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323章 制造误会
    “在培训正式开始前,我希望诸位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p>

    衬衫、休闲裤,袖口随意挽起的曲卓,视线在面前十二位年龄跟他差不多,或者稍一些的年轻人脸上划过。</p>

    随后面无表情,语气平淡的道:“你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和即将要面对的设备相比,相当于木棍都用不好的非洲野人,试图去操作飞。</p>

    如果这里由我做主,宁愿多支付些薪水,去日韩雇挖几个足以胜任工作的技术人员。</p>

    但很可惜,我的叔父不信任日韩人。他固执的坚持,要自己培养人才”</p>

    曲卓看向后排的曲久勷,投去一个无奈中透着不满的眼神。随后视线再次落到面前十二张脸上:“但你们一群二流地区的三流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人才。实话</p>

    在我眼中最多只能算是技术工人。甚至连做技术工人,都是不合格的。”</p>

    港岛理工最初就是技工学校,即便到了现在,培养出的学生,绝大部分也不过是技术工人。</p>

    而港岛,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只能算作二流地区。甚至,作为二流地区,都不是很及格。</p>

    所以,曲卓的一番话,很大程度上是事实。但他那种高高在上的表达方式,实在是太招人恨了。</p>

    “你除了比我们幸运,有一个好出身,还有什么我们高贵的地方吗?”一个男生还算有素质的表达不满。</p>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明你不止专业知识落后。还对事物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曲卓扫了那个男生一眼。</p>

    无视对方的愤怒,依旧没什么情绪的:“我的家族,为即将到来的设备投入了几十万美金。你们觉得,长辈们只是因为想给我一个表现的会,而让我站在这里吗?”</p>

    “”发声的男生依旧愤愤,但无话可。</p>

    “bldy”坐在角落里的男生低头声骂了一句。</p>

    “iwbrney,lndn,\"‘bldy’vlgrer”</p>

    曲卓拽了一句听起来很有英伦腔调的英文,随后带着蔑视的:“如果你不会有素质的脏话,我可以教你。比如bly,、bted、bleedg、bldg,还有blg。需不需要我教你如何拼写?”</p>

    “”角落里的男生不知道气的还羞的,脸涨的通红。</p>

    至于其他人,虽然对面前这个傲慢的家伙依旧不满。但之前愤怒到快要炸开的情绪,居然缓和了不少。</p>

    因为在港岛,人是分三六九等的。</p>

    抛开财富和成就的加持,也抛开嘴上的不满和愤愤。人们内心潜意识的认知是,蓝眼睛、鹰钩鼻子的戴英人,是最高级的。次一级是华裔英籍。再次一级的是港岛本土人。</p>

    最低级的,是外面来港岛讨生活的人</p>

    而华裔英籍又分两种,一种是戴英那边的华裔移民,一种是港岛拼搏出头,从而获得正式英籍的佼佼者。</p>

    没错,理论上港岛公民凭港岛护照,享有与戴英公民同样的权利。但到底港岛人是港岛人,戴英人是戴英人。</p>

    只有那些出类拔萃的港岛人,才有会移民去戴英,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戴英人。</p>

    尽管港岛人对那部分人会嫉妒、会骂、甚至会诅咒,但心底是艳羡的。</p>

    </p>

    曲卓刚才,他出生于伦敦哈克尼。明他是个土生土长的,真正的戴英人。</p>

    十二个年轻人里,有对戴英了解比较多的,还知道哈克尼是伦敦的富人区。</p>

    能够出生在那里,明眼前这家伙的父母最低也是医生、律师之类有体面的社会身份,并且收入不菲的华裔。</p>

    而且,这家伙能站那里教授自己时下最先进的高科技设备,明本身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p>

    综合起来看,尽管心里依旧不满,但对方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傲慢就成了一种很正常的情况。</p>

    “对了,我每次听到你们用那种类似于菲佣和阿三混合起来的腔调英文,身上就会很不舒服。</p>

    所以,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学到东西,请尽量用汉语交流。还有,发音标准一些。”</p>

    “”十二个人神色各异,却没有一个吭声的。</p>

    六十年代港岛的外来人口激增,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方言。为了便于沟通,国语成为了有效的交流语言,甚至带有高级社交语言的属性。</p>

    直到6年的一场爆动,让港岛政府产生了警惕心,开始有意识的对“国语”在民间的普及进行降温。一方面取消中学国语课,一方面推动粤语替代国语。</p>

    尤其是年麦理浩上任后,一系列举措推动港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强化了港人对港岛的认同感,国语开始逐渐被粤语取代。</p>

    所以,时下的港岛年轻人,虽然粤语的很溜,但基本都有不错的国语底子。</p>

    如果直接要求眼前的十二个年轻人国语,他们可能会生出逆反心理。</p>

    可曲卓先暗示了自己“华裔英籍”的身份,不会粤语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又站在“纯种英籍”的角度,打击了他们的英语发音。</p>

    所以,国语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交流的唯一语言。</p>

    为什么要冒充华裔英籍?</p>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p>

    不然怎么?</p>

    告诉他们老子来自内陆,老子北大毕业,还是研究生在读?</p>

    且不这帮港岛三流学校的倒霉孩子,能不能看得起内陆的大学。只内陆人这个身份,就足够麻烦了。</p>

    拍出港岛身份证?</p>

    好吧,那就粤语吧。</p>

    会不会是一方面,同样是港岛人,如何才能压服这帮年轻人。总不能编个名校出身吧?</p>

    自己出生于伦敦哈克尼,属于阐述事实。至于“华裔英籍”,那只是误会罢了。</p>

    如果编个名校身份一旦露馅,丢人不,也容易让一帮年轻人生出轻慢之心,很难让他们老实认真的学习。</p>

    所以,故意只透露出有限的事实,从制造出一些“美丽”的误会,是最好,也是最省事的选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