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 第16章 天下震动,太子万岁!
    走出太子府的时候。</p>

    父子几人脸上还是乐呵呵的。</p>

    朱元璋喜得是宗室俸禄完美解决。</p>

    既不会缺了后世子孙的钱花。</p>

    又不会出现宗室俸禄将大民财政拖垮的情况!</p>

    而朱棣几人的心情就更好理解了!</p>

    涨俸禄了,能不高兴吗?</p>

    朱樉美滋滋地盘算道:“大明两成的赋税啊,这得是多少钱?一下子就涨了好几倍的俸禄,花不完,根本花不完!”</p>

    朱棡乐呵呵地拆台道:“是啊,二哥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没钱逛青楼了”</p>

    不等朱棡完,朱樉眼疾快地连忙捂住他的嘴。</p>

    “老三,别瞎!”</p>

    父皇可还在这呢。</p>

    要让他听见还得了?</p>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冷哼道:</p>

    “你们都别高兴的太早!”</p>

    “别忘了那是给你们所有宗室的俸禄,不是给你秦王府一脉的。”</p>

    其实按照朱标的那个法。</p>

    朱樉他们几人注定还是分得最多的。</p>

    西安的繁华自不必。</p>

    老三的太原,老四的北平,还有老五的开封,都不在江南。</p>

    但是繁华程度都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地方。</p>

    朱樉笑嘻嘻地道:“我是老二,我我要多分,谁敢反对?”</p>

    朱元璋抬作势要打。</p>

    “混账东西!这整个天下都是咱家的,你不想着怎么给朝廷挣钱就算了,还想着法的多捞钱?”</p>

    朱元璋直乎家门不幸!</p>

    朱棣像是猛然明白了朱元璋所指。</p>

    “大哥方才了,这两成的财政收入,是按照咱们封地的政绩来进行考核的。”</p>

    “政绩好,才能分的多,二哥你要是敢多要,我第一个跟你没完!”</p>

    朱棡也道:“如此一来,咱们这些宗室,为了能多分点,肯定拼了命的使劲干。”</p>

    正如朱标所,人一旦吃饱了,就会思乱思变。</p>

    按照方才朱棣和朱?所。</p>

    这项政策,不但能够减少大明供养宗室的压力。</p>

    还能起到激励宗亲为治理封地的作用。</p>

    简直是一箭双雕!</p>

    想清楚之后,朱元璋喜上眉梢。</p>

    听着两位弟弟的分析。</p>

    朱樉不由得哀嚎道:“那是不是治理不好,就没钱用了?”</p>

    朱棣白眼道:“你呢?”</p>

    听见这话,朱樉不由得一个头两个大。</p>

    他的人生宗旨就是少干多拿,不劳而获!</p>

    朱元璋没有理会朱樉这个逆子,而是十分欣慰的认可道:</p>

    “你们大哥可谓是用心良苦啊!”</p>

    “这个家交给他,咱很放心!”</p>

    完之后,朱元璋猛然转身指向身后的王景弘道:</p>

    “你,去传圣旨,传檄天下!”</p>

    “就这是太子发的圣旨,不是咱发的!”</p>

    闻言,王景弘等人浑身打了个冷战。</p>

    太子自有太子的诏令。</p>

    但是朱元璋却要以太子的名义发圣旨。</p>

    这可是千古以来独一份了!</p>

    足以见到这位太子爷在洪武大帝心中的重要性!</p>

    而且这道圣旨只要发出去,天下百姓谁不拍叫好?</p>

    </p>

    皇上这是要为太子造势,要让天下百姓,都念太子殿下这个天大的恩情!</p>

    这种事放在历朝历代,那都是难以见到的。</p>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功劳早就被皇帝抢了去!</p>

    而且此事本就是朱标以圣旨的名义发出。</p>

    圣旨是何人所发?</p>

    那是皇帝御用的!</p>

    而朱元璋,却担心天下人以为此事是他的功劳,特意要让人注明这是太子殿下发的圣旨。</p>

    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件聚拢名望的事全归到太子头上!</p>

    而在场的几位亲王,更是没有任何表示,仿佛当成了天经地义一般。</p>

    这就是太子朱标在大明王朝的地位!</p>

    “奴婢遵旨!”</p>

    </p>

    </p>

    随着圣旨的颁布。</p>

    天下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之后。</p>

    不由得拍叫好!</p>

    自古以来,市井百姓都把供养皇室宗亲当作天经地义的事。</p>

    但是这一道圣旨,彻底打破了他们的认知!</p>

    这就意味着,日后供养宗室,不再是朝廷的负担,也就不会出现朝廷供养不起宗室,增加百姓赋税的情况。</p>

    对于市井百姓来,这是天大的好事!</p>

    所有人都由衷觉得,朱明王朝,那确实是跟朱皇帝的一般。</p>

    一心一意将百姓的民生问当作头等大事!</p>

    而百姓们最为感激的,当然是提出这项决议的那位东宫太子爷!</p>

    几日之后,不管是市井坊间,还是酒楼茶馆,都在盛传大明朝有一位时刻将百姓放在心尖上的太子爷。</p>

    更是有不少人都称赞日后朱标继位,定然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好皇帝!</p>

    对于这些言论,朱元璋当然是乐见其成。</p>

    而身为此事当事人的朱标,对此倒是没什么表示。</p>

    因为这种情况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p>

    户部衙门。</p>

    当圣旨传达下来之后。</p>

    几乎第一时间,整个户部衙门都沸腾了!</p>

    众多官员都仿佛卸下了一块天大的重担一般。</p>

    大明朝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掌管在他们中。</p>

    供养宗室,几乎是朝廷最大的一笔支出。</p>

    在他们看来,这些个王爷们,都是些光吃不干的。</p>

    皇上问胡相的那个问题,胡惟庸自然也转达了跟此事直接有关系的户部!</p>

    所以这两天,他们这些人可是愁的吃不下睡不着!</p>

    毕竟这可是事关大明财政的问题!</p>

    而且朱元璋和朱标对此事都极为上心。</p>

    他们若是处置不当,就等着人头落地吧!</p>

    可是谁承想太子殿下直接一道圣旨就把这事解决了!</p>

    大明如今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清楚大明一年的收入多寡。</p>

    虽朝廷用钱的地方颇多。</p>

    但是两成而已,朝廷无论如何都是给得起的。</p>

    只要定下这个规矩,日后那些宗室自然不敢多。</p>

    如今大明建国之初,各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p>

    但是那些才能花一年收入的几成?</p>

    五成而已!</p>

    给宗室的那两成俸禄,甚至都不用他们扣着指头去算。</p>

    直接批条子,轻轻松松就成从国库中掏出来!</p>

    如今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这位深谋远虑的太子殿下由衷感到钦佩!</p>

    )>?r?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