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 第752章 我也不信
    “激动什么,来,喝水。”</p>

    陆鸣倒上一杯蜜水,送到董仲舒面前,“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多甜的,不过一杯蜜水算不上多。”</p>

    不管董仲舒上门的目的是什么,陆鸣相信自己已经打乱他的节奏,老头已经红温了,吹胡子瞪眼的。</p>

    “董公要是觉得学区房的名义不好听,咱们就换个词,富人区如何?”</p>

    陆鸣又抛出一个概念,本质上似乎没什么不同,都是对有限资源的分配。</p>

    简单解释一下后,陆鸣笑着道:“富人区配上好学校,谁想上学可以靠给学校捐钱来换取名额,也可以根据别人的推荐来上学,</p>

    谁想掌握推荐资格,要么捐款,要么给学校做过重大贡献。”</p>

    董仲舒冷笑一声,“你的重大贡献还是和钱有关吧?”</p>

    陆鸣摇头,“董公这是怎么的,好像我眼里只有钱一样,贡献可以有很多种,以后的校友有本事了,各方面回馈一下也叫贡献。”</p>

    董仲舒拿起水杯喝上一口,甜甜的味道还不错,放下水杯后他突然笑出声,</p>

    “富民侯是真的这么想,还是想扰乱老夫心志?看来你是猜到老夫为何上门了?”</p>

    陆鸣大概是猜到了,除了古鼎和天命的事情外,还有什么值得董仲舒专门来找他呢。,尤其是天人感应,更是他学的核心思想之一,</p>

    刘彻否定九鼎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否定他的天人感应,他怎么会没反应。</p>

    要是搞辩论,陆鸣很可能不是董仲舒的对,先声夺人,给他个下马威,能增加点胜算。</p>

    “董公想多了,我纯粹是想拉着董公一起做事业,名利双收有什么不对的。”</p>

    你知道是你知道的,我不能承认,你也知道我在装傻,但是你不好破,咱们一起把戏演下去。</p>

    “你,相信天人感应么?”</p>

    董仲舒不演了,直接摊牌,他就是来谈这个的。</p>

    看着陆鸣的反应,董仲舒知道了答案,他笑着道:</p>

    “如果老夫告诉你,其实老夫也不信呢?”</p>

    老头,你想干嘛?</p>

    你拿一个自己都不信的东西献给陛下,想让他相信,你这是欺君,大罪啊,</p>

    陆鸣默默向后挪了挪椅子,和这个罪人拉开距离,</p>

    莫挨老子!</p>

    “你陛下是否应该相信呢?”</p>

    董仲舒笑呵呵的问,拿着水杯又喝了一口,模样惬意的不像是在探讨如此重大的事情。</p>

    是否应该信,而不是信不信,两者的差异有点大啊。</p>

    “董公的天人感应是为了限制皇权而诞生的么?”</p>

    对于陆鸣的直白,董仲舒没有多少惊讶,</p>

    “陛下乾纲独断,掌握天下万民福祉,若是心中毫无敬畏,谁又能限制陛下的所作所为,除了天,还有更好的选择么?”</p>

    在天人感应的理论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有意志有道德,乃是最高主宰,其意志通过阴阳五行体现,并与儒家理论相贯通。</p>

    </p>

    皇帝失德则会天降灾异,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相反则会降下祥瑞以示褒奖。</p>

    皇帝大权在握,天老大,他老二,除了天意,谁还能限制皇权,若是皇权不受限制,一旦皇帝昏庸,又会做出多少祸害苍生的事情。</p>

    陆鸣理解他的意思,董仲舒尽力了,可是他的天人感应是把双刃剑,难以评价究竟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p>

    “除此之外,天人感应还可以解释大汉为何能得天下,有什么不好么?”</p>

    除此之外,董仲舒实在想不到还能用什么限制皇权肆意妄为,汲黯么,他没那么大本事,</p>

    况且又不是每个皇帝下都会有一个汲黯。</p>

    “关于得天下,我倒是有个法,出我口入你耳,不好让别人知道。”</p>

    “富民侯放心,老夫已经给你交底了,也必然为你保密。”</p>

    陆鸣上身前倾,声道:“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p>

    轰隆一声,董仲舒耳朵中似乎响起一道天雷,震得他头皮发麻,这句话和当初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竟然有几分相像。</p>

    “这话的人,有些志向,但是志大才疏,死的老惨了。”</p>

    这句话出自五代时期的安重荣之口,打仗之时被自己的部下反叛,一辈子都和兵强马壮没什么关系,</p>

    可偏偏他出了这句话。</p>

    “董公想要以天人感应解释王朝变迁,想要为皇权的合理性给出解释,也想用来限制皇权,</p>

    但是董公想没想过,皇帝若是昏庸起来,再多的天人感应又有什么用。”</p>

    从秦始皇开始到溥仪退位,封建王朝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几人是被天人感应给限制住的。</p>

    “董公以为,皇帝不可肆意妄为,需要加以限制,</p>

    可是在我看来,皇帝需要的是足够优秀,能管理好天下,平庸和肆意妄为都是错。</p>

    天人感应能够解决皇帝时候平庸的问题么?</p>

    不可能的,只要还有皇帝,皇帝还是大权在握,这个问题就无法被解决。”</p>

    董仲舒沉默片刻,“但是天人感应有助于天下长治久安。”</p>

    “或许吧,”</p>

    陆鸣不太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也不想和他辩论,总不能告诉他三百年是一道坎吧,王朝挺不过去的。</p>

    “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东西很多,比如玉米和红薯,这就是德,比任何语言能描述出来的东西都要好。”</p>

    以前的核心是要取悦上天,但是现在不同了,陛下正在试着取悦百姓。</p>

    “董公,天人感应可以为陛下巩固权势,但也会为他人篡权提供帮助。”</p>

    比如王莽,他的成功离不开天人感应和谶纬学之的帮助。</p>

    两人讨论一会后,董仲舒长叹一声,“你的对,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p>

    天人感应有种种弊端,不是一句话就能抹掉的,再适合限制皇权的东西,得不到皇帝认可也是一份苦差事。</p>

    陛下能如此坚决的放弃以往的天命学,代表他找到了新的学,</p>

    董仲舒相信,陛下能够有这么大的转变,一定离不开陆鸣的影响,除了他之外,其他人没这样的本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