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594章 大家都很忙
    曲卓确实很生气。</p>

    所谓“教育”系统和软件,并不是在现有的本基础上做加法或升级,而是做减法和限制。</p>

    按在有明确思路和目标的情况下,曲卓认为家里的那帮货应该很容易做到。</p>

    但随着吴兰兰的解释,他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p>

    软件中心貌似人不少,但真正能干活的并不多</p>

    齐磊和周四妮是驻点安全员,张秀丽是出纳,这仨人跟技术工作不沾边。</p>

    孙健、王援朝、吕卫国、刘芹西,还有后面陆续被安排进来的七个人,属于进修学习。眼下学了多少放一边,还不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p>

    吴兰兰是懂技术的,但水平很一般。</p>

    她在中心的定位是大管家,只是曲卓先是“停职”,又长时间出差在外,才赶鸭子上架主持工作。</p>

    真正能干活的,只有方文山、宋帆、万涛、冯川、孙彩云和楚志恒几个。</p>

    而教育开发任务下来时,方文山在西北一家单位装配计算及络,还要对那里的操作员进行短期培训。</p>

    之所以派个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些问题的家伙去,是因为方文山的父母都在那里。去工作的同时顺带着探亲,外加给爹妈长脸。</p>

    没错,就是上回想带他走的那个单位。</p>

    差不多同一时间,宋帆和冯川去了沪市,做与方文山同样的工作。万涛和孙彩云去了巴蜀。</p>

    家里唯一能干活的楚志恒,又因为甘肃那边有紧急任务,跟着大王先生出差了。</p>

    技术骨干全都不在家,指望吴兰兰带着一帮进修生,那不扯淡呢嘛</p>

    搞清楚情况,曲卓不但没法发火,还得安抚一番。</p>

    把带回来的皮箱交给吴兰兰,让她组织大家抓紧时间学习、掌握。</p>

    皮箱里装着两块硬盘,是潘世生送曲卓去华润的路上“弄”出来的。硬盘里是已经开发好,还没有封装的教育系统和软件。</p>

    曲卓实在想不出一帮货为什么那么拉胯。大社领导还交代,他回来后最好在三天之内完成软件开发,五天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p>

    因为安全教育什么的,正常也就三到五天。这对外面的“人”来,并不是什么秘密。</p>

    给曲卓五天时间,再算上压缩到不能再压缩的安全教育,一周后就要启程出发。</p>

    多提一嘴,这次计算交付和装测团队,将会从京城起飞直达港岛。</p>

    要知道49后两边就断航了。别航班,连火车都还没通呢。</p>

    所以,即将飞往港岛的客,是近三十年来内陆首次有飞在港岛降落。</p>

    虽然不是正式通航,但也算创造了一个的历史。</p>

    现在航线和航班抵达的时间已经确定了。除非遇到天气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是不可能随便更改的。</p>

    另外,曲卓这次回来不止要用最快的速度搞定教育系统和软件,还有一个秘密任务。</p>

    那位弯省正情局周处长的姨母,已经找到了。曲卓要以私人身份去拜访。</p>

    如果时间来得及,还有另外两位住在京城和京城周边的“关系户”,需要他亲自上门走一趟。</p>

    时间紧,事还多,曲卓索性把系统和软件准备好,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防止耽搁行程</p>

    吴兰兰组织十一位进修生学习时,齐磊开着那辆突突黑烟的tj620把曲卓送回家。</p>

    走的太急,曲卓没拿家钥匙。打发齐磊回去,“搞出”个遥控器开车库门进院。</p>

    本以为离家这么久,院里肯定满是积尘、狗屎什么的。不曾想居然挺干净,明显有人打扫过。</p>

    </p>

    而且,养在院里狗子也不见了,连狗窝也没了。</p>

    饿死了?</p>

    不对,有狗子的呜呜声</p>

    别,狗子这玩意耳朵是灵。</p>

    华不知道被谁连窝一起转移到南面的院。隔着正房听到北院进来人,发出一阵警告似的呜呜声。</p>

    等曲卓进屋,它还没看到人呢,发出的声音就变成了急闹的,没有攻击性,但很迫切的动静。</p>

    曲卓进卧室准备换下西装时,顺窗户往外看好家伙,大街上迎面碰上都认不出来。</p>

    膘肥体壮的华,正扒着外面阳光房玻璃,冲屋里抡尾巴呢。</p>

    看体格就知道,过得去的两个多月这货不但没饿着,伙食水平还挺高。</p>

    换完衣服又去了趟厕所,进南院揉了揉扑上来的狗头。瞅了眼狗窝,盆里的水虽然挂着点冰碴但不脏,旁边还有两根被啃的贼干净的大棒骨。</p>

    这肯定是不饿,不然早把骨头咬碎吃骨髓了。</p>

    见不缺吃不缺喝的,曲卓没再耽搁时间,开着他那辆破车出门直奔北大工作很重要,但没见媳妇重要。</p>

    级新生入校前,北大保卫科做了很大的人员调整。东门值班的不认识曲卓和破车。</p>

    拦停后,见开车的在一厚摞通行证里翻找属于北大的那张,顿时目露警惕。</p>

    谁家好人车里有那么多单位的通行证?</p>

    保不齐就是间谍!</p>

    于是,尽管找到了通行证,曲卓还是被勒令熄火。</p>

    并且,被两名带着红袖箍的年轻人对待阶级敌人似的,一左一右的近距离监视着。</p>

    直到保卫科和管理处的领导闻讯赶来,误会才算解除。</p>

    这么一耽搁,时间就五点多了。</p>

    等打听明白外语系的上课地点找过去时,刚好下午最后一节大课结束。大群穿着黑蓝灰绿,看不出多少朝气的身影呼呼啦啦的从红砖破楼里出来。</p>

    没朝气很正常,学生们的平均年龄太大了。的看起来十八九,二十左右。大的瞅着都三十多了,还不是蹦星的少数。</p>

    在眼下这个二十出头就结婚的大环境下,这帮学生们中绝大多数,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甚至是有家有口的成年人。</p>

    又不是后世都三十好几了,还哥哥姐姐的年月。几十号成年人聚在一起,能有什么朝气可言</p>

    曲卓找了个不显眼的边角停好破车,站在路边打量不断从身边走过的身影。</p>

    正搜寻乔雨呢,一个透着惊讶的声音响起:“曲工?您怎么来啦?”</p>

    曲卓寻声看去,是个面相斯文,头发有点长但不算糟乱。瞅着四十来岁,实际上只有三十多,戴着瓶子底厚眼镜的男人。</p>

    这人曲卓认识,叫单逸飞,是之前教材编译组的翻译。是翻译,干的基本都是助的活儿。</p>

    不然也不会看到曲卓,下意识称呼“您”。</p>

    “呦,单老师。”曲卓想起来,这货是北大外语系的。见他里抱着教材和讲义,猜测应该是个讲师。</p>

    副教授的可能不大,毕竟年龄在那摆着。</p>

    “这是来找人?”单逸飞也意识到当着一群学生,称呼个年轻人“您”不大合适。再次开口时,省略掉了主语。</p>

    “嗯,我对象是今年外语系的新生。”曲卓回话时,视线从单逸飞身上偏移,投向他侧后的一个身影,脸上泛起笑意。</p>

    他看到乔雨了,和一中等个子,模样普通的大脑门姑娘,走在人群的最后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