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 第203章 千斤已过
    反倒是沈大人反应最轻,她眉头轻拧,似在思考。</p>

    片刻后他才明白,众人此番作态,不为别的,就为陈二伯家已经称过重的几袋稻谷。</p>

    有村民回过神来,似是自言自语,又像在问身边人:“最初大人不是过,这高产水稻亩产有千斤吗?”</p>

    他旁边的人挠了挠头,反问道:“大人是这般,好像也没错?亩产有千斤,又不是亩产只有千斤,你就如今陈二伯家的稻谷,有没有千斤吧?”</p>

    这人本就幸福得晕乎乎的,闻言直接惊叫出声:“可陈二伯家的稻谷,只称了五麻袋,还有两麻袋没称呢!”</p>

    可不是吗!这话将众人的心声都了出来。</p>

    一亩地!七袋粮!称了五袋!便有近千斤了!</p>

    那剩下的两袋呢?</p>

    虽其中一袋未曾装满,可也有个百八十斤吧?</p>

    那将这两袋加上去,这高产水稻的亩产,何止千斤?!</p>

    敢情一开始,大人还将这亩产往低了报的!这这这</p>

    村民们瞪大了双眼,面上似惊似喜,齐齐望向了沈筝。</p>

    他们不禁想到,沈大人一开始是过,若是老天爷给面子,天气好,他们追肥及时的话,亩产可能会略超千斤一些。</p>

    可如今看来,这个“略”和“一些”就颇具灵性了。</p>

    陈二伯家这剩下的两大麻袋稻谷,能被称作一些吗?</p>

    余正青先是看了看虎子上的秤杆,又看了看地上没称重的两袋稻谷,最后揉了揉眼睛,转头看向沈筝。</p>

    不知何时,沈筝的四周变成了真空地带,空无一人。</p>

    她在晒坝正中间,被所有人注视着,众人目光各异,沈筝感受到的有激动,有惊喜,讶异,有感激,有崇敬。</p>

    独独没有恶意,一丝,不,半丝的恶意都没有。</p>

    在场的所有人,不论是南坝村民还是余正青,不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沈筝表达自己的情感。</p>

    这些都是善意的,温暖的,能让沈筝沐浴其中的。</p>

    这样她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只得轻笑道:“莫看了,再看都要将我看出洞来了。”</p>

    村民们听她的话,余正青这位知府大人可不听。</p>

    他缓步走了过来,又是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面色复杂地问道:“你之前不是给本官,这水稻亩产,千斤?”</p>

    这是千斤?</p>

    沈筝无奈一笑,实话实:“大人,其中道理您也知道,就算这水稻的真实亩产在千斤往上,下官也只敢报千斤。”</p>

    村民们也好奇望向她,她接着道:“这水稻并未大面积下地种植过,土壤、气候还有种植方式的不同,都能直接影响水稻的亩产,陈二伯家的稻谷是远超千斤不错,但无论如何,咱们眼下只称了他们一家的稻谷,不准就是因为他们田地肥沃,再加上悉心照料,才能得此结果。”</p>

    被点到名的陈二伯连连点头,有理有理,甚是有理。</p>

    种地的都知道,粮食产量的多少,最重要的是种子没错,但种子下地后,农人如何照顾,也是一大门学问。</p>

    就这水稻。</p>

    多久该淹田,多久该晾田,多久该追肥,都是学问!</p>

    甚至于他陈老二家的稻田中,一颗稗子都看不到!没有杂草与水稻抢营养,水稻的长势才能好!</p>

    </p>

    若要他,他陈老二,就是整个南坝村最会种地的农人!</p>

    但沈筝此话,激起了其他村民的斗志,他们纷纷催促道:“虎子!赶紧将陈二伯家剩下的两麻袋给称了!看看有多少斤!咱们再多称几家看看!”</p>

    “诶!”虎子也燃了斗志,虽他今日的主要任务是扛秤拨砣,但他家中也是种了水稻的!</p>

    那亩稻田,在他家中也是宝贝疙瘩,论照顾田地,他不觉得自家比陈二伯家差!</p>

    孰高孰低,秤杆上见真章!</p>

    陈二伯一家脚麻利,三两下便将麻袋挂了上去。</p>

    虎子缓缓拨砣,动作比方才还要仔细不少。</p>

    虽他练了多年,再心仔细,最后的结果都偏差不大,但如今,是南坝村家家户户一较高下的时刻,他不得轻敌!</p>

    众人不自觉屏住了呼吸,只听虎子高声念道:“陈二伯家,第六袋稻谷,重!一百七十二斤!”</p>

    “呼!”</p>

    有不少村民松了口气。</p>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这是什么奇怪心理,方才都想亩产多些,再多些才好,这样大家皆是获利者。</p>

    可待他们真的瞧见,陈老二家的稻谷有那么多时,心中还是不禁起了攀比心思。</p>

    他们将心思明晃晃地摆在了脸上,沈筝看到后哭笑不得。</p>

    那句话怎么的来着</p>

    怕朋友吃苦,更怕朋友</p>

    总之就是,我拿你当真朋友,咱俩有福同享,但你享的福,不能比我好上太多,不然我便要闹了。</p>

    如今南坝村人,怕都是这个想法。</p>

    沈筝走向周里正,看着他中的记录草纸,她歪头眯了眯眼,片刻后才问道:“咳咳,那个,周里正,陈二伯家的稻谷,如今多少斤了?”</p>

    不是沈筝不想自己算,而是周里正这个计数方式,实在特别。</p>

    歪歪扭扭,粗粗细细的符号,她不知道这个是周里正自创的,还是南坝村人的统一暗号。</p>

    周里正看着中的草纸尬笑两声,“嘿嘿,大人,人记的这个,是我叔叔教我的,就是我南坝村的老里正,他这是里正的独门秘籍!”</p>

    独门秘籍沈筝腹诽,搞半天南坝村还是个隐世门派。</p>

    周里正见她不信,又接了一句:“有出处的!”</p>

    沈筝赶紧点头,不与他争论,只是问道:“多少斤了?”</p>

    “嗯”周里正咬着毛笔头,又在草纸上画了起来。</p>

    沈筝:“”</p>

    她不知道的是,除却会用算盘的先生们,周里正的算数,在南坝村算是极好的了,只是她用惯了前世的计数方式,所以才会觉得周里正的动作极慢。</p>

    周里正写写画画规整后,给她报了个数:“大人,陈二伯家的六袋稻谷,共计一千一百五十三斤。”</p>

    偷听他们讲话的余正青又瞥了沈筝一眼。</p>

    千斤?这还有一麻袋没称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