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232章 你是金陵李家人?
    李青又开始了游逛</p>

    夏季,李青凭借着早已模糊不清的记忆,外加一张嘴,来到了三亚。</p>

    这时的三亚可不像后世,莫旅游圣地,甚至连大城镇都算不上。</p>

    当然了,李青来的这个地方,只是后世三亚的一部分,这里人管它叫三丫村。</p>

    炎炎夏日,李青自制了桌椅,又以篷布做了太阳伞,若非周边有赶海的人,且不乏妇人,他甚至都想只穿一个大裤衩。</p>

    饶是如此,李青这行为,在当地人眼中也和傻缺没两样。</p>

    大暑的天,跑来海边无所事事的晒太阳?</p>

    嫌不够热?</p>

    正常人谁干的出这样的事儿?</p>

    李青也不以为意,整日待在海边看日出,看日落,看潮水滚滚,一边惋惜没有冰饮。</p>

    时下的大明已然有了冰饮,可李青带不到海边来。</p>

    “记得当初,到处都是白花花的大腿,还有饱满的胸脯,唉,也就这海没啥变化,有清有浊有虾蟹”</p>

    李青咬住芦苇管,吸了口椰汁,苦闷道,“咋跟喝红薯茶似的,是因为品种不一样吗?”</p>

    一路行来,见识了太多疾苦,多少有些疲累,眼下一边看海景,一边回想模糊的记忆,倒也不错。</p>

    李青在三丫村待了半月,又是看日出、日落,又是听潮起、潮落,还参与了赶海捉虾蟹,好不尽兴,然后,又转去其他地方。</p>

    夏末,初秋</p>

    时间流逝飞快,不过,接下来的游逛,就比较乏味了,基本都是重复性的内容,再难发现新问题,李青便也收了穷游的心思。</p>

    假期虽长,可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容不得浪费。</p>

    </p>

    中秋前夕,李青敲响了海瑞家的大门。</p>

    开门的是海母,见是李青,颇为惊喜,忙邀他进家。</p>

    客堂。</p>

    李青与海母聊了下,这些时日去的地方,然后道:“其实,我是来道别的。”</p>

    “要走了啊?”</p>

    “嗯,准备回金陵了。”李青,“出来都一年多了,现在回去,还能赶得上过年。”</p>

    海母轻轻点头,道:“是该回去了,这边太遭罪了。”</p>

    “遭罪?”</p>

    “你这样的人家,来我们这儿,可不就遭罪吗。”海母笑着,“没必要没苦硬吃。”</p>

    李青也跟着笑了,道:“其实也还好,我不觉得是遭罪,无非是吃的差些,住的差些,穿的差些,这一路的收获挺大的,很值得。”</p>

    海母道:“要是大明的达官显贵,都如你这般好心肠,那平头百姓的生活,肯定会好上许多。”</p>

    李青微笑点头,轻声道:“许多事都急不得,急也没用,今日好一点,明日好一点,就很好了,纵观大明立国百五十年有余,一直都在慢慢变好,相信以后啊,还会越来越好。”</p>

    “你以后肯定能当大官。”海母由衷道,“这种话,官吏可不出来。”</p>

    李青忍俊不禁,刚想谦虚两句,却听门环扣响。</p>

    接着,门吱呀一声打开,海瑞诧异地走进院子,瞧见客堂的李青,这才释然,忙加快脚步,作了一揖,道:</p>

    “李公子”</p>

    “少礼少礼,我最不喜这些繁文缛节,咱们简单点儿。”李青还了一礼,笑道:“我这次是来告别的,我就要回金陵了。”</p>

    海瑞惊诧,“这两日便走?”</p>

    李青嘿嘿一笑:“准确,是再混一顿饭,就走。”</p>

    海瑞好笑又无奈。</p>

    “既如此,那我这就去整理账册,吃过饭,还请李公子去一趟学塾,看一看成果。”</p>

    李青知道,推辞只会让海瑞心里不踏实,点头答应,“好的。”</p>

    </p>

    海瑞一直记着账,整理的速度很快,不多时,交给了李青厚厚一沓,“都在这上面了。”</p>

    李青接过,到几十文,大到几十两,花在何处等等,巨无巨细,密密麻麻的蝇头楷,瞅得李青脑仁疼。</p>

    无奈,只好一目十行</p>

    “嗯,挺好的。”</p>

    “你仔细看了吗?”海瑞嘴角抽搐,他事无巨细的记下每一笔花销,可李青翻阅的速度,跟扇扇子似的。</p>

    </p>

    该不,李青确实有点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p>

    李青干笑道:“对你,我放心。还剩下多少银子?”</p>

    “三百五十六两七钱零五十文。”海瑞,“眼下几乎都达到李公子的预期了,这钱,你还拿回去吧。”</p>

    这也太有整有零了李青摇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好资助一千两就是资助一千两,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这是陷我于不义啊。”</p>

    海瑞哭笑不得,“这怎么能一样呢?”</p>

    “没啥不一样,这钱,我既花出去了,就不会再收回,余下的你看着来,怎么花由你决定,反正我马上就要走了。”</p>

    海瑞道,“你这一走,怕是很难再见,之后”</p>

    “不用报账了,我相信你的人品。”李青道,“要实在没地方花,你就留着听我完,这钱不是让你自个儿花销,而是让你代我行善,可好?”</p>

    海瑞摇头:“我怎好慷他人之慨?”</p>

    “别这么上纲上线嘛,”李青道,“你品德高尚我是了解的,可做官、做事,也要懂得变通才是,就如现在,你的拒绝,可是会让需要救济的穷苦人家水深火热,我这样,可对?”</p>

    海瑞一滞。</p>

    许久,缓缓点头。</p>

    海瑞吁了口气,道:“我非是迂腐之人,更不是有道德洁癖之人,我不是儒雅的谦谦君子,未来我若真有幸做了官,更不会。”</p>

    “这就对了!”李青赞了句,想了想,道,“拿纸笔过来,我给你写个地址,他日若遇到了实在无法解决的难处,可与我写封书信。”</p>

    顿了下,“当然了,我不一定能及时看到,可肯定能看到。”</p>

    海瑞摇头道:“公子好意,海瑞心领,然”</p>

    “你的拒绝,万一让未来的百姓父母官少了一个,是你的损失,还是百姓的损失?”李青问。</p>

    海瑞这次却很坚定,“这不是一个感念,朝廷有朝廷的规章制度,考不考得中看个人本事,即便真不中,我也不会投取巧。”</p>

    “没让你投取巧,只是让你多一道保障,未来进京赶考时,我至少能让你享受到公平。”李青。</p>

    海瑞笑着:“这个真不用,遇上事我能解决,遇上大事,也不想麻烦别人。”</p>

    顿了下,“公子留个地址也成,我也好将账册寄给你,让你知道钱花在了何处。”</p>

    李青:“”</p>

    “呐,就是这个地址。”</p>

    “永青侯府”海瑞大为吃惊,甚至有些难以置信。</p>

    李青打趣道:“你很意外?”</p>

    “你真的是金陵永青侯李家人?”</p>

    “骗你对我有啥好处?”</p>

    李青好笑道,“我姓李,金陵人,颇有家资这不奇怪吧?”</p>

    海瑞一想也是,可仍难掩激动,问道:“听人,李家发明了一种,以蒸汽驱动的船只航行的新型货船,可是真的?”</p>

    “是真的。”李青微微颔首,“朝廷早就颁布了诏书,大体内容你当也知道。”</p>

    海瑞:“李家将蒸汽专利无偿捐献朝廷,后朝廷又免费释放,这我都知道,可蒸汽真能让船只动起来?”</p>

    “诏书都颁发了,还能有假吗?”李青好笑道,“蒸汽的构造,我也无法给你复述一遍,原理嘛,倒可以一。”</p>

    “家里有烧水的水壶吧?”</p>

    “有的。”</p>

    “水烧开后会冒蒸汽,如果这时候把壶嘴堵上,你猜,会如何?”</p>

    海瑞沉吟了下,道:“大概会顶开壶盖。”</p>

    “嗯,就是这个理儿,只是大与的区别罢了。”李青,“太深奥的我也讲不来,等你以后去了江南,可以亲眼看一看。”</p>

    海瑞来不及深思,惊喜问,“都可以投入使用了?”</p>

    “大规模使用,也就近几年的事儿,眼下朝廷正在大力建设补给站。”李青笑着道,“你还没及冠,未来肯定能看到大明的蒸汽宝船出海远洋。”</p>

    海瑞幻想了一下,起身长长作了一揖,道:“李家之功,不弱于开疆拓土,更有甚之。社稷幸甚,百姓幸甚。”</p>

    “别这么激动嘛,坐,坐。”李青笑呵呵道,“达则兼济天下,李家受国恩重,如此也是应该。”</p>

    “是应该,可达者,又有多少真正的兼济天下,如此兼济天下?”海瑞正色道,“虽是应该,却也极其可贵。”</p>

    顿了下,他释然一笑,“李公子出自李家,是不该意外,在金陵,怕也唯有李家的家风,才培养出李公子这样的人。”</p>

    李青摸了摸鼻子,一时无言。</p>

    却见海瑞话锋一转,皱着眉道:“李家大善,皇上圣明,可难保不会吓到大富们。”</p>

    他忧虑道:“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p>

    如若李家不能以此牟利,怕是大明富人们对创新的热情,会大大降低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