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231章 匈奴来使
    太史令,司马谈府上。</p>

    司马迁奋笔疾书,不时停下来沉思一番,</p>

    这几年他收集了不少项羽的故事,打算整理一番后记录在史书中。</p>

    此等豪杰,值得和秦始皇等人共同列入本纪之中。</p>

    写到“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时,司马迁犹豫起来。</p>

    司马谈走过来,轻声道:“怎么,有什么为难的么?”</p>

    对于儿子的志向,他早就有所了解,或者,就是他亲推动的。</p>

    当初司马迁要出门游历,他是大力支持的,华夏历史如此悠久,总要有人记录下来,</p>

    史官,责无旁贷。</p>

    司马迁起身后,恭敬地回答道:</p>

    “父亲,我游历会稽时,听当地的老人讲,项羽力大无穷,能把祭祀所用的鼎举起来。”</p>

    司马谈点头道:“我也听过,项羽之神勇,非常人可敌。”</p>

    “那父亲觉得富民侯比之项羽如何,传他单就能举起千斤重的大鼎。”</p>

    “谁天下只有一个项羽能举鼎呢,</p>

    三皇五帝代代相传,才有如今的天下,多一个能举鼎的人又有什么大不了的。”</p>

    司马迁沉默着,传中能举鼎,和自己身边有人能举鼎,就是不一样啊。</p>

    司马谈拿起桌案上的纸张,仔细查看着,不自觉地念出声音。</p>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p>

    一直看到最后的“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最后几个字笔画散乱,显然书写者在最后有些心神不宁。</p>

    “儿呀,这是什么写法,是要用在史书之中么?”</p>

    项羽和陆鸣谁更神勇,是个根本无法印证的问题,</p>

    司马谈更感兴趣的是自己儿子这段文字的写法,仅仅一段文字,</p>

    他就已经能看出,这是一种新的写法,和以往的史书大有不同。</p>

    “禀父亲,我去拜访富民侯的时候,听他起他的师门中有一位前辈也曾钻研过史学一道,</p>

    还留下了新的史书编写方法。”</p>

    司马迁兴冲冲地讲述起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缺点,以及陆鸣介绍的弥补缺点的办法。</p>

    司马谈时而皱眉,时而微笑,听完后长叹一声,</p>

    “富民侯的师门也不知道是如何积累这么多的学问,如今只有富民侯一人,不知会有多少学问失传。”</p>

    “父亲,我感觉富民侯所的这位史学前辈是他虚构的,这些方法应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p>

    司马谈疑惑道:“那他为什么不承认是自己想出来的,非要托名给一个前辈呢。”</p>

    司马迁摇头道:“我也想不明白,但是他当时话的神情有些特别,</p>

    让我感觉他口中所的那位前辈其实就在眼前。”</p>

    没有证据,没有具体的分析,就是一种冥冥中的感觉,</p>

    司马迁相信,自己的感觉一定是准确的。</p>

    “想不明白也不要为难自己,这位富民侯确实与众不同。”</p>

    司马谈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胡八道,但有些秘密不必非要得到真相。</p>

    “这编年体和纪传体不管是谁想的,都是从富民侯之口出来的,咱们要记得他的授业之恩。”</p>

    司马谈又提醒道:“你现在书写所用的纸张都是富民侯造出来的,此人非同可,必然会被记载到史书中。”</p>

    “无论你我谁来执笔,都要牢记我史家的风骨。”</p>

    司马迁郑重道:“据事直抒,一字不改。”</p>

    未央宫中。</p>

    </p>

    众人对银行的设立和运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p>

    “陛下,那张纸极为重要,要是有人伪造出一模一样的,借此把铜钱取走,损失会很大。”</p>

    确定要建立银汉后,桑弘羊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问题。</p>

    “对对对。”</p>

    “桑侍中的有道理。”</p>

    “那张纸至关重要啊。”</p>

    在场的都不傻,都想象到取款凭证被伪造的严重后果。</p>

    “上林苑中有一种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鹿,据朕所知,天下间只有上林苑才有,可以用白鹿的皮当做凭证,无法伪造。”</p>

    上林苑面积广大,里面生活着数量庞大的鹿群,其中有一些发生变异后就成了白色的,</p>

    以往还被刘彻视为祥瑞,颇为喜爱。</p>

    现在谈到钱,祥瑞也不是不能杀。</p>

    好家伙,陆鸣直呼好家伙,</p>

    这群白鹿就是逃不掉被剥皮的下场是吧。</p>

    “陛下,要是以后想把银行推广到全天下的话,白鹿皮恐怕不够用吧。”</p>

    “现在银行规模不大,只有陛下和各位诸侯王,也不用太担心造假。”</p>

    陆鸣倒不是爱护动物,这又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没必要对一群鹿举起屠刀。</p>

    刘彻想了想也对,现在就这几个诸侯王和朝廷之间会用银行,这些人哪敢造假。</p>

    “富民侯有什么办法?”</p>

    “陛下,可以制造特殊的纸张用来当做取款凭证,我称之为银票。”</p>

    实际上,宋朝的银票刚一出现的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要防止伪造,各种段让伪造银票非常困难。</p>

    纸张就是特别的,不允许私下出售,从原料上进行限制,</p>

    银票上的印花极其复杂,制作银票的模板会定期更换,旧本的会进行回收销毁,</p>

    印刷时还会有多种颜色来防伪,再加上防伪印章以及微雕的防伪文字,</p>

    都让伪造银票困难重重。</p>

    为了钱,总能激发出人类无穷的智慧。</p>

    陆鸣简要介绍了各种防伪段,让众人眼界大开。</p>

    赵王刘彭祖忍不住问道:“富民侯莫非是曾经制造过银票?”</p>

    众人纷纷向陆鸣看去,段如此全面,不像是突然想到的啊。</p>

    “这是我师门中人想到的办法,我不过是转述一下。”</p>

    万能的师门,总能为陆鸣的智慧提供合理来源。</p>

    “那好,富民侯再辛苦辛苦,早日把银票搞出来。”</p>

    刘彻早已习惯那个无中生有的师门,“现在只有朕和几位诸侯王会用到银票,不需要过于追求完美。”</p>

    时间多少有些紧迫,刘彻需要一个最近就能用的银票,否则他还是要去弄白鹿皮。</p>

    “陛下,大行令李息有要事禀报,正在殿外求见陛下。”</p>

    内侍苏和来到大殿内通报。</p>

    “朕正在讨论要事,让他等一会吧。”</p>

    苏和轻声道:“大行令特意叮嘱,一定要告诉陛下,事关匈奴。”</p>

    似乎被输入了某种密码,</p>

    刘彻立刻道:“马上请大行令进来。”</p>

    片刻后,陆鸣听到了一个大消息,</p>

    匈奴人要和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