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736章 溴的发现
    胡湘对戴维了,烧制大块水晶玻璃的目的。</p>

    吩咐戴维,到玻璃厂的水晶石原料,要把最纯净的水晶石挑出来,留出七八吨,用于以后水晶棺材的制作。</p>

    现在先建造大熔炼炉,提高熔炼工艺技术。</p>

    戴维对胡湘的想法,表示赞同,戴维还了尸体放在甲醛溶液里面,不会腐烂。</p>

    (甲醛溶液就是福尔马林溶液,一定的甲醛浓度,防腐效果特别好。)</p>

    而水晶棺里面,可以盛满甲醛溶液。</p>

    要是木材做的棺材,是无法用甲醛溶液的,就是金丝楠木也不行。</p>

    “戴院长,成立了个组,你安排人秘密研究,取得的进展只向我我汇报,”</p>

    “嗯,这个研发组,我会以别的名义研究,”</p>

    胡湘表示了赞同。</p>

    戴维这个人,虽然是一心搞科研的技术大咖,但对胡湘那是言听计从。</p>

    戴维坚信,科技要是在胡湘的带领下,指导下,发展的更快,科技的进步,那人类必将发生震撼的进步。</p>

    而且胡湘描绘的电影,原来真不是神话传,现在戴维特别想实现电影技术。</p>

    研究所,用胶棉制作了二十米长的胶片带,宽20毫米,胶片带也分一格格的。</p>

    胶片带是卷放在转盘里面。</p>

    胶片带通过灯光前,胶片上字就能投射到白布上。</p>

    这字是人写上去的!</p>

    灯光是用的石墨电级的弧光灯,用弧光灯是因为弧光灯特别亮,能起到很好的投射作用。</p>

    不过弧光灯有些缺点,就是温度高,容易使得胶片燃烧。</p>

    经过试验只要转盘达到一定速度,白影布上的字就不会动,人就能看清。</p>

    胡湘对那些试验人员,人眼睛对影像有短暂的保留,因此才能看清移动的字。</p>

    研究所的电影动胶片放映装置,是在胡湘的指导下,制作的。</p>

    胡湘要求完善电影放映装置。</p>

    把动摇转盘改为电带动转动。</p>

    要把电的转速,通过齿轮减速构降低,使得胶片每秒通过灯头为6到24格。</p>

    这种投影装置能把胶片上的字,投影到白布上效果,大大的激励了研发人员。</p>

    胡湘也对电影研究所的人员,这胶片上要是人,走动的人你们自己想象吧!</p>

    胡湘也问了戴维,胶片的研制进展。</p>

    这电影放映,现在难的不是放映上的零件电动,及弧光灯。</p>

    而是胶片的制作。</p>

    当然谁要是有本事在胶片上画人物,和人物一步步的动作,就像后世的动画片一样,也可以。</p>

    “三公子,要是找到敏感的曝光物质,这电影就能实现了,”</p>

    碘化银虽然也能曝光分解,但分解速度太慢了。</p>

    胡湘问了目前碘产量。</p>

    现在碘的来源是海藻灰。</p>

    海带,海藻含有碘。</p>

    目前制取碘,主要是用来消毒。</p>

    </p>

    海藻灰通过浸泡,把浸出液体中的杂质过滤后,通入氯气,能到得到粗碘,提纯得到碘单质。</p>

    目前海藻灰来自渤海湾及山东沿海,每个海边村都有收集海藻的义务,能抵一定的税,当地衙门会烧成灰,送到武安。</p>

    “三公子,这碘是来自海水中,我们刚刚对一些浓海水,盐卤做了试验,通入氯气,也没有得到碘,得到一种很臭的红色液体,我给它取名溴,”</p>

    “它是单质,还是分子,”</p>

    “我们测定了很多次,是单质,而且是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氯气一样,”</p>

    化学实验室,分析一种物质,经常让它和别的物质反应。</p>

    为了看明白,下面直接按实验室,判断出的化学方程式介绍。</p>

    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镁。</p>

    g+l2=gl2</p>

    镁和溴也反应,也是燃料反应,生成了溴化镁。</p>

    g+br2=gbr2。</p>

    然后钠分别和氯气,溴反应。</p>

    称重反应物质和剩余物质质量。</p>

    就能判断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也能判断出它的分子结构。</p>

    “我们判断,溴和氯,碘应该是同族元素。”</p>

    戴维道。</p>

    “好,戴维,物质的化学性能,物理特征,要不断的归纳总结,元素周期表排布,要经得起试验验证,”</p>

    现在元素周期表,也排列出大概,是按相对原子质量排布。</p>

    胡湘还是感觉和后世的元素周期表,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但又不知道哪里有问题。</p>

    其实现在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几乎是站在上帝视角,做化学试验。</p>

    因为他们都清楚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由原子核,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中子,质子组成。</p>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且他们的数目相等。</p>

    原子的质量是质子和中子之和,电子没有质量。</p>

    这些原子组成概念,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高科技。</p>

    926年,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原子核电子云模型,才符合现代原子的实际结构情况。</p>

    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在932年发现的中子,又进一步认知到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构成。</p>

    现代一名中学理科生,知道的物理知识,在二十世纪初年代,都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穿越到二十世纪初,你在把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发表出来,那你就是物理大神,不过中学生只能写出质能方程,不会推导方程是怎么来的。</p>

    “三公子,碘的来源是海藻灰,这个量太少了,盐卤,浓缩海水都能提炼出溴,要是它能用于感光材料,那就好了,”</p>

    “嗯,抓紧研究,”</p>

    现在用氯气氧化法,把溴从浓缩海水提炼出来。</p>

    这种提取方法也是后世的工业溴提取法,不过是利用制碱工业的副产品。</p>

    地球上百分之99的溴,都是以溴离子存在于海洋,每升海水含有65毫克溴,虽然含量,但海水多呀!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p>

    现在化工厂,氯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p>

    例如自来水的消毒,造纸,造毒气弹,制作氯酸钾,都用到氯气。</p>

    能大规模,低廉的制取氯气,就能显着降低很多化工品的成本。</p>

    但现在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效率还是低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