别。</p>

    都是为了仕途,可以摒弃道德的人。</p>

    只是,他却忽略了,不是所有人都如他那般天才,也不是所有人都如他有那么一个牛逼轰轰的老子。</p>

    要知道,那可是杨廷和啊!</p>

    正德朝第一权臣,甚至在正德皇帝驾崩,新帝未登基的时间段内,他就是大明有实无名的皇帝!</p>

    哪怕新帝登基后,朝局也几乎是杨廷和的一言堂,皇帝都不敢驳他面子。</p>

    人走茶凉,可这茶过于滚烫了。</p>

    ‘一时半会儿’根本凉不了,因为其在位时聚拢了太多的共同利益团体</p>

    不过,张璁却与杨慎完全不同,根本没有丁点道德洁癖!</p>

    因为他是吃过苦的,一次次科举,一次次落榜,对得之不易的仕途,更觉弥足珍贵,一次次的打压,并没有击垮他意志,反而让他信念愈发坚定。</p>

    ——我张璁必须要混出个人样来!</p>

    杨慎对上赶着的人冷脸相对,他却可以做到拿热脸贴人冷屁股。</p>

    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即便他主动结交,也没人领情。</p>

    </p>

    无他,在众人眼中,张璁没有丁点可结交的地方,一个同时得罪内阁、六部九卿,被皇帝牺牲的人,谈何政治前途?</p>

    哪怕张璁表白皇帝还会启用他,也没人相信!</p>

    不过张璁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犹如打不死的强,这个人不领情,他就换一个人,这个部门不领情,他就换一个部门</p>

    在他的坚持不懈下,还是取得了些成果,虽还不足十人,他却倍加珍惜。</p>

    于是,从杨慎那儿受了一肚子气的张璁很快平息怒火,继续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p>

    出了吏部,他直奔刑部,找上了刚结交,关系还不稳的刑部主事。</p>

    “子实兄,张璁又来叨扰了。”一进府衙,张璁便拱作揖,折节下交都不足以形容。</p>

    一个侍郎如此礼遇一个刑部主事,很难不让人动容,哪怕前者前途渺茫且名声不好,也很难让后者升起恶感。</p>

    “张大人客气了。”刑部主事桂萼匆忙起身还礼,含笑道,“大人还挺清闲。”</p>

    “唉”张璁苦笑,“有状元郎在,哪有我这个七次落榜出身的庸才指画脚的资格啊?”</p>

    “哎?张大人过于自谦了。”桂萼打着官腔,“科举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张大人屡败屡战,此等坚毅,才是文人风骨。”</p>

    顿了顿,“英雄不问出处嘛!”</p>

    “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子实兄这个朋友,张璁交定了!”张璁心中涌出一阵感动,“张璁有一番真心,子实兄可愿给一个会?”</p>

    “呃,张大人抬举了。”桂萼苦笑道,“下官只是个刑部主事”</p>

    “那又如何?”张璁正色道,“如你方才所言,英雄不问出处,想他杨廷和最初不也是个在翰林院抄书的吗,子实兄又怎知今日的刑部主事,他日不会入阁拜相?”</p>

    只一句话,便让桂萼心潮澎湃。</p>

    然,也只存留了一瞬,继而冷静下来,“唉,张大人笑了。”</p>

    “我没有笑。”张璁十分认真,“子实兄真以为我被皇上放弃了?并不是!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那般施压,皇上都没贬我的官,还不能明什么吗?当初他们可是主张让我卷铺盖走人”</p>

    张璁深吸一口气,道:“不瞒子实兄,我很快就要杀回去,你知道的,我在官场没什么朋友,可正因如此,我对朋友倍加珍惜。”</p>

    着,他不屑道:“那群人一味奉承杨慎,却忽略了人家杨慎从不缺追随者,他日回京人家还能记得他们谁是谁?”</p>

    顿了下,真诚道:“如若子实兄愿与我结交,他日我必带你一起回京!”</p>

    “相信我,这个‘他日’并不遥远,就在今年!”张璁斩钉截铁,“我有十分把握,皇上一定会召我回京!”</p>

    “我张璁可以指天发誓!”</p>

    桂萼动容。</p>

    试问,又有几人不想飞黄腾达?</p>

    如张璁所,人家杨慎是什么人物,连尚书都对其客客气气,自己一个主事就是想巴结,也没会巴结,至于张璁</p>

    雪中送炭又岂是锦上添花能比拟的?</p>

    风险是大了点儿,可回报着实丰厚!</p>

    退一步,哪怕失败了也没啥,顶多损失一点名声,一个主事的名声并不值钱!</p>

    念及于此,桂萼长长一揖,“秉用兄如此抬爱,桂萼岂敢不真心以对?”</p>

    “好!”张璁欣喜,“子实兄可有暇?”</p>

    桂萼看都没看还没处理完的公务,“有的。”</p>

    “哈哈今日我做东,去新开的威武楼酌两杯如何?”</p>

    “固所愿不敢请耳。”桂萼含笑颔首。</p>

    </p>

    威武楼,雅间。</p>

    两人对饮酌,从日常琐事谈到诗词歌赋,又从诗词歌赋谈到国事朝政。</p>

    饮了些酒,真心话自然也多了,两个郁郁不得志的人,不可避免的开始指点江山</p>

    桂萼叹道:“我大明立国至今,纵观史册绝无仅有,实乃一大幸事啊,然,朝中重臣却多数不思进取,一味求稳,岂不闻,中庸之道俨然与时代格格不入,长此以往下去,势必拖后腿啊!”</p>

    “子实兄所言甚是,如今之势,除弊革新迫在眉睫,皇上亦有如此打算,奈何”张璁为桂萼添上酒,叹道,“外有悍臣,内有太后皇上空有一番抱负,却是束束脚,无法致力于改革。”</p>

    桂萼一口闷了杯中酒,愤愤然道:“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也不为过!”</p>

    “的好!”张璁精神振奋,哈哈笑道,“既然他们尸位素餐,那咱们当也不用客气!”</p>

    桂萼眼眸闪烁,试探道:“秉用兄可是有了回京之策?”</p>

    这次,换他给张璁斟酒了。</p>

    张璁呵呵一笑,道:“子实兄以为皇上为何总是束束脚?”</p>

    “自然是”桂萼顿了下,没敢直接道出,委婉道,“皇上年少,主少好欺。”</p>

    张璁却是没什么顾忌,直言道:“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继孝宗皇帝嗣罢了。”</p>

    桂萼微微一怔,继而失惊道:“秉用兄的意思是?”</p>

    张璁一口饮尽杯中酒,把玩着酒杯,冷冷道:</p>

    “这大礼也该重议议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