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之下,李青的俊秀面庞也染上了一层淡淡星辉。</p>
习习夜风冰冰凉凉,似乎让李青感受到了冷意,紧了紧衣衫,才开口道:</p>
“记得那会儿他还是燕王,他是主帅,我是监军,奉太祖之命,招降乃儿不花”</p>
戚继光本以为他会讲忽兰忽失温一战,亦或其他大规模作战的名场面,却不想,竟是讲的成祖还是燕王那会儿</p>
不过,虽少了大场面的震撼,却多了烟火气,英明神武的成祖也更接地气,一个英姿勃发的年轻藩王,比之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好似更有吸引力。</p>
故事也更具趣味性</p>
对李青,戚继光了解有限,只知道他的大概事迹,可从这故事中,却间接了解了那时的李青是什么品性。</p>
那时的成祖还是燕王,还很年轻,那时的李青好似也很年轻。</p>
处处透着年轻气盛,桀骜不驯,跟时下沉静内敛的形象迥然不同!</p>
长生不老的只是身体、是外表,非是内心</p>
戚继光突然觉得,长生也好,权柄也罢,亦或是无与伦比的战力这令人羡慕的表象背后,也是有巨大代价的。</p>
好似,并不美好。</p>
李青灌了口酒,吐着酒气:</p>
“其实打仗本身没什么可的,皆是以杀死敌人为目的,每一场战争都有其独特性,没有可复制性,你听我没用的,唯有亲身经历才能积攒下经验。”</p>
戚继光点点头,好奇问:“侯爷,您那会儿也很年轻吧?”</p>
李青颔首,怀念道:“谁还没年轻过啊?”</p>
言罢,又灌了口酒,重新躺了下去,望着漫天星辰,眼眸微阖,呼吸平静。</p>
戚继光挠挠头,道:“夜里风凉,侯爷还是回营帐休息吧?”</p>
李青没回答,好似睡着了一般</p>
见状,戚继光也不再劝,道了句“告辞”,起身离去。</p>
“酒肉留下。”李青突然。</p>
戚继光:“”</p>
一口还没吃呢</p>
</p>
</p>
京师,是夜。</p>
在缜密的运作下,朱厚熜继悄悄的溜走之后,又悄悄的回来,没有惊动任何人。</p>
最开心的莫过于黄锦了。</p>
总算不用再承受语言暴力了。</p>
当时就取出储存极好的宣德薯,给主子烤得软糯香甜,“皇上,给。”</p>
朱厚熜接过咬了一口,道:“这些时日发生的大事情,一并来。”</p>
黄锦称是,细细讲述</p>
听到下江南的事,只停留在内阁三学士、六部九卿,余者并不知情,更没有影响到军队,朱厚熜彻底放松下来。</p>
“李青可有信送回来?”</p>
黄锦摇摇头,道:“行军一路顺遂,他又不知道皇上您下江南,没有信来。”</p>
“是不知道,还是自觉没必要来信”朱厚熜自语了句,深吸一口气,“去,将这些时日群臣呈送的奏疏,给朕搬来。”</p>
黄锦干巴巴道:“皇上一路奔波,不先休息一下吗?”</p>
“都是骂朕的?”</p>
“差不多。”黄锦硬着头皮道,“皇上您也知道尤其是言官,总爱鸡蛋里挑骨头。”</p>
朱厚熜自然明白,无所谓的笑笑,道:“总不能全是骂人的吧?”</p>
“呃好吧。”</p>
黄锦一礼,匆匆去了。</p>
朱厚熜靠在椅背上,脑海中回想着朱厚照的话语,久久无言</p>
最终,蹦出一句,“真是一头蠢猪笨牛!”</p>
连皇位都不在意的人,不是蠢猪笨牛是什么?</p>
若通透的代价是连权力都可有可无,那朱厚熜宁愿一辈子愚昧。</p>
权力,岂可予人?朱厚熜冷笑。</p>
不过,对‘李青打工仔’这个论述,朱厚熜还是觉得有其道理,江山社稷是朱家的,百姓亦是大明皇帝的子民,跟他李青有什么关系?</p>
到头来,又能落到什么?</p>
“一个是蠢猪笨牛,一个是天生劳苦命,可怜可怜”朱厚熜不由得优越感爆棚</p>
次日。</p>
闭关近一月的皇帝,终不再神龙见首不见尾,召见了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并让锦衣卫挨个通知诸多大员,于辰时末,开启午朝</p>
群臣见皇帝好端端的在龙椅上坐着,并不似大病初愈,这才彻底信了皇帝真的闭关玄修。</p>
不由得更为恼怒,当即就对皇帝修仙一事,进行强烈抨击,连李青都没放过。</p>
连皇帝都骂得,何以李青骂不得?</p>
反正他又不在京师,没什么好怕的!</p>
</p>
对群臣的攻讦,朱厚熜也没怎么发火,只是象征性的找了个借口,称是龙体抱恙,需要静修,如此也是为了社稷万民。</p>
群臣对这睁眼瞎话的行为很是愤懑,可又无法证明皇帝龙体之前没有抱恙,发了顿牢骚之后,也只能不了了之。</p>
时至今日,皇权彻底盖过臣权。</p>
这其中,有李青的贡献,也有皇帝自身的能力,还有就是内阁太不争气了。</p>
自杨廷和之后,也就杨一清勉强还算那么回事儿,可杨一清做首辅的时间并不长,且也没干成什么大事。</p>
到了张璁,就开始一边倒的靠拢皇权。</p>
夏言虽明面上与皇帝相争,但暗地里也是个谄媚的主儿,时至严嵩简直没眼看。</p>
当今内阁三人之中,严嵩无脑支持皇帝,李本也是随波逐流。</p>
群臣唯一的幻想,就是徐阶了。</p>
这个让人如沐春风的新晋内阁大学士,群臣对其寄予厚望</p>
风波很快平息,朝局又恢复了正常运转。</p>
朱厚熜这次下江南的任性妄为,并未对政局造成实质性的伤害。</p>
不过,朱厚熜还是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阐述了一番,让沈炼加急送去军队,让李青知晓。</p>
一是表示尊重,二是朱厚熜觉得以李青的段位,十有八九会预料到,如此,还能落一个光明磊落。</p>
没有杀朱厚照,也没有影响政局,李青能有什么意见?</p>
</p>
漠北草原。</p>
李青看过书信之后,心中隐隐的不安彻底消弭,如此结果,最好不过。</p>
“侯爷可有话需要下官带给皇上?”沈炼问。</p>
李青收起信件,摇头道:“你快回去吧,马上就要打仗了。”</p>
两人也算是相识已久了,沈炼对李青并没有群臣那般的恐惧心理,问道:</p>
“这一仗之后,你又要远离政坛了是吗?”</p>
李青笑了笑:“你现在不再是当初那个知县了,在京这么些年,总该知道我有多么不受待见。”</p>
沈炼黯然,为李青感到不值,却也不好出来,只是道:</p>
“诸多大人不懂,可并非所有人不懂。”</p>
“不是不懂,而是涉及自身利益,没几人能真正无私。”李青轻笑道,“你做锦衣卫,比做知县好太多了,如今皇帝对你足够信任,未来晋升之路定然顺遂,好好利用中的权力。”</p>
沈炼重重点头,告辞离去</p>
不多时,俞大猷走来,讪讪道:“侯爷,这马上就要打仗了,这指挥权?”</p>
“你是主帅!”</p>
“您真就不参与指挥?”</p>
“你要实在没信心,我指挥也不是不行。”李青好笑道,“怎么,是没信心,还是怕被抢了功劳?”</p>
俞大猷脸上一热,悻悻道:“下官只是觉得战场之上,还是要有一个绝对权威的主帅才好,若是一个主张往东,一个主张往西,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p>
李青微笑颔首,道:“今后的战场,还得靠你们,战功于我而言,屁用没有!”</p>
“呃呵呵侯爷这样,我都无地自容了。”</p>
李青一笑置之,转而道:“离俺答部落越来越近了,适当减轻一些行军强度,以保证士卒充足的战斗力,至于首领俺答汗,我可以保证,只要战争全面爆发,一日之内,我就能剁了他。”</p>
俞大猷沉吟道:“对侯爷的能力,下官丝毫不怀疑,只是您貌似不认识俺答汗吧?”</p>
“是不认识,不过这没关系,秉承宁杀错不放过的理念,一日足够了!”李青语气轻松的。</p>
俞大猷挠挠头,问:“恕下官冒昧,您若是火力全开,能斩杀多少人?”</p>
“这个”</p>
李青思及当初去日本国</p>
论战力,草原人无疑碾压倭人,且这边还都是骑兵,不过,又过去了这么多年,他的实力也比当初强劲了许多,斩杀同等数量的敌人还是没有难度的。</p>
“千把人还是可以的。”</p>
俞大猷:()?</p>
他自问足够强了,战场之上,能以一敌十,可以一敌千</p>
俞大猷强调道:“一窝蜂的冲上来的那种也能做到?”</p>
李青好笑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的确,不闪不避的情况下,我是做不到对抗上千呈席卷之势的草原骑兵,可我干嘛不闪不避?又不是木头”</p>
“呃这样啊。”</p>
俞大猷有些难以置信,可随即想到人都会飞了,哪能以常理度之?</p>
念及于此,不再有任何疑虑。</p>
“下官明白了。”俞大猷拱了拱,道,“届时,就有劳侯爷临阵斩将了。”</p>
李青含笑点头:“‘有劳’二字犯不上。”</p>
短暂的休整之后,大军再次挺进</p>
气势雄浑,兵锋锐利,剑指俺答!</p>
</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