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山很担心唐博川会背着自己去给袁学民打电话,很是耐心地解释起来。</p>
“据我了解,项书记可是非常强势的一个人。我们这一期培训班,他又非常地重视。我不认为项书记会允许其他人插此事。如果你给袁部长打电话,不定适得其反。”</p>
“这样啊,那好吧。”唐博川有些遗憾地将放进了兜里。</p>
李仕山还是不放心,又反复地叮嘱了好几次,一直到唐博川有些不耐烦,这才闭嘴。</p>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沈峰就开始收拾起行李来。</p>
李仕山看到沈峰心情愉悦,气定神闲,很是羡慕。</p>
沈峰这次不管是单科排名还是总成绩评比,他都是稳稳地前三。</p>
他此时的轻松惬意和提前做好布局分不开的。</p>
如此一来,越是到了关键时刻,就越加地淡定。</p>
李仕山感觉又学到东西了。</p>
这种大局观,自己以后也要多加练习才是。</p>
李仕山这时候,又想到这个“优秀学员”的称号。</p>
实话,自己当然十分动心。</p>
官场中人,哪个不想升官。</p>
虽自己回到省委后,大概率会得到提拔的。</p>
可是多久会被提拔,时间上谁也不知道。</p>
是半年还是一年。</p>
要知道时间越久,变化越大。</p>
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p>
这期的培训班,自己已经拼尽了全力。</p>
无奈的是,培训班里的厉害之人还是太多了。</p>
这一次自己能不能评上“优秀学员”只能看天意了。</p>
念及此处,李仕山看向窗外明媚的阳光,喃喃自语道:“项书记会怎么选呢。”</p>
“书记,您找我。”</p>
新任的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袁学民,走进了项成儒的办公室。</p>
他看着项成儒站在一张宽大的桌子前,目光始终盯在桌上摆放的一排文件上。</p>
这一张桌子并不是项成儒日常办公用的那张。</p>
通常情况下高级别领导的办公室都有两张桌子。</p>
一张是用来日常办公,另一张是用来摆放文件,或者是研究比较重大的事情时,用来放置地图和资料用的。</p>
袁学民很是自觉地没有靠近,站在项成儒几步远的位置上。</p>
在没有得到领导的允许之前,那张桌子上的东西他看都不会看一眼。</p>
对于项成儒的提拔,袁学民那是感激涕零。</p>
自己在人事厅厅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三年了,可是想要升到“副部”却有一个条件不符,那就是工作经验。</p>
根据相关规定,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提拔,都需要提拔者在下一级的两个以上职位有任职的经历?。</p>
也就是他至少要在两个正厅级岗位上任过职。</p>
可是他只有人事厅厅长的经历。</p>
如今项成儒将他调到组织部,也就是他升“副部”的条件够了。</p>
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不定在项成儒的任期内,自己就能成为组织部长。</p>
袁学民想想就激动不已。</p>
那可是省委常委,排在汉南省核心权力圈子,前五的位置。</p>
</p>
“学民来了。”</p>
项成儒侧头看了一眼袁学民,指了指自己身前的桌子,道:“过来帮我参谋、参谋。”</p>
听到了召唤,袁学民这才走到了项成儒的身边稍稍靠后的位置站好。</p>
他可不会愚蠢到和项成儒并排站在一起,那可是“大不敬”。</p>
袁学民看到桌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十份省委党校这一期中青班学员的考评表。</p>
这些考评表他可是非常熟悉,里面每一项内容他都清清楚楚。</p>
昨天晚上党校把月考的成绩送来以后,他连夜组织人,将所有学员的考评整理出来。</p>
今天一大早就送到了项成儒的办公室。</p>
他没想到,仅仅是一上午时间,项成儒就已经看完了,还挑选出了十份出来。</p>
很明显,这是在挑选“优秀学员”。</p>
桌上的十人就是项书记心中的备选人员。</p>
这时,项成儒开口道:“学民啊,你觉得这里面谁是最优秀的。”</p>
对于这个问题,从政经验丰富的袁学民可不会出自己心中的人选。</p>
因为你心中的答案可不一定是领导想听的答案。</p>
再者,冒冒失失地回答,只能证明你的不成熟。</p>
袁学民思索了一下后,道:“书记,实话这十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非常优秀。如果硬要从里面选一个最优先的人,那就看用什么评判标准来考量了。”</p>
项成儒点点头,“嗯,那你用什么标准评判。”</p>
袁学民昨天晚上就猜到项成儒可能会向他征询意见,所以刚才的回答,就是为了现在做的铺垫。</p>
他又在心中梳理了一遍准备好的答案,开始了起来。</p>
“书记,如果按照2门课总成绩来的话,那就是这三位学员。”</p>
袁学民着熟练指出三个学员的资料。</p>
“如果是按照单科第一的话,那就是”</p>
袁学民一连出了好几种评判标准,每一种结果都能迅速地出名字。</p>
准备的如此充足,也让项成儒很是满意。</p>
袁学民此时的表现,就是最为成熟的工作方式。</p>
在你完成领导布置的某项工作时,就要想到领导会问什么问题,或者工作还有哪些问题。</p>
作为执行者的你,一定要想好这些问题的对策。</p>
并且你的对策绝对不能只有一个方案,至少是两个或者更多。</p>
不管是职场还是官场。</p>
在遇到事情向领导请示的时候,也是这样。</p>
你要让领导做的是选择题,绝对不能是问答题。</p>
你要给出方案去让领导怎么选,而不是你问领导该怎么办。</p>
项成儒思索了一会道:“这里面的学员,有没有人给你打过招呼。”</p>
“有。”袁学民不假思索的道,并指出了其中四个人,</p>
项成儒点点头,“把这个四个人排除之后,就按照单科成绩进行评选吧。”</p>
“如果是这样的话。”</p>
袁学民在心中稍微一算,就拿起了桌上三张考评表,道:“书记,那就是刘基、沈峰和李仕山了。”</p>
项成儒点了点头,“那就这三人,你觉得呢,洪秘书。”</p>
站在旁边洪华却语出惊人,“书记,我觉得这里面有个人欠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