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 第152章 给白云县的优待
    沈筝望着尹文才的背影莫名有些酸楚,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普通人呢,若是她没有得到系统缘,在天灾之下,也依旧渺无力。</p>

    眼睁睁看着县中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该有多绝望。</p>

    沈筝想到她自己邀各位县令来的目的,低声问道余正青:“大人,尹县令借的粮食,可还完了?”</p>

    余正青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应当没有,那时他借了不少粮食,泉阳县是他的大债主,且这两年白云县粮税依旧是十之税二,不加重赋税,根本无力一次性偿还。”</p>

    沈筝低头沉思,县衙库房没粮食,那就跟之前的同安县一样,粮食都没有,就更不可能有银钱了。</p>

    没有银钱,如何从她这儿买粮种?</p>

    她低声问道:“您也知道我寻各位县令来的目的,您和尹县令过了吗?他可有什么?”</p>

    余正青看着尹文才的背影,回想昨日他的话。</p>

    “他也知道,你同安县人之前的日子,比他白云县还要艰苦,所以不出来赊银子这种话,就问了问我,府衙能否支些银子给他。”</p>

    “大人支了?”</p>

    余正青摇了摇头,“还未,府衙不是本官的一言堂,县衙支借银子一事,本官得与通判商议。”</p>

    沈筝一愣,她平日在县衙中支银子,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还真没这些讲究。</p>

    不过也是,她这破落县衙,没钱还谈什么规矩,不过往后发展起来了,自是要注重流程了,银子上的事儿,都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p>

    不然三年任期一满,后来赴任的县令一看,嚯,你们这县衙的银子,之前那位沈县令一句话的事儿啊?那本官也要!</p>

    不给?本官告你们区别对待!</p>

    她到时候是拍拍屁股走人了,那留下来的人可就遭老罪了。</p>

    沈筝想到这看向了身后的许主簿与赵休,想想还真有些舍不得,往后不知道还能不能遇到如此维护她的下属。</p>

    许主簿与赵休被她这莫名的眼神看得一愣。</p>

    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好像今天他们就要分别了似的?</p>

    一旁的县令们见沈筝与余正青低语,虽然好奇二人谈话,但也不敢贸然上前,而是一同走向了稻田。</p>

    他们上前偷听,还不如去田坎边看看稻子,这些可都是他们兜里的银子啊!</p>

    众县令一想到他们县衙的银子要用来买这稻种,不由得感觉一阵心痛,只希望沈大人能卖得便宜些</p>

    沈筝见他们走了,将心中的想法了出来:“大人,白云县的银子,下官可以不赚,保本就行,但其他县的,不行。”</p>

    余正青脸上扬起一抹赞许的笑,他就知道,沈筝会这般。</p>

    就因为沈筝在本质上,与尹文才是一类人,都是心怀天下之辈。</p>

    她看似性子温和,有时甚至有些谄媚狗腿,但心中却有一套自己的善恶标准,若是靠强权威逼,或是花言巧语,依沈筝的性子必不可能让步,只会适得其反。</p>

    但往日里从她和同安县民的相处中便可以看出,他们互爱互敬,才有今日温馨美满的同安县。</p>

    所以对沈筝来,百姓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她见尹文才为白云县百姓做了这么多,有能力的情况下,出相助也是必然。</p>

    </p>

    沈筝见余正青眼中含笑,莫名有一种被算计的感觉,合着方才那些话,就是专门给她听的?</p>

    余正青见她神情埋怨,笑道:“你想的没错,本官与你听,就是想看看你会如何做,你若不愿也无妨,本官回府衙便与通判商议支借银子一事。”</p>

    沈筝闻言脸垮了下来,好一招以退为进。</p>

    “下官话都出来了,哪有收回的道理。”</p>

    她脸上的神情埋怨,但心中并无不适,只因她相信余正青,余正青将话与她听,那必不可能是凭空捏造而来。</p>

    让她最为触动的,是尹文才的为人。</p>

    县中遭灾,不加重赋税,反而以县衙名义借粮,给县民开仓放粮,这是其一。</p>

    县中贫穷买不起粮种,明明同安县与白云县同为县衙,若他愿意向自己哭穷,自是比向府衙支借银子来得便捷,但他没有,这是其二。</p>

    就凭这两点,她就愿意不赚白云县的银子,尹文才这种官员,大周应当多来些才好。</p>

    余正青背看着那些县官的背影,对她道:“沈筝,你与尹文才,和他们不一样。”</p>

    沈筝知晓他话中的意思,点头答道:“下官晚些便寻尹县令,谈谈粮种一事。”</p>

    二人话毕,一同迈步向田边走去,周里正与南坝村众人站在原地,将背篼中的竹节拿了出来。</p>

    已时要到了。</p>

    此时田坎上的县令们如孩童一般,抓着田中稻子数稻穗。</p>

    “朱大人,您看本官中这株,可足足有十五个稻穗!诸位大人,本官就问你们,还能找出比这更多的稻穗吗?”</p>

    “刘大人莫心急,本官看那边那株甚是不错,待本官下去田里看看!不定你这第一就不保了!”</p>

    朱孔嘉掀起衣袍正欲下田,被沈筝给唤住了。</p>

    “朱大人慢些,吉时到了!”</p>

    众县令一愣,吉时?什么吉时?</p>

    沈筝上前解释道:“今日县中各村约好,巳时一同点爆竹,正式开始秋收!”</p>

    众县令朝沈筝身后望去,见后面的村民已经摆好了竹节与柴火堆,随时可以将竹节扔进去点爆。</p>

    朱孔嘉走了过来,笑道:“今日这般大日子,应当的,应当的。”</p>

    沈筝朝他一笑,转过身去朝周里正微微一点头,周里正深吸一口气,示意一旁的村民将中火把扔进了柴火堆。</p>

    干柴一点即着,一点火苗瞬间燃成熊熊大火,炙热的夏日,火光跳跃间,众人顿时感觉呼吸都热烈了起来。</p>

    沈筝看着那堆柴火入了神,她的同安县,就好似一开始的零星火光,愈烧愈热烈,愈烧越耀眼。</p>

    与此同时,上河村。</p>

    村民们齐聚于村中大坝,吴里正站在正中间,中举着火把,高声喊道:“扔!火把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