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 > 第664章 每每叫他冲头阵
    这几封举报信都是寄给省委的。</p>

    省委处理举报信的部门是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p>

    对于举报信的处理流程如下。</p>

    对于实名举报信的处理:综合一处会先进行前期的调查,让相关部门摸一摸情况。</p>

    不管情况属实与否,都要呈报项书记知道。</p>

    对于匿名举报信的处理那就要分两种情况。</p>

    第一种,举报信的内容含糊其辞,也没有什么实质证据,那就会直接归档。</p>

    第二种,信里给出了实质证据,那就按照实名举报信的流程再走一遍。</p>

    李仕山可以肯定举报信里的举报的内容,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真的。</p>

    李仕山为什么刘应超有取死之道呢。</p>

    综合一处所有处理的文件(包括举报信)在呈报给项书记之前,都要由他进行把关。</p>

    由他决定是呈报给向书记,还是退还给综合一处。</p>

    每一份文件都有“收文处理笺”。</p>

    这上面会详细记录谁签收的文件,什么时候签收,经历了哪些部门,哪些领导看过。</p>

    李仕山上最后两页就是这几封举报信的处理笺的复印件。</p>

    收文是综合一处的人,主持工作的副处长也签了意见,“请秘书长阅示”,然后就没有了。</p>

    本应该秘书长签批意见的那一栏是空的。</p>

    虽然没有刘应超的任何意见,可这几份举报信很明显是刘应超压了下来。</p>

    再看看举报信的落款日期,最早的一封已经是两周以前了,最近的一封也有三天的时间。</p>

    举报副厅级干部可不是事,而且还有实质性证据。</p>

    虽然刘应超很聪明,没有在“收文处理笺”留下任何意见。</p>

    就算将来发现,他也可以推托</p>

    只不过,这个段也就是能让他免于追责。</p>

    刘应超就没有掂量过,项书记的雷霆一怒,他能否扛得住。</p>

    李仕山抬头看向了洪华,暗想道:“洪华能拿到的是带有收文处理笺的复印件,这就明综合一处里有他的人。”</p>

    “那他给自己看的目的是什么?”</p>

    “是让自己自己去调查这几件事吗?”</p>

    洪华看见李仕山抬起头,就知道他已经看完了,于是问道:“看出什么问题了吗?”</p>

    李仕山将里的复印件还给了洪华,感慨道:“秘书长太大胆妄为了,这么重要的信件也敢压着。”</p>

    洪华微微点头,看来李仕山已经清楚这里面的情况。</p>

    他先将复印件收回到抽屉里,道:“仕山,给你看这些东西的意思呢,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书记准备让你接综合一处。”</p>

    “我接综合一处?”李仕山听得一愣,被打了一个措不及。</p>

    这个消息也太突然了,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p>

    综合一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p>

    这个位置的“含权量”太高了。</p>

    在省委的所有部门的副处级岗位中,绝对能排在第一序列。</p>

    恐怕只有组织部和纪委的某些副处级岗位可以比拟的。</p>

    </p>

    可李仕山知道这个消息后,脸上却没有一点喜色。</p>

    他来省委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综合一处的传闻可听到了不少。</p>

    综合一处的三个副处长为了处长的位置都快打成狗脑子了。</p>

    明争暗斗,暗地里使绊的事情层出不穷。</p>

    自己要是过去主持工作,那不就等于给他们一个信号,自己就是处长的备选人。</p>

    那他们三个还不一致对外,合起伙来对抗我。</p>

    三个副处长已经够乱了,现在又加上自己。</p>

    那到时候,还不把综合一处折腾得鸡飞狗跳,天下大乱。</p>

    洪华看见李仕山低下头,没有话,以为是他太过激动。</p>

    毕竟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对于个人履历来,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p>

    李仕山低头肯定是在掩饰兴奋的表情。</p>

    洪华笑着道:“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完又端起泡着浓茶的杯子喝了一口,等着李仕山表决心。</p>

    谁想到,李仕山抬起头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幽幽地道:“书记这是打算升我当处长了?”</p>

    “咳咳咳”</p>

    茶水刚咽了一半的洪华直接被李仕山这句话呛住了。</p>

    洪华扭过头连续咳嗽了好几下后,这才瞪了李仕山一眼。</p>

    “你脸够大的,这才升副处多久,就想着提正处了。让你主持综合一处工作已经够重用你了。”</p>

    李仕山立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那算了,我不干。”</p>

    “你子,是不是胆子”</p>

    洪华气得想骂人,可是话到一半又咽了回去。</p>

    他很清楚李仕山不是那种“得寸进尺”的人。</p>

    他这个反应太古怪了,很明显是不想干。</p>

    洪华眯了眯眼睛,“少在这里给我耍宝,吧,你到底怎么想的。”</p>

    李仕山叹了口气,出了自己的想法,到最后,他很是为难地道:“处长,不是我不想干,我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达不到书记的要求呀。”</p>

    到这里,李仕山的神色有些复杂地总结道:“我没做好都是事,要是影响到了书记的工作,那我可就罪该万死了。”</p>

    洪华听完李仕山的顾虑后,摆了摆,“你不要有太大压力嘛,让你过去,这也是书记相信你的能力,要对自己有信心。”</p>

    李仕山见洪华搬出了项书记,知道这事肯定推不掉了。</p>

    只不过,他可不会被洪华戴几顶“高帽子”就忘乎所以,轻易就答应下来。</p>

    老师可是教过自己的,“未思胜,先思败;未思进,先思退。”</p>

    这也是在官场能生存下来的基本法则之一。</p>

    做事之前,要先考虑可能的退路或备选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或失败。?</p>

    现在让自己主持综合一处的工作,项书记的用意也很明显。</p>

    就是让他去盯住刘应超。</p>

    之前项书记没有动省委办,估计是没有做好充足准备</p>

    如今他握大势,再加上两个政策的起草和举报信的事情,比如要对刘应超动了。</p>

    自己现在过去就是开路先锋。</p>

    李仕山脑海里不知怎么浮现出了一句话,“大哥常他大难不死,是员福将,故此每每叫他冲头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