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 第717章 悟因果法则
    虽然苏丫糊里糊涂的成功闯过第一关,倒也没有掉以轻心。</p>

    “谨慎二字”,从她踏入修仙那一刻,就刻入了她的骨髓。</p>

    就在苏丫认真阅读第二关和第三关的介绍时,身边场景再一次发生变化。</p>

    原本那无边无际的血海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瞬间抹去了踪迹,消失得无影无踪。</p>

    苏丫发现,自己已然置身于一片广袤无垠的剑冢之中。</p>

    举目四望,周围到处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断剑,有的倾斜着深深插入坚硬的地面,只露出半截剑身;有的则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地散落在各个角落。</p>

    相同的是,每一把都是断剑!每一把断剑表面都是锈迹斑斑,看起来跟一堆破铜烂铁也没啥两样了。</p>

    不同的是,每一把断剑都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怨气和不甘!</p>

    怨气?</p>

    和,不甘?</p>

    苏丫眯了眯眼睛,掩下了眸子中的若有所思。</p>

    根据之前看到的介绍,苏丫知道必须要从这堆积如山、数量成千上万的剑里,精准地找出由“因果之境”和“血海之怒”所幻化而成的两道神秘“幻剑”。</p>

    然而,所谓“幻剑”,顾名思义,它们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宝剑,而是隐藏着无尽玄、内部自成乾坤的一座高阶幻阵。</p>

    实际上,这片看似琳琅满目的剑冢当中,竟然没有一把是货真价实的利剑!</p>

    每一把断剑虽然外表各异,但各自蕴含着独特的“内容”,稍有不慎,一旦触碰到其中某把特殊的断剑,或许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惊喜”降临。</p>

    至于,究竟能否安然无恙地闯过这些稀奇古怪、令人防不胜防的“惊喜”考验,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p>

    此时此刻,摆在苏丫面前最紧迫的任务便是迅速且准确无误地寻觅到那两把至关重要的“幻剑”,然后成功将其激活,并顺利踏入“幻剑”构筑的幻阵。</p>

    不仅如此,她还必须要赶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破解高深莫测的幻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p>

    苏丫默默思考着:“因果之境”和“血海之怒”?</p>

    顾名思义,“因果之境”应该是和因果之力有关的;而“血海之怒”则是跟血海之力有关。</p>

    明显的,一个考验的是对规则之力的领悟,一个则是对法力的掌控!算是一文一武相辅相成的两道关卡。</p>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传血河本来就汇聚了世间所有的因果之力。所以,这两关其实就是这血河的根本。</p>

    看了看眼前密密麻麻的断剑,一把一把的去确认,明显不切实际。</p>

    既然如此,寻找的方向</p>

    苏丫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凝视着前方。她深知,要突破血河设置的关卡,必须全力以赴。</p>

    是的,苏丫从来不怀疑自己能够成功找到“幻剑”中的两座幻阵。</p>

    谁让三千混沌魔神之一的因果老祖这会儿还在她的意识海里融合源星星核呢!</p>

    只要想,苏丫现在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的观摩、领悟因果法则。</p>

    所以,“因果之境”对于苏丫而言,真的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难以理解的法则。</p>

    准确,三千混沌法则包括混沌十大至高法则,现在对于苏丫而言,都是可以随时随地近距离观摩领悟的。</p>

    这样一想,苏丫发现自己这次巫神试炼之地一行的收获,简直太大了。打得苏丫都有些害怕!</p>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p>

    她获得的越多,总觉得等待自己的未来越是不可捉摸!</p>

    唉!</p>

    她都已经踏上这条路了,肯定是要拼尽全力登顶的。</p>

    所以,哪怕猜测最后的处境可能危险万分,让她放弃现在唾可得的资源,她还是不愿的。</p>

    毕竟,她的实力每提高一分,以后生存的希望就多一分。</p>

    对比她那意识海的浩瀚星空,那三千混沌魔神一缕残魂携带的三千混沌规则融合的源星星核,元屠剑和阿鼻剑,真的都不算个事儿了。</p>

    如今有了时间限制,她就不得不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了。</p>

    几乎不用多想,她就开始集中精力去领悟“因果之力”。</p>

    只要领悟了“因果之力”,找到因果之境就要容易很多。</p>

    苏丫干脆原地盘腿坐下,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尝试理解每一把剑之上萦绕着的因果关系。</p>

    当然,元神苏丫这会儿也瞬移到因果之星附近,看着眼前放大的因果之星开始专注观摩因果规则演化。</p>

    她想起了曾经的经历,那些成功与失败的瞬间,都成为了她领悟因果之力的素材。</p>

    俗话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p>

    众所周知,哪怕是最为平凡普通之人,心中也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是怀揣着善良还是邪恶的念头,并将其付诸行动之后,最终都会收获与之相对应的结果,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差别罢了。</p>

    不同的是,有人敬畏,有人不屑;有人眼光长远,有人只顾眼前罢了。</p>

    因此,人的一举一动都是“果”的外在呈现方式,而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则是导致这些“果”产生的根源所在。</p>

    虽然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个人的具体行为表现,但在这些行为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主宰因果关系的关键要素——那便是思想。</p>

    往往正是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以及各种复杂多变的想法,左右并支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而人们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举措,又进一步决定了他们日后需要去承担和面对的种种后果与报应。</p>

    值得注意的是,善恶因果之间的联系并非仅仅只是局限于人族。</p>

    万物皆有灵!</p>

    万物皆有因果!</p>

    当然,因果也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当世,而是贯穿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整整三世,并且是以一种逐渐显现、依次受到报应的形式存在着。</p>

    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来世果!</p>

    每个人所造下的业力规模之大、程度之轻重,将会直接影响到遭受报应的先后顺序以及层次等级之分。</p>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今生所行的善事或者恶事,并不一定会在当下立刻就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对于因果之,保持着怀疑的态度。</p>

    甚至,由于今生所经历的福祸吉凶、痛苦欢乐等境遇,未必完全是由今生的所作所为所引起的,所以就有了“修桥铺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的法。</p>

    </p>

    更为可怕的是,因为“杀人放火金腰带”几乎是看得见的既得利益,对于之后可能存在的果报,就都有着侥幸心理。</p>

    比如,蓝星新闻里也有报道抢劫金店后潜逃,躲避了十年才落伏法的。</p>

    虽然都知道天恢恢疏而不漏,可是有着十年的挥霍,就足够令一些不法之徒甚至亡命之徒去冒险,去赌了。</p>

    这是因为,十八层地狱都是这些人死后的果报。</p>

    无知者无畏!</p>

    这些人是不知道十八层地狱的恐怖,认为不过是死后走一遭的事。</p>

    却不知道,就连在世之时犯口舌业力——挑拨离间、诽谤、谎、欺骗等等,死后都是要去拔舌地狱走一遭的。那舌头,可不是一下子就给拔掉的。而是由鬼掰开嘴,用铁钳夹住舌头,拉长,慢拽,再生生拔下,之后入剪刀地狱,铁树地狱。</p>

    而抢劫、偷盗那是要入火山地狱、烧而不死,生生承受着烈焰焚身,时时刻刻煎熬着</p>

    实际上,万事万物今生大部分时候所面临的种种状况,更多地是源自于前世所积累下来的业力所结出的果实。</p>

    可不仅仅只是人族。</p>

    基于以上种种缘由,世间才会流传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样一句广为传颂的话语。</p>

    它深刻地道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无常、虚幻不实的本质属性,然而唯有因果定律宛如一条永恒不变的法则,始终坚定不移地发挥着作用,掌控着一切事物发展演变的走向与轨迹。</p>

    因果不可改,真相不可,智慧不可传,无缘不可渡。</p>

    所以,佛教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十恶和十善,这些行为都有相应的果报。</p>

    十恶包括邪见、偷盗、杀生、邪淫、离间、妄语、恶口、绮语、贪欲、嗔恨和无明;</p>

    十善则是在身、口、意三方面做到善业的积累。</p>

    因此,很多事的结果在起因的时候就注定了,无论一个人能耐有多大,都无法改变已经种下的因果。正如业力大不过因果,过去种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结果。</p>

    在不断的思考和感悟中,苏丫的心境越发通透,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般,这是一种超脱了七情六欲枷锁桎梏的淡然,也是勘破红尘的一种洒脱自在!</p>

    或许,这才是修行的奥义。</p>

    就在苏丫明心见性的瞬间,因果大道法则化作亿万透明得几不可见的丝线融入其右掌心。</p>

    苏丫盯着右掌心,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一朵花来。不过,苏丫脸上不自觉的笑出了一朵花。</p>

    她这是,悄无声息的就掌握了因果大道法则!</p>

    这份馈赠,怎么可能不心情愉悦!</p>

    所以,超脱七情六欲什么的,并不是变成了一具冷冰冰的石头,而是不被七情六欲所控制,所左右。</p>

    而是顺其自然的感悟,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p>

    苏丫记得自己听过一个故事,的是真人真事:</p>

    就是一位老和尚,他曾经在战争年代就过两个人。</p>

    和平之后,两个人千里迢迢找回来感谢。</p>

    人族感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送礼物和请客吃饭。</p>

    两人风尘仆仆,刚刚一到,顾不上梳洗休憩,就火急火燎诚心诚意的请这位大师吃饭。</p>

    可能太过激动,就想将最好的东西奉上。毕竟,救命之恩大过天。</p>

    结果,上菜的时候一看——好家伙,全部都是饭店的招牌菜,根本不是素斋。</p>

    大师的弟子立即表示,出家人戒口,只吃素斋!</p>

    因为两人并不信佛,所以没有戒律的观念,才闹了这么大的一个乌龙,心底顿时十分懊恼,惭愧得满脸通红,尴尬的不行。</p>

    大师一见两人的模样,立即安抚的微微一笑,了句:“无妨!心不动,幡不动。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最纯粹的心意!”</p>

    听到大师的话,两人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们的感激之情,大师都接受到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吗!</p>

    最后,宾主尽欢。</p>

    回到寺院,弟子忍不住问师傅:“师父,你都斋戒几十年了,今天为了两个外人破戒,这可怎么好,这不是损坏了您的修行吗?”</p>

    “错了,我们并没有破戒,而是守戒。”大师的回答,让弟子满头雾水,想不明白。</p>

    大师慢慢开悟:“他们千里迢迢而来,带来的是满满的诚意,我们为什么要因为我们个人的习惯,就令他们心生懊悔、彷徨和自责呢?”</p>

    “佛,生欢喜心,得大自在!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就是令他们心生欢喜吗!”</p>

    穿越之前听这个故事,苏丫觉得大师不愧是大师,将普渡众生融入了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修行。和“割肉喂鹰”里的那位大师一样,都有一颗慈悲心!</p>

    所以,苏丫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共情。</p>

    如今,苏丫踏上修行路,就有了更多的感悟。</p>

    欢喜心,是内心深处自然而生的喜悦。这喜悦里,是对生命、对生活、对世界深深的热爱。</p>

    万物皆有欢喜之处。</p>

    万灵皆有欢喜之心。</p>

    对一切生灵、一切事、一切物,去发掘其美好的一面,享受其中的乐趣,就会心生万千欢喜。</p>

    欢喜人,自然做的是欢喜事,结的自然是欢喜果!</p>

    从起心动念那一刻起,就有了善因,自然就会结出善果。</p>

    当然,这都是最美好的愿望。</p>

    为什么是最美好的愿望呢?因为因果不是一成不变的啊!</p>

    起心动念,是因。</p>

    心中的认知却是有高有低有差异的,加上万事万物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最终导致的果报善恶大,自然也是玄妙莫测的。唯一不变的果报就是——善因有善果,恶因得恶果!</p>

    从过去世的业因到现在世的业果,中间会主动被动的加入许多外缘,才能成为最终的业果事实。</p>

    这些外缘包括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作善与作恶。</p>

    所以,因果不能被改变,但是可以赎罪,可以多种善因,可以抵消果报的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