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尤以春好。</p>
二月春,万物初步复苏,枝头发出嫩芽,野花初步绽放,一股春风来,吸上一口,沁人心脾。</p>
车轱辘一圈圈转动,留下规整平行的车辙印儿,马鞭间隔许久才轻挥一下,马儿也只是轻甩了下尾巴,慢慢悠悠,四平八稳。</p>
李青眯着眼睛,闻香,看景,面容沉静,平和。</p>
车帘掀开,唐伯虎猫着腰走出来,与李青并肩而坐,伸了个懒腰,舒服的呻吟,“呼,真舒服啊。”</p>
“醒这么早?”李青依旧眯着眼,目视前方,“才刚出金陵城,还有好一段路程呢,你可以多休息一下。”</p>
“睡饱了。”唐伯虎换了个舒服的坐姿,“出来游玩不就是为了沿途风景嘛,整日待在车厢内有甚意思?这一路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怎能错过。”</p>
李青笑笑。</p>
时下气温回暖,又是天气清朗,倒不担心唐伯虎着了凉。</p>
“啊哈”唐伯虎打了个哈欠,精神头更好了些,“金扬苏杭,扬州当是先生最少去的地方吧?”</p>
李青回想了下,点头道:“好像还真没特意去玩过,当初只是常去苏杭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扬州的名气就稍稍弱了些,嗯,不过烟花三月的扬州,想来定也极好。”</p>
“那是!”唐伯虎大口呼吸春风,啧啧叹道,“只可惜啊,如今已不再年少,再不能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p>
李青失笑。</p>
“你这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头,现在还有市场呢。”</p>
“没用了啊,都这把老骨头了”唐伯虎苦笑摇头,接着,望向远处天边,轻轻道,“风流才子俏佳人,弹指即老,刹那芳华。唉,只恨时间太短,再来百年才解恨。”</p>
李青轻轻点头。</p>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当真是弹指即老。</p>
“百年哪里够?”李青笑着,“五百年吧,五百年就够了。”</p>
“五百年,五百年”唐伯虎一阵心疼,“熬不住的话,不妨就势一躺,没人怪你什么。”</p>
李青只是笑。</p>
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那么深的感情,如何收?</p>
怎能收?</p>
一个合格的赌徒,不倾家荡产是不会收的。</p>
李青不是赌徒,本质上却与赌徒一般无二。</p>
见他如此,唐伯虎自然明白自己白了,不过也没有太过失望,李青若能听劝,又怎会轮得到他来劝?</p>
“哎呀,这春色真好啊。”</p>
“是啊,真好。”李青颔首,“明年还有。”</p>
是吗</p>
唐伯虎莞尔一乐,道:“这算不算吃着碗里,望着锅里?”</p>
“哦?哈哈当如此,当如此”</p>
朗朗笑声和着春风,传的好远好远,最后埋葬在这醉人春天里。</p>
马车不疾不徐,这大概是被李青驱使的所有马儿中,最享福的了。</p>
二人不刻意赶路,边走边看边赏玩,颇有闲情雅致,一路吃喝玩乐,两百余里的路程,愣生生走了半月。</p>
许是新鲜使然,李青觉得春日之扬州,犹胜苏杭。</p>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春风柳上归,家家春鸟鸣。</p>
比之苏杭,扬州少了些许繁华,多了不少烟花,好似画中一般</p>
二人漫无目的,走哪儿算哪儿,享受春风,享受烟花李青心境祥和,心情好极。</p>
大明朝的扬州有烟花柳巷,有清红倌人,独没有‘扬州瘦马’。</p>
贫富差自是有的,富的自也是脑满肠肥,穷的人也不至于吃不上饭。</p>
能吃上饭,还能吃饱,不过是吃的差罢了,可生存总是有了保障。</p>
如此情况下,自不会再出现那般病态之风气。</p>
谁言付出没有回报?</p>
李青的努力,在他影响下历代大明皇帝的努力,一直都有回报,都在回报,只是有的显眼,有的不显眼,前者体现在赋税、边防、军武;后者则体现在社会结构,百姓日常,不过是朝廷更关注前者罢了。</p>
由于许多坏风气,被直接扼杀在萌芽之中,没有经历坏,倒也没多大感触。</p>
事实上,李青也不知道‘扬州瘦马’。</p>
他只是觉得这里的景色好,百姓生活的也好,社会风气也不错,有逐步开放的迹象,少女逛街屡见不鲜。</p>
工商业的兴盛,工业的崛起,让女性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会,如:女红、纺织、胭脂水粉这些产业,女性犹胜男性。</p>
女人逐渐有了经济能力,这个男人主导的时代,对女人的容忍度也在逐渐提高,固有的观念开始松动</p>
当然了,这些大多体现在富庶的地方,亦或,工业兴旺的地方,还不算遍地开花。</p>
可李青知道,这种新兴风气正在逐渐扩散,可能速度不算快,但却不曾停下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p>
</p>
延续数千年的观念,若能用数十年上百年改变,已是不能再好了。</p>
李青很知足。</p>
扬州之富庶比苏杭稍逊,也没有金陵南直隶那般,大官如云,因此,这里的风气更能体现大明的民风。</p>
对女子少了些条条框框,也少了腐儒张口闭口女子如何如何</p>
戏园中,都少了男扮女的情况,甚至,偶尔还能看到女扮男,唐伯虎只觉新奇,李青却知道这是时代在进步。</p>
哪怕到了大明朝,哪怕是唱戏这种上不了台面的职业,也依旧是以男为尊,即便是草台班子,也是男性占比更大。</p>
即便是同样的水平,扮同样的角儿,女性的工钱也要少于男性。</p>
一叶知秋。</p>
相信未来的大明,媳妇儿不用熬成婆,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对待李青心情好极,笑口常开。</p>
这种付出得到回报的感觉,真的很好。</p>
大势不可逆,我便以势入,养势成大势,一点点改变,直到高高在上的官僚,乃至皇帝,都不得不顺应我营造的大势。</p>
直至</p>
寿终正寝!</p>
唐伯虎想不到这么多,也没这么大的感触,却能切身感受到大明在一点点变好,且势能很足。</p>
文人笔下的太平盛世,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大明一步步拔高盛世的标准。</p>
“今我大明才是真正的盛世啊”唐伯虎感叹,继而笑问,“不知比先生的那个璀璨盛世,又差了多少?”</p>
“差太多了,云泥之别。”</p>
“啊?”唐伯虎诧然,“云泥之别这个词,会不会太苛刻了?”</p>
“一点都不苛刻!”李青,“咱大明朝的普通百姓人家,能餐餐有肉吗?能在炎炎夏日享受冰爽吗?子女能个个读书吗?太多了,言之不尽。”</p>
唐伯虎愕然良久,问:“先生你的真是普通百姓?”</p>
“就是普通百姓,很普通的普通百姓!”李青,“从日常生活的体验感来,我那时代的百姓,比之咱大明朝的皇帝还要舒服呢。”</p>
“啊?这”唐伯虎苦笑自嘲,“时代局限了我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思议”</p>
“这就是事实!”李青。</p>
“人人生活都这么好,虽我华夏大地地大物博,可怎么供养的起啊?”唐伯虎好奇,他实在不理解,“餐餐吃肉,那得糟蹋多少粮食喂养禽畜?”</p>
李青笑了。</p>
“我那时代不缺喂养禽畜的粮食。”李青道,“一个青壮年的工人,一个月的工钱能买数千斤脱粒后麦子,至少二十石以上。”</p>
“一个月二十石?”唐伯虎震惊。</p>
执掌一县大事宜的县太爷,一个月也没这么多的俸禄啊</p>
“不敢想象,无法想象啊”唐伯虎啧啧惊叹,“这样的话,那的确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你不能以你那时代来要求现在的大明,也莫要给自己太大压力。”</p>
“嗯。”李青笑笑道,“一步一步来嘛,我有信心,有耐心,更有时间。”</p>
“你这样想我就放心了。”唐伯虎伸了个懒腰,道,“饭一口一口吃,事一件一件做,先活在当下才是正经,过多展望未来,反而会成为心理负担。”</p>
李青含笑点头。</p>
却听唐伯虎话锋一转,嘿嘿道:“那,今夜去青楼耍耍?”</p>
“你耍的动?”</p>
“不是有你的嘛。”</p>
李青难得有心情笑,揶揄道:“你看着我耍?”</p>
“这话到头了啊!”唐伯虎黑着脸。</p>
李青哈哈一笑:“素的可以,荤的就别想了,回头真给死女人肚皮上了,到时候我剧本都不好写。”</p>
“点秋香啊?”</p>
“可不嘛。”</p>
</p>
夕阳余晖下,两人笑笑,影子拉的越来越长</p>
</p>
在扬州赏玩了一个月,二人才兴尽,于三月下旬,再次启程,中途没再停留,直奔绍兴府。</p>
余姚。</p>
时值初夏,二人换上了薄衫,唐伯虎宛若年轻时那般,持折扇,轻轻扇风,虽老矣,仍飘逸。</p>
只是,终不再如年轻时那般惹人注目。</p>
如今的唐伯虎已没有了当初‘特色’,他那富有标志性的白发,眼下毫无违和感,自无人将他与唐伯虎联系在一起。</p>
这非是唐伯虎名气消弭了,而是上年纪的人,头发本就该是白色的</p>
不是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