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 第543章 沈筝教县学先生拼音
    同安县。</p>

    县学。</p>

    “这个韵母读昂——来,跟我读,昂——”</p>

    “昂——”</p>

    “好。下一个韵母谁知道读什么?本官给你们的册上有写,答对奖励练习题一套。”</p>

    沈筝放下中木棍,心中狂笑不止。</p>

    没想到来了大周,能在县学体会一次“教老师”的快乐之感。</p>

    县学先生。</p>

    上到山长李宏茂,下到启蒙先生郑孝祥,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坐在木桌之前。</p>

    “都答不出是吧?”沈筝佯怒,用木棍敲了两下桌板,“下来都没有认真预习是不是?既如此,本官便随便点人了。”</p>

    此话一出,</p>

    启蒙先生卫泾更是恨不得当场晕厥。</p>

    ——沈大人与蔓姑娘私下关系极好,若他连这些基础问题都答不上,蔓姑娘不知会如何看他,会不会觉得他这人无比蠢笨,根本不值得托付终身?</p>

    一滴冷汗从他额间滑落,下一刻沈筝声音传来:“卫泾。你最年轻,记性也定当好过几位先生,你来答。”</p>

    卫泾闻言心中暴哭不止。</p>

    沈大人这话,还直接帮他把几位先生都给得罪了</p>

    他咽下口水,紧张起身,虚眼看向沈筝身后的板子,迟疑道:“安——”</p>

    “不对,不对!”他的同桌何鸿卓猛拽他袖子,用气声道:“这个读乌安!”</p>

    卫泾皱着脸看向他——你既然会读,为何不主动作答,非要等沈大人抽人回答!</p>

    下一刻,他选择了相信何鸿卓:“乌安——”</p>

    “啪!”木棍又敲响了。</p>

    “错了!”沈筝点着板上韵母,“何鸿卓一起站起来。”</p>

    “噗嗤——”大家以此等方式聚在一起,李宏茂心情难免愉悦,没忍住笑出声。</p>

    “李宏茂也一起站起来。”</p>

    笑意还没来得及收回,便僵在脸上。</p>

    沈筝故作严肃,问他:“你都能嘲笑同窗,心中是否有十足把握了?”</p>

    李宏茂站起身,捏着中册,直接认错:“属下错了,属下不该嘲笑同窗。”</p>

    这般态度,沈筝简直挑不出理来。</p>

    “你们仨”沈筝看了他们一眼,叹口气,“万事开头难,这些鼻韵母与单韵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带入,多自己试读。若拿不准就来问本官。你们得事先掌握,才能教学生,才能将拼音运用到印坊当中。”</p>

    大周文官定常用字较为完整,但皆无拼音注释,所以导致有部分常用字的读音,与沈筝前世不一样。</p>

    沈筝在书桌前想了许久,终是觉得“令人改变难于接纳新事物”,只得一咬牙,跟着官话“修正”了拼音。</p>

    这样一来,字还是那个字,音也是平日里读的音,需要改变“常识”的,只沈筝一人。</p>

    好在不多。</p>

    见沈筝没有太生气,几位先生鸡啄米似的点头,那模样与平日教的学子们一模一样:“属下知道了”</p>

    其实在沈大人教完他们单韵母后,他们也不是没有试过自学鼻韵母,但结果是——他们六个人聚在一起,一个韵母至少能读出五个读音。</p>

    </p>

    但他们默契地没有去问沈筝,到底也是想拼口气,证明自己。</p>

    所以那些个读音到底谁对谁错?他们也不准。</p>

    ——或许他们六个全错,也未可知呢?</p>

    时间悄然流逝,沈筝又领着他们将各韵母读了两遍。到底,他们也不是蠢笨之辈,有人在前领着,不过半个时辰便已领略了个大概。</p>

    卫泾甚至能给几个常用字注音了,虽然对错参半。</p>

    几人火热讨论间,最后一炷香燃尽。</p>

    沈筝收起册子,有模有样:“难得今日都在,歇息一刻,下堂本官再带你们温习一遍数字乘除。”</p>

    几位先生好不容易放松下来的脊背,闻言又僵了起来。</p>

    沈筝一走,他们一窝蜂围在了李宏茂身旁,六个人急出六十个人的阵仗:“山长,你算数最好,先给再我们讲讲!待会儿咱们可不能再出错了!”</p>

    “对对对,山长,劳你给再给我们,这除法进位,是如何进的?我老是出错!”</p>

    数字用起来极为便捷,他们深有体会,可谁成想学完认数字、写数字都不够,还有数字加减!</p>

    好不容易把数字加减烂熟于心了,又来了个数字乘除!</p>

    沈大人各种法子频出,简直多过了他们学习的速度。</p>

    谁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新算法等着他们呢!</p>

    这简直是痛并快乐着!一边又想学,一边又怕学不会——还有几十个学子,眼巴巴地等着他们教新知识呢。</p>

    日头高挂,已近午时。</p>

    “今天就到这儿吧。”沈筝暗里摸了摸发瘪的肚子,开始收拾家伙事儿。</p>

    一众先生齐齐舒了口气,瘫在椅背上。</p>

    上沈大人一堂课,简直比他们教学生,还要累千倍!万倍!</p>

    也不知道沈大人那双眼是怎么长的,一眼便知道谁不会!谁不会吧,她还专抽谁!</p>

    一堂课上下来那叫一个心惊胆战、担惊受怕、三魂七魄各自丢了一半!</p>

    郑孝祥强撑着坐起来,独自念叨:“都老夫吓人,可老夫是不会笑,板着脸吓人。沈大人她、她是笑着恐吓人!”</p>

    着,郑孝祥学着沈筝,嘴角扯出一抹僵硬至极的笑。</p>

    卫泾刚好转头,一个哆嗦,拉着何鸿卓起身,惊恐道:“郑先生被沈大人教疯了”</p>

    沈老师下堂后,步伐愉悦,直奔县衙。</p>

    “嘶——”半途沈筝突然止住脚步,回望县学。</p>

    她突然想起,卫泾看“黑板”的时候,神态有些奇怪。</p>

    “虚眼”</p>

    沈筝学着卫泾模样将双眼虚了起来,随后了然点头,笃定自语:“卫泾是个近视!”</p>

    学子与先生们的视力好坏,好像一直以来都被她下意识忽略了。</p>

    但认真想来,对比前世,大周学子的学习环境不可谓不恶劣。</p>

    光线暗淡时,能点灯看书的,那是上等条件。借着柴火看书的,是中等条件。只能在日光或月光下看书的,则是下等条件。</p>

    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周学子,“下等条件”偏多。</p>

    这如何能不近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