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240章 人心都有一杆秤
    严世蕃呆愣好半晌,才总算明白了老爹的深意,不禁失惊道:</p>

    “父亲,这样可是”</p>

    “可是什么?”</p>

    “背叛!”严世蕃凝重道,“于文官而言,您这就是背叛,彻头彻尾的背叛。这后果,不可谓不严重,要知道,就连张桂二人,诸多时候都会‘表现’一把,以彰显自己的正直,您若”</p>

    严嵩抬下压。</p>

    严世蕃不言语了,只是心惊胆颤的看着父亲。</p>

    刚才还劝老爹支棱起来的他,此刻,只想劝老爹别这么卖力。</p>

    权力也是有定数的,就那么多。臣子势大,则皇权弱,皇权势大,则臣子弱,历来如此。</p>

    这不是什么秘密,但凡在权力中心待过,哪怕多读一些书,就能明白的道理。</p>

    “时代变了啊。”严嵩幽幽,“皇上不是弘治,也比正德稳重的多,更深谙权术之道,至少,这权力中心的地方,皇上是绝对的主宰,明里暗里都是。”</p>

    严嵩嗤笑道:“可怜很多人还在幻想弘治朝,还在对当初杨廷和独揽大权津津乐道,还在为杨慎‘仗节死义’热血沸腾呵呵,不肯接受既定事实的人,是不会进步的。”</p>

    可你这也太想进步了吧严世蕃震悚。</p>

    他纨绔,他品性不端,可他不是傻子,深知这里面有大恐怖。</p>

    他还是想老爹既能出人头地,又能和光同尘,如此,才能作威作福,才能吃香喝辣。</p>

    只要父亲能与同僚在一个利益团体,他就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也不会有人攻讦,甚至还会帮忙遮掩。</p>

    “父亲,您有点极端了。”严世蕃忍不住。</p>

    严嵩冷然一笑,哼道:“早在正德朝,老子就这么干过,且不止一次。如今,皇上已然彻底执掌权柄,我又有什么好怕的?不搏上一搏,这辈子都算白活了”</p>

    眼瞅着老爹越越激动,越越热血沸腾,严世蕃人都傻了。</p>

    “爹啊,刚才你不是这样式儿的啊?”</p>

    “刚才你的对,老严家能不能支棱起来,就看我了。”严嵩深吸一口气,“张孚敬如我这个年纪,还默默无闻呢,我又怎能服老?”</p>

    “”严世蕃真的要哭了。</p>

    鼓吹老子奋斗,不过是为了他自己能奢靡享受,狐假虎威,可若老子这么个奋斗法,那他还如何依仗父荫,作威作福?</p>

    这不白奋斗了吗?</p>

    除非,老爹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p>

    权力大到没人敢对付,亦或,权力大到都是老爹的人。</p>

    可这太难了。</p>

    比本本分分,还能坐上内阁首辅,还要难,难的多。</p>

    “爹啊,三思而后行,您这也太不稳健了”严世蕃苦口婆心。</p>

    严嵩勃然大怒,叱骂道:“把老子坑那么惨,还敢坏老子的心境,我惯的你”</p>

    #¥</p>

    “啊呀,爹啊,换条腿,换条腿踹啊,不是让你换条腿踹我,是让你踹我另一条腿啊,还是别踹了。”</p>

    严世蕃嗷嗷叫</p>

    </p>

    文华殿。</p>

    今日当值的是桂萼,张璁却没走。</p>

    办公桌案前,二人相对而坐,虽还未言语,却都知道对方所想。</p>

    “子实,我老了,你身子骨也不太行了,咱们干不了多久了啊。”张璁叹息,神情落寞。</p>

    接着,又是一笑,打趣道:“到了没坐上这内阁首辅之位,是不是有点不甘心?”</p>

    “实话?”</p>

    “我爱听实话。”</p>

    “何止不甘心啊,有时候甚至会想,你啥时候才能一病不起,一命呜呼。”桂萼大笑着。</p>

    张璁愕然,继而失笑</p>

    </p>

    好一会儿,他轻咳几下,才止住笑意。</p>

    “子实,你,未来史书会如何写咱们,后人又会如何评咱们?”</p>

    桂萼想了想,:“一条鞭法虽是我提出来的,可这项国策,你出力更大,且你是首辅,肯定要排在我前面。”</p>

    “呵呵还在愤愤不平啊?”张璁好笑道,“你不会真以为,咱们就能名垂青史吧?”</p>

    桂萼默然。</p>

    许久,</p>

    幽幽一叹:“我不是在愤愤不平,我的意思是史书之上,甚至后人评,你还不如我呢。你抢的不是风头,是一口黑锅。”</p>

    桂萼道:“刚开始只是一腔热血,渐渐地,才知晓这其中利害唉,回头仔细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历来变革之人,鲜有能成功的,便是成功,也大多没有好下场。相比之下,你我能做成这件事,且大概率还能全身而退,太难能可贵了。”</p>

    张璁怔了怔,失笑道,“还算你有良心,嗯,你觉得史书会如何写?”</p>

    “反正不会有多正面,”桂萼嗤笑道,“你,张璁,独断专行,打压后进,专权跋扈,心胸狭窄,当然了,我也不会好太多。谁让咱们坏了人家财路呢?”</p>

    顿了顿,“不过,有些事注定掩盖不了,就如燕王咳咳,就如永青侯。”</p>

    桂萼道:“永青侯多遭人恨啊,洪武朝,永乐朝那般跋扈狂妄,几近无法无天,可史书也只能对他的人品进行攻击,对他的功绩加以淡化,可事实就是事实,哪怕攻击人品,哪怕淡化功绩,你我,乃至读我朝实录的文人士子,只要不是憨货,都清楚他的贡献。”</p>

    桂萼看向张璁,微笑:“我相信,人心都有一杆秤!”</p>

    张璁眼眶湿润,吸了吸鼻子,道:“是啊,人心都有一杆秤。”</p>

    “无论洪武朝的永青侯,还是正统朝的永青侯,大家嘴上归,可究竟咋回事儿,都心知肚明,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张璁轻声道,“如今,又有一个姓李的进入权力中心,若他能延续前面两个姓李的,未来无论再如何打压三李,再如何鼓吹三杨,前者都会完爆后者。”</p>

    桂萼颔首:“起来,你我能做成此事,多赖他多次出相助,否则,只怕你我早就被赶出京师,然后郁郁而终了。”</p>

    “的是呢。”张璁苦笑道,“回想那阵儿最艰难的时刻,我是真的生无可恋,真要是散了那口气,眼下多半是枯骨一副唉。”</p>

    桂萼爽朗一笑:“熬过来了,就不提那些了。我还是相信,未来人对你我的评价,正面要大于负面。”</p>

    顿了下,玩味一笑:“至于眼下这位李国师,会不会延续前两个姓李的侯爷,嗯多半很难了。”</p>

    张璁想了想,微微点头:“平心而论,虽接触不算多,可这位李国师的确是有真本事的,做个首辅绰绰有余,只是前面两个太强了,简直离谱,他想与之齐平,难啊。”</p>

    “哈哈秉用兄,还有一个客观因素没呢。”</p>

    “哦?”张璁好奇。</p>

    桂萼乐道:“因为他不叫李青啊。”</p>

    “啊?哈哈”张璁跟着大乐,笑的直不起腰,一边轻捶桌面,“相比李青,李子这个名字却不像出自大人物,哈哈不,不过,我可以从张璁变成张孚敬,他未必不能从李子变成李青。”</p>

    “即便如此,也难。”桂萼。</p>

    张璁愣了愣,继而又是大笑:“对对,他还差一个永青侯,嗯,这就难了,皇上总不能撤了金陵李家的永青侯,改为”</p>

    到这,他忽的不笑了。</p>

    “怎么了?”</p>

    “子实,好像洪武朝的永青侯也是世爵吧?”</p>

    “嗯,还是太祖封的”桂萼了然,缓缓道,“不止如此,连府邸都是同一座,按理,都到景泰朝了,且洪武朝的永青侯早已故去,又无子嗣,犯不上再清算”</p>

    “哎?”张璁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你景泰皇帝如此,是不是为了让李青去夺另一个李青的气运,以便更好的统治群臣,治理江山?”</p>

    子不语怪力乱神,可鲜有完全不迷信的人。</p>

    哪怕这些读书人,多少都也信一些,甚至还有人为了仕途通达,给先人移坟,希冀挪一个风水宝地,能旺一旺自己。</p>

    当然,这样做的并不多</p>

    “这么就太牵强了,景泰皇帝这般做,多半是为了收拢皇权”桂萼笑了笑,道:“不玩笑了,正经的,这位李国师年前匆匆来了一趟,后又人间蒸发了,只怕此人并不迷恋权力场,甚至胸无大志啊。”</p>

    张璁摇头道:“他若真的安于享乐、清心寡欲,就不该来这权力场,他若真想独善其身,更不会去得罪人,来帮扶你我施行一条鞭法。”</p>

    桂萼微微颔首:“是这么个理儿,这个李国师还真是让人看不透,看不懂。”</p>

    “我相信,用不几年,他肯定会再入朝。”张璁道,“时代变了,大明文臣再难回到弘治朝,可多数人还未意识到。不久的将来,定会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代价。”</p>

    “这跟李国师回来有关系?”</p>

    “当然!”张璁道,“皇帝彻底掌权之后,不可避免会生出安于享乐之心,这点,李国师定然能预想到。”</p>

    桂萼缓缓点头,叹道:“只可惜你我大概是等不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