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p>
朱厚熜眉头紧锁,神情略显憔悴。</p>
黄锦:“皇上,不是议出了可行的发展策略了吗?”</p>
“当今之势,又岂是议出个国策就能化解潜在危的?”朱厚熜叹道,“如若每项国策都能如愿落实,又怎会有那么多王朝走向末路?国策的落实,才是重点!”</p>
“再者”朱厚熜苦笑,“这条路太陌生了,沿途的不确定性太大了,谁又知道会迎来什么挑战?”</p>
黄锦挠挠头,讪笑道:“不是还有李青的嘛。”</p>
朱厚熜默了下,摇头道:“别太神话他了,在万万人凝结的大势面前,无论是谁,都不过是螳臂挡车。”</p>
“呃刚才您不是未雨绸缪是好事,却不能处处束束脚吗?”</p>
“你倒是好记性”朱厚熜好气又好笑,随即长长呼出一口气,“算了,暂时不想这些了,唉,诸多事务缠身,真让人头疼”</p>
闻言,黄锦绕至他身后,帮他轻揉太阳穴。</p>
朱厚熜微眯着眼,沉吟道:“黄锦,你觉得献皇帝入太庙如何?”</p>
“这个呀”黄锦想了想,干笑道,“奴婢了也不算啊。”</p>
朱厚熜眼一瞪:“转移话题是不?”</p>
黄锦讪笑笑,道:“太庙那么大,又岂会容不下献皇帝一个神位?”</p>
“还来?”</p>
“皇上,奴婢是司礼监掌印不假,可这种事情,奴婢没有插嘴的份儿,这得看大臣们如何作想。”黄锦悻悻道,“真要奴婢,这事儿不能急,等皇上有了闲,再搬上朝堂为好。眼下这么忙,不宜内耗。”</p>
“你还知道内耗?”</p>
“近朱者赤嘛。”</p>
朱厚熜嘴角勾起,“这倒是”</p>
“奴婢这都是跟李青学的。”</p>
朱厚熜上扬的嘴角下垂,哼道:“走了个李国师,又来了个黄国师,呵,这可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呵呵,明个去国师殿报到吧。”</p>
“皇上这就太抬举奴婢了,”黄锦连连摇,“奴婢哪里能跟李青啊,奴婢错了。”</p>
“呦呵,聪明了啊?”</p>
皇上你都把不高兴写在脸上了,奴婢又不瞎黄锦干笑道,“奴婢跟皇上学的更多。”</p>
“德性!”朱厚熜哼了哼,“算啦,不该难为你一个奴婢,朕这些天也是身心疲倦,导致心情抑郁,不是冲你。”</p>
“奴婢都明白。”黄锦嘿嘿道,“要是骂两句奴婢能让皇上心情好些,奴婢心甘情愿。”</p>
“骂你能解决问题?”朱厚熜气笑道,“行啦,去忙吧,让朕静静。”</p>
“哎,奴婢告退。”</p>
黄锦行了个礼,退了出去。</p>
朱厚熜仰脸轻叹:“这一天天的这也忙,那也忙,没捞着实惠不,国帑反而日益萎缩”</p>
“皇上。”</p>
“咋又回来了?”</p>
“严大学士求见。”黄锦。</p>
朱厚熜深吸一口气,坐直身子,“宣。”</p>
少顷,严嵩缓步进来。</p>
“微臣参见”</p>
“免了吧。”朱厚熜摆了摆,“准备充足了?”</p>
“啊?呃勉强算是吧。”严嵩干巴巴道,“臣是为粮食问题的落实而来。”</p>
朱厚熜略感失望,“来听听。”</p>
“是。”严嵩拱了拱,“皇上为天下人表率,皇上以身作则,自可从上而下掀起一股潮流,官绅看皇家,富人看官绅,百姓看富人”</p>
顿了顿,“臣建议,在此基础上由太医院出面,倡导杂粮饮食更有利健康,让它成为一种饮食文化,不拘泥于一省一地,而是让大明百姓都觉得如此是好的,是对的,就该如此”</p>
朱厚熜轻轻颔首:“严爱卿这项谏策甚为合理,很具可行性,嗯很不错。”</p>
“皇上谬赞了。”严嵩矜持笑笑,主动起‘正题’,“时下已是冬月,离过年不远了,今国事繁重,无论内阁,还是六部,都不清闲。臣恳请皇上再宽限一些时日,明年开春,臣定第一个站出来!”</p>
朱厚熜仰起脸,轻声道:</p>
“爱卿这般公忠体国,朕又岂好让爱卿为难?准了。”</p>
“皇上圣明,皇上过誉了。”严嵩一副受宠若惊模样。</p>
朱厚熜嘴角勾了勾,看不出嘲弄还是愉悦,“你的功劳、苦劳,朕都一一看在眼中,忠臣、贤臣,在朕这里从不会被辜负。明年,次辅之位非你莫属。”</p>
“谢皇上栽培、器重,臣何德何能”</p>
严嵩连忙谢恩,又了一番套话,见皇帝兴致不高,知趣道:</p>
“臣再去准备准备,争取明年开春一举而定。”</p>
“嗯。”</p>
朱厚熜轻轻挥了挥。</p>
严嵩俯身一礼,退出大殿。</p>
“唉,先干活吧”朱厚熜苦闷喊道,“黄锦,黄锦”</p>
</p>
</p>
数日后,太医院联合发出声明,大书特书食用杂粮的好处,从幼儿到老人,从青壮到孕妇,有助健康,避免疾病,甚至上升到了长寿方面</p>
各种粮食的各种搭配,足足十二样。</p>
一个月换一样,一年下来都不带重样的,着实丰富。</p>
朱厚熜在此基础上,又再次加码,官员俸禄中的粮食一项,以杂粮结算,一年十二个月,一月一样,雨露均沾。</p>
同时,告诉天下百姓,皇帝祭祀天地日月,五谷一项的祭品,也是以此十二种杂粮。</p>
诏书由礼部草拟,昭告天下。</p>
整个过程,十分顺利,京师上下,无官员唱反调。</p>
地方官也乐意见得。</p>
因为他们吃亏的地方,皇帝在其他地方做了弥补,且还让他们占了一点便宜。</p>
腊月初八,朱厚熜在京中数地,设立打着‘宫廷膳食’字样的粥棚,于民施粥。并且强制规定,京中官员每日都要去各自划定的粥棚,去领一次,做好表率</p>
一直进行到赶年集开始,才撤了粥棚。</p>
总共也没花几个钱,可效果却是极好,不仅促进了杂粮的推广,还让朱厚熜收获了爱民如子的美名</p>
</p>
李青一回到金陵,就听了此事,颇为惊喜。</p>
同时对朱厚熜的感观也大为改善。</p>
在京师时,一看到朱厚熜那张脸,李青就堵得慌,如今两不相见,又见其这般上进,李青自然开心。</p>
要不距离产生美呢。</p>
院儿,李青听了蒸汽船投入使用造成的影响,虽也有一定担忧,可终是喜悦更多。</p>
再联想到朝廷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朱厚熜的谨慎态度,不多的担忧,也消除大半。</p>
“这么看来,离开京师还真是不错的选择。”李青欣然自语,“就这样保持下去吧,论做皇帝,这厮还真不错呢。”</p>
朱厚照贱兮兮道:“这么看来,你的存在挡住了人家的治国热情了呢。”</p>
李青好笑自嘲:“貌似还真是这样。”</p>
“过了年,准备带你那一群师弟去哪儿?”</p>
“余姚,早前就定在了那儿,这次就是在那里集合!”李青道,“不能上来就整金扬苏杭这些州府,得给他们练的时间。”</p>
朱厚照想了想,问:“不光是因为这个吧?”</p>
“嗯,还有云。”李青轻轻道,“上次离开时,云就疲态大显,怕是也没多少时间了。”</p>
“这次带上我吧。”朱厚照道,“记得你过,我的事他也知道。”</p>
“是这样,真要去?”</p>
“好歹同学一场,这次不跟着你一起去,只怕都没下次了。”朱厚照叹道,“记得当初与老王捉弄老杨头的时候至今思及,历历在目啊。”</p>
“成,过完了年带上你。”</p>
“够意思!”朱厚照拿肩膀撞了下李青,“总算爽快一次了。”</p>
李青笑笑道:“遗憾可不是好东西,能少一些少一些。”</p>
“中肯的,”</p>
朱厚照搓着,嘿嘿道,“你,到时候老王见到我,会不会垂死病中惊坐起,焕发第二春?”</p>
李青收敛笑意:“我是真想捶你啊!”</p>
“瞧你,我这不是的好话嘛。”</p>
“”</p>
</p>
云身子骨自幼就不太好,还好遇上了李青,这才有所改善,不过,到底还是吃了朱厚照的亏。</p>
那么多年的代天巡狩,对他的负荷很大。</p>
不过,这也成就了云。</p>
让他的心学得以结合实际施展出来,也让心学更有服力。</p>
如若云没有代天巡狩的履历,没有那么多的事迹,阳明先生的含金量也不会这么高。</p>
起来,浩跟云都是一代人,年龄差不多大。</p>
许是因为李宏、朱婉清都是体态异常康健之人,浩底子出奇的好,又有后天李青为其温养,且也没吃过奔波劳苦的亏,时下仍是不见疲态。</p>
至于李雪儿就更不用,身体状况比之朱厚照都不差。</p>
过年期间,李青又为李浩调养,同时也趁着清闲,助李雪儿修行,并以李家收集的珍稀药材炼了一炉丹药。</p>
李浩、李雪儿、朱厚照,人人有份儿。</p>
同样是丹药,同样出自李青之,药效却是有着云泥之别。</p>
不知京中那位得知真相,会作何感想。</p>
可话回来,这也不全是李青偏心,主要是那位爷药不能停,真要上干货,那厮反而消受不起。</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