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6步步生莲 > 第774章 你要成精呀?
    杨颖已经去上课了,在清华进行统一集训。</p>

    上周2号收到通知、29、30两天报到,3号正式开课。培训为期一个月,所有即将去港岛的交换生必须参加。</p>

    高洁29号下午回来时,杨颖已经去报到了。给老娘留了张纸条,让她对外别乱话,再就是等曲卓的电话。</p>

    闺女特意留纸条叮嘱,高洁自然照做。</p>

    她不知道的是,某人在车上叮嘱她闺女时,死丫头片子脑子里不知道合计啥呢,听对了一半,听岔了一半。</p>

    曲卓让她老娘回来后,给他打电话。她听成了让她老娘等电话</p>

    高洁一等再等的,心里那个急呀。但闺女出去留学是大事,不容差错,只能耐着性子等。</p>

    她猜到这么重要的事,曲某人多半不会在单位打电话,或是打到她的单位。大概率是下班后或休息时间打到家里。</p>

    所以,这两天下班后就赶紧回家。周天都不敢去食堂,装病让食堂派人把饭送上门。</p>

    实打实的等了一整天,总算等到了曲某人的电话</p>

    曲卓没纠结高洁不给他电话的事。先确定了下情况,得知杨颖已经去集训了,叮嘱高洁一定要低调。</p>

    如果有推脱不掉的人问起来,就拿出之前忽悠老杨的那套辞。</p>

    总之,事情因民族学院而起,具体操作是梅老二办的,跟他曲某人半分钱关系都没有。</p>

    另外,流程上有什么不懂的和不放心的,就给梅老二打电话。</p>

    杨老爷子那边已经交代好了,别漏了就行</p>

    搞定了高洁那个不安定因素,曲卓开着破车奔晨光街。</p>

    中午吃的太饱,许桂芸没急着热晚饭。老乔把曲卓叫进书房,好声好气的把闺女哄去大屋玩。</p>

    给媳妇打眼色,看着丫头别偷听。</p>

    关好门,迫不及待的关心起临回来时,大社领导“无意间”透给他的消息。某人多了个新的身份,两岸民间互助基金会的理事长。</p>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大事,自然要仔细问明白。</p>

    搞清楚是曲卓那位大爷爷的笔,老乔不由得在心里狠狠的竖起大拇指</p>

    他原本还在担心,臭子太强势,也太“独”。一旦风向有波动,很可能会被人抓住某些痛脚攻讦。</p>

    姜还是老的辣呀,弯省那位老爷子居然给臭子套了层铜盔铁甲。</p>

    有了这层身份在,除非臭子惹得天怒人怨,或是犯了什么大忌。一般的风浪都不能不能吹得动,压根就到不了他身上。</p>

    了解完基金会的事,老乔又问起听老妻的,闺女去海子里捞鱼的事。</p>

    捞鱼事,主要是关心一下臭子是如何跟上面的大人们打交道的。可别跟个二杆子似的,什么都往外突突。</p>

    嗯怕什么来什么。</p>

    某人告诉老乔,他去海子里,通常都是给大人们上课的。上课的内容很杂,有半导体工业方面的,有计算方面的,还有经济、金融和国际形势什么的</p>

    “”老乔脸都绿了。</p>

    你?</p>

    毛都没长齐呢,你要成精呀?</p>

    教大人们经济、金融,还丫国际形势?</p>

    你知道国际形势几个字怎么写吗?</p>

    脑瓜子嗡嗡的同时,还抓住了两条信息:一,臭子没少去海子里。二,臭子接触过很多大人。</p>

    艾玛延绵群山的,也不知道是福是祸</p>

    一气聊到了八点多,吃晚饭时好一番掰扯,曲卓成功带着丫头回家了。</p>

    理由很充分,晨光街离学校太远,住帽儿胡同方便。出了门脚步快点,也就三两分钟的路程。</p>

    </p>

    吃饭?</p>

    吃饭不是问题,十六号院的工人食堂曲秀梅管着。</p>

    伙食和卫生只管放心,有灶。北大教授、建筑系研究生,工程队的头头,都在那吃呢。</p>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眼下风向越来越好,启功先生作为京城师范的教授、文物局考古班的教授、清史研究员、93商量事的一员和最高商量事儿的一员,事情越来多也越来越忙。</p>

    只能寻会抽空指点丫头。</p>

    再就是王世襄王老爷子,时不时会教丫头些国学。</p>

    人家也有正事儿呢,都是什么时候得空什么时候算。</p>

    好吧,那些都不重要。</p>

    重要的是,两位老爷子眼下虽然松快了,但帽子还没个明确的法。</p>

    所以,去人家家里学习,不是很合适。</p>

    让人家来一副司长家教孩子,就更不合适了。</p>

    而曲卓那,不但合适,还方便。</p>

    至于曲某人总加班,家里没人时,让曲秀梅住客房就行</p>

    许桂芸是不同意的,这个不放心,那个放不下的,还怕给人家曲秀梅添麻烦。</p>

    原因一大堆,归根结底是拎不清里面的道道。</p>

    但老乔是什么脑子,王世襄他不了解,但太知道启功先生了。</p>

    上学是为了什么?</p>

    不就是为了今后的前程嘛。</p>

    要是男孩,以后打算走正途,他可能还要犹豫一番,权衡下得失。</p>

    但姑娘,一辈子图的主要是个平安喜乐,国学和书画是个非常好的方向。</p>

    眼下局势已经相对明朗,闺女要是能拜入启功先生名下,还担心个屁的前程呀。</p>

    学好了靠着大树万事不愁。</p>

    即便学的不咋地,顶着启功先生弟子的名头,去书画系院校当个老师那不轻轻松松。</p>

    其他孩子寒窗苦读,最后图的那个结果,闺女已经至少提前十年就实现了。</p>

    这么好的缘,不抓稳了还等啥呢?</p>

    所以,力压媳妇的反对,并叮嘱闺女一定要尊师重道,好好跟着两位老先生学习</p>

    许桂芸虽然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但心里依旧觉得用工读书才是正途。</p>

    等曲卓带着丫头走后,絮絮叨叨的催着老乔打听,能不能转去芳草地学。</p>

    反正她不上班,最多天天接送,带着闺女晨光街和帽儿胡同两边跑呗。</p>

    老乔被絮叨的不行,心里也不反对闺女念更好的学校,转过天跟局里的办公室主任打听了一嘴。</p>

    不曾想,得了齐司长交代的办公室主任,对芳草地学的评价非常不好。</p>

    学校的风气浮躁,屁大点的孩子攀比成风,圈子团伙盛行。以家里大人的职位论地位高低。</p>

    老师和校领导碍于孩子们的家长,管理和教育上略显无力。</p>

    总之,好好的孩子送进去,几天的功夫变化就非常大,还是不好的变化。</p>

    办公室主任早就在考虑,把自家儿子转去别的学校。奈何家里媳妇眼皮子窄还虚荣,总是从中作梗。</p>

    老乔回家把话一学,许桂芸把闺女转去好学校的心思,也就没那么坚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