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102章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
    子不是曰过嘛: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p>

    不论被隔离审查的人,还是长岭官面上的人,亦或者涉事人员的家属们,紧张归紧张却没有多担心,倒是肚子里憋了一大堆牢骚话。</p>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调查根本就是扯淡。只不过有一点比较麻烦,管理会的头头是个不信邪的货。那天让人把所有黄泥块全都砸了,仔仔细细的挨个检查。</p>

    这下好,尽管当时在场的人都清楚里面啥都没有,但现在拿不出证据证明。</p>

    其实精兵强将们经过调查和走访后,已经意识到这是一场闹剧。问题是立案容易结案难,必须把调查过程人证,以及物证做扎实了才行。</p>

    现在没有物证,不好弄呀。只能进退不得的僵在那。</p>

    最新的消息是,已经向上面汇报了,等管纪律的领导有了明确的指示才能放人</p>

    曲卓知道了来龙去脉有点哭笑不得。暗暗埋怨自己当时太急了,要是把现场处理一下再走,就没这麻烦事了。</p>

    不对!</p>

    曲卓想起来了,当时他忽然看到大门外冒出个老头儿,慌张之下就赶紧走了。</p>

    擦了</p>

    曲卓有点慌,心的试探:“又是起大锅又是掏泥快的,周围邻居没人听到动静吗?”</p>

    “怎么没有,管理会那傻子让人守着门口。”曲淑娴气呼呼的抱怨:“当时要把人放进院里,有外人在场瞅着,就没后面的麻烦事了。”</p>

    “不是,我的是,进过姜文革家的那个人,肯定得搞出动静呀。”</p>

    “嗨,当时街道组织所有人听广播扎花圈啥的,哪有人在家呀。就一个老罗锅瞅见了”</p>

    曲卓心头一紧,忙问:“瞅见那人长啥样了?”</p>

    “老罗锅子眼神不咋好,看不清脸儿。是一米八多的大高个,挺膀实的,话贼横,还骑了辆自行车。管理会把他带到处指认,抓了十好几个可疑的,没一个准成的。”</p>

    曲卓松了口气,几样特征跟他都对不上。默默感谢了一下“老花眼”和“白内障”的救命之恩</p>

    外面的雪一直在下,没啥风,天也阴沉的厉害,看架势一时半会停不了。老太太让曲卓别急着回去,搁家里住几天。</p>

    反正曲学文那屋现在就他自己,住着也方便,不用曲淑娴再去隔壁邻居家借宿腾地方,</p>

    曲卓正怕李德林纠缠呢,痛快的答应了</p>

    蒋新平和杜佳杰先去了知青办,又去了革委会。从革委会出来后,到国营饭店吃了点东西,才顶着满头满身的积雪回到招待所。</p>

    刚进门,服务员就喊住他们:“哎你们谁是蒋新平?”</p>

    “我是,有事吗?”蒋新平答话。</p>

    “京城的加急电报。”服务员从登记夹里抽出一张电报纸。</p>

    “谢谢。”蒋新平接过来一看,脸色顿时就变了。</p>

    电报纸上二十二个字:“四部同厂已出发。一切流程从简,火速将人带回。”</p>

    “怎么了?”杜佳杰侧着脑袋看了眼电报纸,脸色也变了:“都惊动四部了?”</p>

    蒋新平已经没了之前的从容不迫,看了眼门外的大雪果断决定:“走,去袁家大队”</p>

    蒋新平和杜佳杰此行的目的,自然是带曲卓回去。</p>

    俩人很清楚,2厂想把人装到自家夹袋里,也动了同样的心思。</p>

    所以,这事儿有点急,讲究的就是一个先下为强。</p>

    但是吧,也不是特别急。</p>

    2是军工单位,正审非常严格。</p>

    曲红旗是09厂家属,不论是调底档还是做风评调查,都离不开09厂的配合。</p>

    这儿耽误个三五天,那儿拖延个三五天,那十天半拉月就过去了。</p>

    至于那帮傻子,让2的刘厂长给忽悠住了,还搁那眼巴巴的等反馈呢。</p>

    </p>

    科学院这边就不一样了,对自己人和自己人家属的情况还能不了解嘛,正审环节基本就是个过场,按规定走一下流程就完事了。</p>

    所以,蒋新平和杜佳杰这趟来的虽然匆忙,但到地方后并不着急。</p>

    计划是,先在县里进行走访,补全曲红旗插队这两年的履历和表现。登记见到人,还要进行一次考核。</p>

    毕竟之前2送到09的那些设计,是曲红旗弄出来的,但谁也没亲眼看见,还是确认清楚比较好。</p>

    省的把人带回去了,结果啥也不懂,啥也不明白,那可就闹大笑话了。</p>

    但现在不一样了,那边不知道怎么就反应过来了。同行的还有四部的人,足可见这是势在必得呀!</p>

    领导都批示了“流程从简,火速将人带回”,蒋新平哪还敢耽搁,招呼杜佳杰立马出门,一头扎进了白茫茫的世界。</p>

    事实上的白茫茫的世界,不是形容词。</p>

    从县城到袁家大队地势少有起伏,大部分地方都是一片平地。连着几个时的大雪落下来,本地人都分不清哪里是田地,哪里是水渠,哪里是路,更别提俩外乡人了。</p>

    最要命的是,雪下的这么大,出了县城几乎看不到人迹。蒋新平和杜佳杰只能认准大概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的蒙头走。</p>

    得亏长岭周边人口还算密集,不管走对了还是走错了,总是能遇到村落打听道儿。</p>

    不然,天黑后温度骤降,俩人冻死在野地里都不新鲜。</p>

    可即便是没走太多冤枉路,蒋新平和杜佳杰到袁家大队的时候,也累的精疲力竭。</p>

    ————</p>

    “整一口?”晚饭上桌,曲学文向曲卓投去询问的眼神。</p>

    曲卓瞅着桌上的黄酒坛子,心里下意识的一阵慌。随即安慰自己:“齐梅都走了,慌个屁呀。”</p>

    见老爹的精神状态还是有点萎靡,点点头:“行,整一口。”</p>

    东北人几乎不喝黄酒,曲家的黄酒是刚入秋时为了泡药酒才买的。</p>

    至于为啥泡药酒曲卓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不过桌上的半坛子没啥问题,是泡药酒剩下的。</p>

    曲卓虽然不喜欢喝酒,但知道黄酒要温着喝。讲究点的还得加上姜丝话梅,或者红枣枸杞啥的。</p>

    从不喝黄酒的曲家几口子显然不知道那些,曲卓不想当卖弄,眼看着老爹掂起酒坛子往自己面前的碗里倒。</p>

    “嚓”</p>

    旁边的曲淑娴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嘴上叼着的烟卷。</p>

    没错,孝敬爷爷的中华烟还是没逃过毒。曲卓下午躺炕头眯觉的功夫,虎娘们偷摸把盒子打开了。</p>

    在东北,尤其是农村,女人抽烟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是常态。</p>

    不过,毕竟是没出阁的大姑娘,多少还是要点脸面的。出门在外或者有生人的时候曲淑娴不会抽。现在不是跟曲卓混熟了嘛,也就不避着了。</p>

    “嗨嗨嗨,你这都第几根了?”曲卓不满的嚷嚷。</p>

    “啧,你咋那店儿(抠)呢?破散烟,整的跟宝贝似的。”曲淑娴白了某人一眼。</p>

    “破散烟你还一根接一根的。”曲卓从兜里掏出大前门:“抽这个。”</p>

    “你当我傻呀?”曲淑娴又甩了某人一对白眼球,抽了口烟,砸吧着嘴叨咕:“别,味儿真挺好。啥朋友给你的,回头再弄点。”</p>

    “你个死丫头片子!”老太太抬就是一巴掌。</p>

    “不要不要不要。”曲淑娴往旁边躲了躲,又从铁盒里抽出一根递给曲学文:“哥,你尝尝,贼顺口。”</p>

    很不幸,一家人眼下属实都没啥见识。曲学文瞅了眼光秃秃的铁盒子,拿起曲卓的大前门抽出一根点上。</p>

    “啧”曲淑娴撇撇嘴,没过脑子就冒出一句“傻,活该嫂子”</p>

    “啪”老太太反应贼快,抬就是一巴掌。</p>

    “错了错了”曲淑娴赶紧捡起被抽到炕上的烟卷,挪地方跑到曲学文另一边坐下。</p>

    曲卓假装什么都没听到,端起碗跟老爹碰了一下,憋气喝了一大口冰凉的黄酒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