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620章 一波三折
    别看荣志坚已经三十好几了,但生命的前三十多年,是开着敞篷跑车的公子哥儿、是大学里的体育健将、是工程师,也搞过课题研究。</p>

    至于做生意,虽然算是家学,但没有实际经验。</p>

    毕竟他长大的时候,合营中“资方”已经退出管理只拿分红,没有能让他历练的会。</p>

    这导致他的雄心很大,谋划的也很好。但真正实际操作起来,颇有些忙脚乱,甚至显得很呆</p>

    大浦那边的地价,眼下这年月很便宜。但计划中的爱卡风扇厂在打开市场之前,先做来料组装,并不需要太多的土地。</p>

    荣志坚经过详细的计算,只买了五亩地,也就半个足球场的大。</p>

    就这五亩地,前期也只启用两亩。其中一亩半作为物料库和成品库,余下三百平作为组装车间。</p>

    有地有钱有计划,那就开干吧</p>

    请人出建筑方案时,对方介绍了一家建筑公司。与建筑公司的经理见了几次,一番讨价还价后,还算顺利的签了合同。</p>

    第一天开工大吉,第二天热火朝天。第三天乡民拦路,是过往车辆压坏了路面,不让沙料车和水泥车通行。</p>

    想进场也行,要么给钱,要么雇佣村里的乡民去工地做工。</p>

    建筑公司与乡民魁首一番谈判,双方总算谈妥。工程停滞了三天后,得以继续开工。</p>

    嗯,这回很顺利。地基很快打完,进入养护阶段</p>

    工程队干活时,荣志坚也没闲着。</p>

    电、扇叶、灯罩,控制盒、五金件,材质、工艺、成本,反复对比权衡后,锁定了几家原料工厂。</p>

    就在他逐家上门去谈时,工地那边又出事了。负责养护地基的工人,被打住院了好几个。</p>

    建筑公司负责项目的经理,转过天找到荣志坚。十分抱歉的告诉他,爱卡风扇厂的工程,已经转给了安泰公司。</p>

    因为,工厂所在的那片地界,现在成了新义安的地盘。打下地盘的大哥放话,汀角路到大盛街范围内,所有建筑工程只能由安泰公司来做。</p>

    在港岛待了一段时间,荣志坚对这边的情况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这是“特色”之一,没有为难对方,接受了这个无奈的结果。</p>

    然后,等着安泰派人接工地。</p>

    一等再等的,毛都没等到一根。</p>

    眼看不远处另一处工地已经复工了,过去请教了一下。这才知道,需要他去安泰重新签订合同。</p>

    作为甲方,要上赶子找乙方签合同,这事儿听起来虽然滑稽,但荣志坚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p>

    老老实实的去了</p>

    比预想中要顺利,虽然工程造价提高了一些,但还算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p>

    重新签了合同,总能开工了吧?</p>

    开工个屁!</p>

    被指定负责爱卡项目的黄经理,带人到工地上转了一圈。扔下一句“等着吧”就不见人了。</p>

    荣志坚没办法,只能再去附近的工地请教。</p>

    得到的答案是,安泰是一家很大的公司,里有很多赚钱的大项目。</p>

    而人呢,是有限的。</p>

    项目多人有限怎么办?</p>

    当然要先紧着赚钱的项目</p>

    </p>

    好吧,荣志坚又懂了,不就是要好处嘛。</p>

    花了点茶水费,打听到黄经理在顺生这边,便开着车找来了。</p>

    总算见到了黄经理,搭上话荣志坚才知道,大九哥比他预计中要贪婪的多。</p>

    本想着就是给点好处费的事,结果对方要他在工程款的基础上,加付三分之一的开工费。</p>

    不给钱也行,安心等着就好。什么时候有闲下来的人了,什么时候再帮爱卡盖厂房。</p>

    就在荣志坚求对方抬抬的时候,路过的某人插了一嘴事情居然就解决了。</p>

    荣志坚嘴上着感谢的话,心里好一阵p。</p>

    默默的埋怨:“你是股东好不啦?工厂赚钱你也有份的好不啦?</p>

    买地时就请你帮忙参谋,你非要拿腔调。这会才冒头,凭白浪费了多少时间,少赚了多少钞票”</p>

    荣志坚化身怨妇的时候,大九哥也默默的擦了把冷汗。</p>

    所谓的“开工费”,不过是他这种头目吃拿卡要的段罢了。属于上天要价落地还钱,实际上随随便便给个几万块就行。</p>

    这事儿要是被公司高层知道,搞不好是要被收一根指头</p>

    不提荣志坚和大九哥,曲静请大家去镛记酒家品尝了炭烤烧鹅。</p>

    吃饭时曲卓从曲素梅那得知,严卫华一家,已经从之前住的公寓楼,搬去了扎纸店。</p>

    严卫华也从雇工,变成了扎纸店的二老板。</p>

    扎纸店老板年岁太大了,身体也不算好。</p>

    春节时去南洋儿子家过年时,在儿子儿媳的劝下,决定退休享受天伦之乐。</p>

    虽然决定留在南洋,但不打算舍了港岛的家业。</p>

    回来后跟严卫华商量了一番。两边谈妥,扎纸店交给严卫华经营,老爷子将店铺、家当和留下的人脉“租借”给严卫华,盈利两家对半分。</p>

    曲卓听了曲素梅的讲述,觉得严卫华吃亏了。但不了解扎纸那个行当,没有妄加评论。</p>

    饭吃到一半,潘世生到了。闷声填饱,跟曲素梅打听了扎纸店的地址,回到海狮里面等。</p>

    曲卓和四个下吃完上车,海狮奔旺角弥敦道</p>

    扎纸店离之前曲卓去过的公寓楼不算远,中间只隔着两个街口,同样是一条年代感十足的老街。</p>

    街左侧是有些年头的公寓楼。跟以后的内陆一样,一楼临街的屋子,都被改成大大的店铺。</p>

    右侧的建筑更有年头,都是二层的老式建筑。有些翻新过,外墙是砖头砌的,或是水泥面。</p>

    有些还保留着最古老的风貌,木头梁柱和门窗,还有青瓦飞檐。</p>

    街面本就不宽,两侧档口不少店铺还在外面支起摊子,中间的过场也就够三轮车穿行。</p>

    见海狮进去费劲,曲卓招呼几人在街口下车。他抱着比较轻的箱子,宋帆和冯川合力抬着比较重的大箱子往里面进。</p>

    大概走了十多米,在头顶一片彩绘招牌和霓虹灯箱中间,看到了个写有“恒记”俩字的黄布幡子。</p>

    顺着黄布幡子找到右侧的店铺,一栋有些破旧的二层木楼。</p>

    见店门是开着的,探头往里面看。店门正对着的不是柜台,而是一道通后院的过堂。</p>

    后院里能看到一挺漂亮的轿子,还有一匹流苏随风而动的白马</p>

    没错,都是纸糊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