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233章 刘彻在偷听
    目前为止,陆鸣展现出来的军事能力只有个人勇武,</p>

    这方面他确实是世间最顶级的,</p>

    但在刘彻看来,没多大用。</p>

    真正的将军都要有统帅军队的能力,在千军万马的面前,还是卫青和霍去病更厉害。</p>

    李广个人勇武也很猛,不也被匈奴人活捉过么。</p>

    陆鸣的价值不在于领兵出征,而在于远超常人的见识,以及那些后世的知识。</p>

    刘彻一直也没打算在军事上对他进行锻炼,</p>

    即便他过一些军事上的惊人之言,刘彻也都清楚,</p>

    那些都是他在后世听过的,纸上谈兵罢了。</p>

    听卫青这么一,刘彻改了主意,</p>

    让他跟着一起听听也行,万一又培养出一个名将呢?</p>

    自认为培养出了卫青和霍去病,刘彻想要在培养一个备用的将军。</p>

    万一霍去病真的挺不过那一年,他还能有个备用选项。</p>

    “好,以后探讨军情的时候把富民侯都带上,看看有没有意外之喜。”</p>

    刘彻话时意味深长。</p>

    不是,这都没人问我的意见么?</p>

    陆鸣知道卫青是好意,可他不想加班啊。</p>

    大汉双璧在此,他一个军事白能有多大用处,陛下也不会让他去冲锋陷阵吧。</p>

    刘彻已经决定,他也不好早什么,不过转念一想,以后大汉的开疆拓土会越来越频繁,</p>

    具备一些军事才能也是好事,不领兵出征,当个参谋也是不错的嘛。</p>

    这广阔的时代,参与的越多越好啊。</p>

    “不管匈奴人的目的是什么,朕会立刻召令各边郡注意防备,”</p>

    “明日早朝,朕要让匈奴人知道,现在不是他们想打就打,想和就和的时代了。”</p>

    “陛下圣明。”</p>

    刘彻派人把匈奴使者到来的消息传了出去,</p>

    他要让所有的郎官和博士,以及其他有资格参加朝会的人都参加,看看整个朝堂会是什么反应,</p>

    还有没有人一听到匈奴就想和亲。</p>

    丞相府。</p>

    “丞相,你听了么,匈奴派人来重新签订盟约,想要和亲了。”</p>

    太学博士狄山脸色兴奋,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赶来拜见丞相公孙弘。</p>

    作为和亲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他一直反对和匈奴全面开战。</p>

    自从卫青一路连战连胜以来,朝堂上的主和派声音越来越,尤其是上一次漠南大捷,</p>

    差点连匈奴单于都给斩杀掉,主战派的声势彻底压过了主和派。</p>

    他时常为此感到忧虑,现在终于有了会。</p>

    为了服陛下同意匈奴的和亲政策,他要多拉上一些盟友。</p>

    “丞相,这是个好会,如今匈奴受到重创,主动来求和,</p>

    重新签订盟约后又可以让大汉太平几十年,为了天下百姓,我们一定要劝陛下同意和亲啊。”</p>

    公孙弘凝神思索着,</p>

    汉匈双方你来我往,打的不可开交,谁也不会先停下来,</p>

    让陛下重提和亲无异于让他主动认输,</p>

    这种事,打死公孙弘都不敢做。</p>

    被打死只是死他一个,让陛下主动认输可能会死他一家。</p>

    不过眼下确实是个好会,这是匈奴主动认输的。</p>

    如今的大汉不仅国库空虚,就连战马都短缺,短期内很难再发动下一场战争,</p>

    陛下有可能顺水推舟地同意下来。</p>

    </p>

    他要是能在丞相任期内促成这次和亲,以后的史书上必将会刻下他的姓名。</p>

    想到青史留名,公孙弘心中一片火热,如今能打动他的东西已经不多。</p>

    “狄博士所言有理,如今大汉民生凋敝,为了天下百姓我们也要促成这次和亲。”</p>

    狄山故作神秘道:“丞相,我觉得陛下其实是想和亲的。”</p>

    “为何这么?”</p>

    “丞相你想啊,以往也有很多人都反对开战,结果呢?”</p>

    狄山眨眨眼,“陛下决定的事情谁也反对不了,如今却特意要求所有郎官和博士都参加朝会,</p>

    不就是为了借我们之口出同意和亲的话么。”</p>

    公孙弘恍然大悟,他果然是老了,没想到这一层,</p>

    促成这次和亲后,还是尽早辞官的好。</p>

    看见公孙弘的反应,狄山知道自己成功服了他,心中暗道一声抱歉,</p>

    “丞相啊,为了天下百姓,我只能把这个最好的猜测给你听。”</p>

    随着消息传开,每一个有资格参与朝会的人都在盘算着,</p>

    像狄山一样主张和亲的人,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想要促成这次和亲。</p>

    椒房殿。</p>

    董仲舒躺在摇椅上晃来晃去,时不时喝上一口蜜水,整个人前所未有的惬意。</p>

    刘据坐在椅子上抄写着功课,偶尔偷偷打量一下董仲舒,随后快速收回眼神,</p>

    “殿下,你觉得大汉应该与匈奴和亲么?”</p>

    作为太子太傅,董仲舒有资格参与朝会,自然也接到了通知。</p>

    “不要想别人了什么,你怎样想就怎样回答。”</p>

    刘彻此时刚好走到门口,听到后立刻挥示意随从们不要出声,</p>

    他想听听自己的太子是什么想法。</p>

    刘据放下笔,皱起眉头沉思着,过了一会后犹豫道:</p>

    “太傅,其实我不知道。”</p>

    “不知道?”</p>

    董仲舒挺起身,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不知道。</p>

    他起身后刚好看见殿门外的刘彻,想要起身拜见,却见刘彻挥示意,让他不要声张。</p>

    刘彻想知道太子为何会不知道,这种状态下出来的话更真实。</p>

    董仲舒心中轻叹,太子啊,你可要好好回答,你爹正在偷听呢。</p>

    “殿下为什么不知道呢?”</p>

    刘据没注意到异常,解释道:“我还没有详细了解过大汉和匈奴之间的历史,不清楚匈奴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国度。”</p>

    “只是听大汉和匈奴之间有过和亲,可匈奴还是会南下劫掠,不知道现在的他们是否还和以前一样。”</p>

    “我也不知道以前送去和亲的女子在那里生活的好不好,不知道和亲能为大汉带来什么,不和亲又会怎样。”</p>

    完这些,刘据对着董仲舒拱道:“所以我不知道,不敢妄加断言。”</p>

    “如果殿下一定要做个决定呢?”</p>

    刘据为难道:“如果一定要做决定的话,我会去问父皇,父皇战就战,和就和。”</p>

    董仲舒对这个答案有些不满,未来的储君怎么能没有自己的意见。</p>

    “殿下为何如此没有主见。”</p>

    刘彻也有些不满,不过想到历史上,自己这位太子总是反对出兵征讨匈奴,</p>

    现在的回答已经算不错了,陆鸣的到来还是有些效果的。</p>

    “我才六岁呀!”</p>

    刘据有些无奈,“何况父皇那么厉害,他又不会害我。”</p>

    “得好!”</p>

    刘彻忍不住出声,太子岂止是不错,分明就是很优秀啊,这么聪明。</p>

    让陆鸣给太子当老师实在是太对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