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七零,最野军官被外科大佬拿捏了 > 第869章 让商品变得廉价
    连续几天,</p>

    苏白芷和陆北宴带几个孩子到处玩,游乐场去了几个,最后是四胞胎喊停,要回酒店赶作业。</p>

    段老爷子知道后,让管家把他们四个接到段家,跟夜一起学习。</p>

    苏白芷正好要去段家选礼服,跟他们一起过去。</p>

    黎瑶在坐月子,陆续处理一些工作文件,孩子大部分是两个保姆带着。</p>

    这个时候的婴儿吃饱就睡,她闲下来就偷偷进书房处理文件。</p>

    香山澳的商务峰会明天开始,段铭野这几天忙得飞起,要不是想回来看女儿,他直接就住公司了。</p>

    “这边的礼服全是刚送过来的最新款,一会儿莉莉安过来挑出几款适合你的,你再选喜欢的。”黎瑶打开衣柜,一整排的礼服,各种颜色的都有。</p>

    苏白芷不打算先挑选,跟着她走向书房。</p>

    段老爷子在那边等她们聊峰会的事情。</p>

    里奇肯定会参加,还有很多从各国飞来的集团总裁。</p>

    “美高财团的总裁也会来,你应该会见到。”黎瑶慢慢走着,中途还拐到茶水间拿了一壶茶和点心。</p>

    苏白芷轻点头,眸光一闪,陆北宴今天一早就出门了,还把行李都带走,估计又出任务,这次不知道换成什么身份。</p>

    书房门打开,里面几乎都是红木家具,有些可能是金丝楠木。</p>

    一股冷意扑面而来,苏白芷浑身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p>

    “这边放了不少古董瓷器,有点阴凉,我们去阳台晒太阳。”黎瑶下巴轻抬,示意她往那边走。</p>

    苏白芷看到段老爷子正在阳台上浇水,随后拿着剪刀慢慢剪,看到她们过来点点头,上的动作还没变。</p>

    回归田园生活,是所有华夏人年老后的愿望,不管哪个年代都一样。</p>

    “在这边晒会儿太阳,屋里要下午才暖和一些。“段老爷子笑着道,把一盆修剪好的绿植放桌上。</p>

    苏白芷:“等到夏天,书房里凉爽得根本不需要开冷气,挺好的。”</p>

    她前世就有一间超大的书房,书柜里放了很多书,下午窝在沙发看书,困了直接睡觉。</p>

    黎瑶给她们倒茶,靠在沙发上坐,微眯着眼睛。</p>

    她和段铭野的书房也是这个朝向,阳台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p>

    “当时设计师也这么想的,就是冬天有点冷。”段老爷子点点头,慢条斯理地擦,才拿起热茶喝起来,才继续道:</p>

    “阿芷,你实话跟我,内陆想如何提升普通人生活水平的?</p>

    我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心里其实很忐忑。”</p>

    苏白芷:“想在短短几十年,让所有人达到s国人的收入水平,几乎不可能。”</p>

    段老爷子和黎瑶同时点头,大家心里都知道差距有多大。</p>

    “人均gdp难达到,不代表生活水平不能提高。”苏白芷又继续道:</p>

    </p>

    “只要让商品变得廉价,即使收入水平跟国外有差距,也不影响生活水平整体提升。”</p>

    段老爷子眸光微动,这点他们当然知道,但要动到很多人的利益,就不那么好操作了。</p>

    苏白芷:“当商品的量不断增加,供过于求,商品价格自然会下降,</p>

    当然,期间还需要国家调控物品价格,但这都是一个过渡阶段。”</p>

    “这需要技术突破和工业化生产,才能达到。现在深城和广城就是在做这方面突破。先是纺织业,日用品,后面还有农产品加工等等。”</p>

    比如,大量的成衣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成本就被压到最低,陆续销往全国,甚至国外,先薄利多销,积少成多</p>

    段老爷子:“你的意思是,比如内陆人的工资200块,但他们可以用200块买到香山澳人花2000块才买到的商品”</p>

    他突然顿住,想到零部件批量成产,到军工</p>

    这些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参与,而内陆现在最不缺劳动力。</p>

    “商品的成本包含:原材料,包装,工厂运营,人工,营销等等,如果逐级降低,总体成本下降,售价自然也会降”苏白芷不用得太仔细,段家是从工厂发家的自然知道。</p>

    黎瑶只觉得里的温茶变得滚烫。</p>

    s国的制度为保护大多数资本的利润,不可能让商品价格变得低廉,他们需要很多的穷人为资本卖力。</p>

    但华夏现在的制度却不需要,他们要实现大部分人的富足,而不是为少部分富人的长期富裕服务。</p>

    段老爷子:“香山澳可能很难融入内陆的制度,到时如果内陆人蜂拥而来,可能社会秩序都难以维持。“</p>

    苏白芷摇头,并不赞同:“只要香山澳内部不乱,就不会有您担心的事,</p>

    保持香山澳几十年制度不变,不是空话,是一字一句写下来盖章了的,但可能用不了签署的几十年,你们可能会要求主动融入。”</p>

    段老爷子喝着茶,陷入深思,如果真如苏白芷的那样,他的那些老朋友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p>

    黎瑶心里保留意见,不是不信任苏白芷,而是对内陆目前的改革并不了解。</p>

    “不急,还有十年,这十年足够你们看到希望和变化,现在我们谈这些如纸上谈兵,甚至可能会被嘲笑是空想。”苏白芷大概猜到他们的想法,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p>

    所以现在华夏的媒体不会往这方面宣传,各个工厂埋头苦干,闷声发财才是华夏的传统。</p>

    段老爷子眸底闪过精光,不对,邓部长的目光不可能只聚焦国内。</p>

    现在深城,海城等各个港口对外放开,国外的东西涌入,国内的东西也会被运出去。</p>

    如果国外的大资本知道内陆的东西便宜,会不会大量进口卖给本国的人,赚取差价?</p>

    这可比自己办工厂要划算多了,只需要当中间商,把东西大量运过去。</p>

    接下来连锁反应,大量的工厂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迁移到华夏,赚取更多利润,以此循环。</p>

    段老爷子心咯噔了一下,瞳孔微缩,别国外,香山澳的经济都会受到冲击。</p>

    以后很可能会变成,香山澳人到深城消费的反浪潮。</p>

    这一布局完全是妥妥阳谋,华夏就是要打造一个超大经济圈,物美价廉,让任何国家都拒绝不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