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671章 什么情况?
    刘健虽然是个文科出身的秘书,但跟着领导调来国科院后,经常帮着整理汇总各类资料,准备个会议稿什么的。</p>

    文案做的多了,知道不少国科院下属各单位正在进行和攻关的项目。</p>

    比如,最近推进力度最大的,半导体相关的一系列项目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块是,尽快解决半导体生产过程中,部分关键耗材的制备问题。</p>

    具体内容专业性太强,刘健记不住。但其中有些关键词,比如金属钼,蒸发台、沉积仪,他是有印象的。</p>

    注意到图纸上的内容后,刘健连电话听筒里领导的声音都顾不上了。</p>

    仔细的把桌上的图纸全都扫了一遍,又发现了好几个他有印象,应该涉及到很多重要技术的关键词</p>

    一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后,刘健头皮一阵发麻。脑子里琢磨这子是搞计算软件的,好像还懂点硬件。但这些生产半导体的技术资料,他是从哪搞来的!?</p>

    还有,之前感到困惑的,如此奢华的院子和装潢现在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释!</p>

    电光火石间刘健心思一转,余光瞥了下书房门外杵着的许桂芸,异常郑重的对着话筒:“熟记,我忽然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当面向您汇报。哦,对,还有王志刚王处长。”</p>

    “王”齐安泰本来还琢磨呢,有什么重要的事得当面汇报。等听到王志刚的名字,神情立马严肃了起来。</p>

    沉声道:“好,我知道了。我在办公室等你”</p>

    王志刚干嘛地?</p>

    都忘了吧?</p>

    某人有那么一阵,处于墙倒众人推的阶段。国科院管纪律纪律的王处长,因为山般的举报信,专门找某人进行了一场在有心人的推广下,传播范围很广的“谈话”。</p>

    其中最劲爆的一段,是王处长跟门房李大爷好生养的二女儿,有段不得不的故事。</p>

    当然了,大家也就是图个乐呵。门房李大爷是个孤老头,无儿无女</p>

    下午三点多,曲卓开着破车回到京城。先把王老爷子送回家,又去了趟邮局,给长岭的老太太和曲振江寄了箱东西。</p>

    回到帽儿胡同,按遥控升起车库门,一把方向利落的倒车入库。</p>

    车库门缓缓落下时,溜溜达达的从门进到院里。</p>

    抬头瞅了眼阳光房上面的玻璃又积了不少灰,估摸着太阳能板上也大差不差,琢磨着明儿接上水龙头冲洗一下。</p>

    或者等周末,喊大舅哥回来吃饭?</p>

    正头疼这活儿一两个月就得来一次,忒费劲了,听到倒座房茶室的门轻响。</p>

    视线挪过去一看居然是赵长波从里面出来了。</p>

    “回来啦。”赵长波努力和善的打招呼。</p>

    “嗬什么风把赵大处长吹来啦?”</p>

    曲卓笑呵呵的回了一句,正猜测茶室里还有谁呢,赵长波示意门内:“于领导都等你半天儿了。”</p>

    “呦于领导来啦?”曲卓嘴上激动,脚下不紧不慢的溜达到茶室门口,探头往里一瞅不止于领导,还有赵志刚。</p>

    “于领导好,辛苦您老人家久等了。”曲卓嘿嘿笑着打了个招呼,视线落到赵志刚脸上,挑起大拇哥夸赞:“赵处长霸气。一句停职,我老老实实的在家待了半年多。</p>

    您别着急哈,我检讨书都写好几个字了。三五年之内,肯定交到您里。”</p>

    “”赵志刚表情不自然的“咳”了一声,视线转向别处,不看某人。</p>

    那天是做戏,也确实是按照剧本进行表演,但演员他不按剧本走呀!</p>

    </p>

    所以,动怒,也是真的吵出了真火。</p>

    以至于赵志刚在后面很长时间里,一想起那天,心口就有种压气的感觉。</p>

    “来来来,坐,坐下话。”于领导打了个圆场。等曲卓坐下后,笑呵呵的斟酌了下措词。</p>

    犹豫了一瞬,决定还是直接点好。问:“你书房里,有不少图纸。”</p>

    “我书房?”曲卓的脸瞬间转冷:“我书房里有什么,你怎么知道的?”</p>

    “欸,你先别管”</p>

    于领导刚了几个字,曲卓起身出了茶室快步奔正房。</p>

    正要换鞋,注意厅里地上有好多鞋印子,探头一瞅,鞋印进屋后朝左去的</p>

    探头往左面通往书房和卧室的走廊瞅,跟书房门口坐凳上的许桂芸来了个四目相对。</p>

    “什么情况?”曲卓穿着鞋进屋。</p>

    “嗨呀”许桂芸顺窗户往外瞅了一眼。</p>

    见茶室里的几位领导没跟过来,起身往客厅走了两步,停在有墙能挡住外面视线的地方。愁容满面的声:“今早快八点时,有个什么书籍的秘书来找你。没找见你,是借家里的电话用用”</p>

    曲卓出去的大半天里,家里热闹了好几拨。</p>

    先是刘健一路赶回国科院,向齐安泰和赵志刚汇报了曲某的书房里,出现大量涉密资料的情况。</p>

    赵志刚对某人的情况,是有些了解的。听后心里立马有了个大致的猜测,判断刘健所的资料,应该不是公家单位流出去的。</p>

    齐安泰不知道呀,命令赵志刚立刻派人收缴外泄资料,同时抓捕嫌疑人。</p>

    赵志刚作难,一方面没有上面的授权,他不能向齐安泰透露相关情况。</p>

    一方面给出合理的解释,没有理由服谠一把不要轻举妄动。</p>

    面对齐安泰的严令,赵志刚提了个比较居中的建议:先把资料拿回来,确认是不是公家单位流出的,再决定要不要采取进一步行动。</p>

    齐安泰可不是刘副团长那种一根筋没脑子的货。从赵志刚的言语中,隐约听出了点别的意思。没有固执己见,表示赞同。</p>

    赵志刚随即亲自带队赶往帽儿胡同,把曲卓的书房翻了个底朝天。包括桌面上和柜子里,所有能找到的技术资料全都带回了院里。</p>

    期间东西整理好装箱往外运的时候,赵志刚用书房的电话,向上级安全部门的领导做了汇报。</p>

    不用他汇报,齐安泰已经把情况报到了上级安全部门,还通知了在京的几位技术专家。</p>

    等资料被送到国科院,立马组织专家进行鉴定</p>

    至于鉴定的结果资料中涉及的门类非常广。基本全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的东西。</p>

    但是,根据几位专家的分析,不涉及到咱们现有的,包括正在推进的相关技术和设备。</p>

    继而根据曲同志的过往表现判断,应该是他自行设计的。</p>

    专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鉴定的时候,赵志刚得到了上级的授权,向齐安泰透露了部分关于某人的,“非必要不外泄”的情况。</p>

    如果没有今天这一出,齐安泰也属于“非必要”的范畴里。但他毕竟是国科院的谠一把,现在有必要了,自然是可以知道的。</p>

    当然,能知道的依旧是“必要范围”内的情况。</p>

    但即便是这样,也把齐安泰麻的够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