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多斤盐,你这让朕怎么查验?</p>
都去尝一口么,朕会不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盐给齁死的皇帝,死了之后身体都不用防腐,因为腌透了。</p>
“咳”</p>
刘彻轻咳一声,“爱卿啊,朕当然是相信你的,拿点样品给朕看看就好。”</p>
“陛下恕罪,是臣考虑欠妥,这就回去随取一些样品供陛下查看。”</p>
桑弘羊一副猛然醒悟过来的样子。</p>
实际上他就是故意的,想让刘彻亲眼去看看那八千斤盐,见证一下他的辛苦成果。</p>
想要简在帝心,不仅要能干活,还要让陛下知道你的辛苦,奏折中简单的几行文字,哪里有那一排排的盐袋子有冲击力。</p>
这晒盐法最大的功劳一定是在陆鸣那里,他桑弘羊要是不抓住会表现一下自己,这些苦不都白吃了么。</p>
看看他的脸,本来也是身娇肉贵的富贵人,现在皮肤粗糙的和那些农夫没多少区别,苍蝇落在上面都容易被绊个跟头。</p>
“朕和你一起去吧。”</p>
刘彻看破了桑弘羊的那点心思,但是没有点破,按照陆鸣透露的未来,这可是自己一直到驾崩前都在使用的钱袋子,该宠的时候还是要宠一下的。</p>
桑弘羊喜上眉梢,眼角的鱼尾纹挤在一起,能够夹死每一只敢落在上面的蚊子。</p>
刘彻一声令下,八千斤海盐被迅速转运到未央宫中。</p>
在那一排马车前,桑弘羊骄傲地作着介绍,“陛下,这都是最上等的盐,比之最好的青盐也不差多少,算上一路上的运输费用,价格也只有青盐的一半。”</p>
按照桑弘羊的估算,晒盐法产出的盐要是在当地售卖,价格可以做到青盐的三分之一还有的赚,如今算上长途运输的费用,也不过是青盐的一半,以后运输量加大的话,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p>
他亲打开一个袋子,从里面抓起一把雪白的盐送到刘彻面前,“陛下请看,这都是晒盐法中各个盐池最先析出的盐,最为纯净,那些后续析出的盐品质有所下降,但是也比寻常煮出来的盐要好一些。”</p>
“臣这次带回来的都是这种最好的,成本已经和寻常的盐无异。”</p>
刘彻很清楚,这些上等品质的盐将来都是要供给有钱人的,寻常百姓即便买得起,但是在看到价格更低的盐的时候,也会去买那些次等品。</p>
用陆鸣的话,盐池中最先析出的盐就是奢侈品,普通百姓可能偶尔买一点吃,但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更便宜的。</p>
因为大汉至今没有将盐铁纳入国家专营之中,百姓们所吃的盐实际上都是私盐,每石价格在五百文钱左右,不同年份的价格波动也较大,上等的青盐作为奢侈品,价格翻上一倍都是正常的。</p>
但是如今晒盐法能将类似于青盐品质的盐价格降低到五百文左右,普通盐的价格只会更低。</p>
这个差价就成了朝廷的税收基础,在不大幅提高盐价的基础上,就能收到大量的盐税钱。</p>
刘彻非常满意,“郑庄年纪大了,在收获新粮食的时候晕倒了两次,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p>
但新粮食推广在即,朕要是这时候把他换掉,这老头恐怕会直接气死,所以你还要再等等。”</p>
桑弘羊连忙躬身施礼,“全凭陛下安排,大农令劳苦功高,天下人都是看在眼里的。”</p>
</p>
刘彻很满意他的态度,继续道:“你去给他当个副吧,明日朝会朕会任命你为大司农丞,专门负责盐铁之事。”</p>
完,刘彻起身找出一本奏折,递给桑弘羊。</p>
“这是富民侯写的票盐法,回去好好看看,能让咱们君臣两个以后少背负一些骂名。”</p>
“陛下笑了,盐铁官营实乃利国利民的大事,百姓们会理解的。”</p>
桑弘羊也知道这只是宽心的话,真要是官营之后,骂声必然会铺天盖地的袭来。</p>
他接过奏折揣到怀里,心中却止不住疑惑。</p>
陛下为了提高朝廷的收入,早晚都会把主意打到盐铁之上,用儒家的话,这就是与民争利。</p>
那些吃惯了盐铁利润的豪强大族必然不会甘心放弃这块肥肉,即便不敢与朝廷直接冲突,私底下也少不了阳奉阴违,朝廷的坏话。</p>
要是没有晒盐法,官营之后的盐价必然大幅度提升,百姓也会跟着一片谩骂之声。</p>
即便有了晒盐法,朝廷为了保证官营的推行,势必管控盐业的各个环节,扩大官吏数量,这方面的成本也会转嫁到盐价上,加上要抽取的利润,必然还是会让盐价提高,百姓们也会跟着骂声一片。</p>
到时候他桑弘羊就会成为天下人眼中的罪魁祸首,别人不敢直接骂皇帝,只好把所有的罪过都记在他的头上。</p>
陛下从哪里找到的自信,觉得凭借这本奏折就能让天下人少骂几句呢,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富民侯又能有什么办法。</p>
这骂声就挨着吧,一句都不会少的。</p>
虽然心中不相信,他脸上却不动声色,“臣回去后必定仔细研读。”</p>
桑弘羊告退后,刘彻站在那些盐面前久久不语。</p>
陆鸣来到大汉仅仅几个月时间,盐铁官营的历史就这么被提前了,以后又会如何呢?</p>
诸侯王们快来了,他们会不会老老实实地交出盐铁这两项巨大的财源,这票盐法又会取得怎样的成效。</p>
一系列的不确定让刘彻更加兴奋,闭起双眼沉浸在一种莫名的状态,他喜欢这种扫平一切的过程。</p>
“有事情就过来,犹豫什么。”</p>
睁开眼看到苏和在外面犹豫不前,刘彻主动开口。</p>
“陛下,奴婢这不是怕扫了陛下的兴致么。”</p>
见刘彻没有生气,语气中还透着几分喜悦,苏和的胆子也大了起来。</p>
“奴婢听到了一些关于富民侯的传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又怕陛下不能及时注意到这些消息”</p>
“讲。”</p>
听到是和陆鸣有关的传言,刘彻毫不犹豫。</p>
苏和跟了他这么多年,要是不重要的信息根本不会专门来给他听,他也很好奇,关于陆鸣能有什么传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